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6月14日,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金融大佬們來了場“實話實說”。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例如,中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說:我在中央財辦的時候,請有關單位對住宅空置的情況做了調查,我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住宅的空置率非常高,比日本還高,這很不正常,說明用來炒的房子還真不少。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建行董事長田國立說:調控房價是個葉公好龍的東西,(房價)真(調)控下來,銀行也害怕,房地產商也害怕,買房者也害怕,相關部門也害怕,但房價真繼續漲大家也害怕。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除了房子,論壇上也有很多外匯相關的發言,央行行長易綱、外管局局長潘功勝都談到了放開部分領域的外匯管制。

放開部分海外投資者外匯匯出限制

取消QFII、RQFII資金匯出限制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措施:取消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匯出比例限制、本金鎖定期要求,並允許QFII、RQFII對其境內投資進行外匯套保。

QFII是一國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RQFII的首字母“R”是人民幣的簡寫。

例如,挪威主權基金、投行高盛的資產管理產品要想配置中國股票、債券就要通過QFII渠道。

取消QFII、RQFII資金匯出限制的具體內容為:

取消QFII每月資金匯出不超過上年末境內總資產20%的限制。

取消QFII、RQFII本金鎖定期要求,將現存的QFII投資3個月鎖定期、RQFII非開放式基金投資3個月鎖定期全部取消,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根據需要辦理資金匯出。

明確合格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政策,允許QFII、RQFII對其境內投資進行外匯套保,對沖其匯率風險。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目前,QFII總額度為1500億美元,RQFII試點區域拓展至19個國家和地區,總試點規模19400億元人民幣。

截至2018年5月底,累計有287家QFII機構合計獲得994.59億美元、196家RQFII機構合計獲得6158.52億元人民幣投資額度。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此前中國資本管制比較嚴格,外資難以自由流出,部分外資基金不敢大規模配置中國市場,取消QFII和RQFII匯出額度限制,會讓海外資金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配置。

預計這一政策實施後,會有更多的外資流入中國,同時流入資金會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也對人民幣匯率起到支撐作用。

除了正式取消QFII與RQFII匯出限制,央行在人民幣跨境業務、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也描繪了改革前景。

這些外匯領域也有望逐漸開放

易綱: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關於資本項目可兌換,央行行長易綱提到兩點:一是堅持市場驅動的原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支持上海創新試點人民幣跨境業務和產品,發揮好大宗商品人民幣定價結算功能。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二是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支持上海先行先試外匯管理改革,拓展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自由貿易賬號功能,推進資本項目管理的便利化和可兌換。

潘功勝:研究允許中資機構參與離岸人民幣市場

外資持有中國國債規模達8388.99億元

外管局局長潘功勝在論壇首先提到了近幾年人民幣國際化的成就: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三大SDR權重貨幣,成為全球第六大支付貨幣,境外主體持有和使用人民幣的意願快速上升,今年1—4月份境外主體持有人民幣金融資產同比增長31%。

此外,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外資持有中國國債規模達8388.9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是境外機構連續15個月增持中國國債。

數據還顯示,今年以來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國債規模增加了2294億元,成為中國政府債券最大買家。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匯豐銀行6月13日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隨著人民幣“入籃”及中國不斷推進資本市場開放,全球外匯儲備管理者對人民幣的信心不斷增強。受訪機構預期,到2020年人民幣佔全球外儲比重有望達到8.5%。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放開外匯管制方面,潘功勝提到:第一,增加外匯期權類型,滿足不同主體避險需求,支持擴大境內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

支持上海自貿區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先行先試,研究外匯批發市場管理辦法。

第二,支持國內金融機構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研究允許中資機構參與離岸人民幣市場,支持境外機構參與境內外匯市場。

儘管昨日央行和外管局給人民幣開出了利好條件,但今日外匯市場卻並非陽光明媚,反而是一片腥風血雨。

美元走強,人民幣大跌,歐元遭“屠殺”

美元即期指數創去年10月以來新高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6月14日大漲後,6月15日美元指數繼續走高,彭博美元即期指數也飆升至去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漲1%,創四個多月來最大漲幅。

截止6月15日中午,美元指數最高達到95.01。

人民幣中間價下調344點,創四個月最大降幅

受美聯儲加息,美元指數大漲的影響,6月1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下調344基點至6.4306元。

中間價貶值至2018年1月18日以來最低,降幅創2018年2月9日以來最大。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除了美元指數上漲的原因,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跌還和今日特朗普將要公佈的一個決定相關。

6月15日是美國白宮此前設定的發佈對華最終關稅清單的日子,部分資金出於避險的需求,會拋出人民幣。

歐元更慘遭“屠殺”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6月14日,歐洲央行宣佈其利率決定: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隔夜貸款利率及隔夜存款利率不變。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同時表示,如果經濟數據符合預期,會將購債規模降為每月150億歐元,直至2018年12月,之後停止購買。

也就意味在歐洲央行將會在今年12月份停止QE。

美聯儲加息,而歐洲既不選擇加息,同時還要結束寬鬆,受此消息打擊,歐元/美元接連跌破1.17、1.16兩大關口,創下2016年6月以來最大跌幅,也是英國退歐公投後的最大日跌幅。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荷銀外匯策略師更是預計歐元還要再跌500多點,理由是:投資圈依然是歐元多頭倉位佔優,因此他們中的一些人將會平倉,歐元/美元跌破1.15會導致更多頭寸遭到擠壓。

這一領域外匯匯出限制放開,央行描繪出外匯自由兌換藍圖

人民幣下跌比歐元更剋制,匯率穩定利於匯改

雖然14日、15日人民幣和歐元都兌美元下跌,但從美元/人民幣,歐元/美元兩幅日K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近一段時間內,人民幣的跌幅明顯小於歐元。

“新秀”人民幣的波動範圍小於“老牌”貨幣歐元,也說明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強,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人民幣越來越“成熟”。

人民幣越來越“成熟”,匯率越來越穩定,也為對外開放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改革提供了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