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中死戰不退的名將,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可憐,可恨!

1937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終於在日本軍國主義的長期謀劃下爆發。日軍豺狼般進攻宛平城,霎時間炮火連天,天空中瀰漫著數不清的蘑菇雲。

七七事變中死戰不退的名將,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可憐,可恨!

陸軍第29軍軍長宋元哲任命趙登禹為南宛指揮官,坐鎮南宛,與副軍長佟麟閣一起指揮所有南宛的軍事力量。當月29日,日軍破天荒的觸動30多架戰機,對宛平城進行鋪天蓋地的轟炸,由於敵我火力懸殊,29軍坐鎮部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許多將士們橫七豎八地倒在戰壕裡。日軍將領命令部隊從東、西兩側攻入南苑,趙登禹隨機應變,命令部隊找好掩體不要露頭,等敵人靠近後進行肉搏。

七七事變中死戰不退的名將,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可憐,可恨!

趙登禹臨危不懼,親自帶領30多名警衛隊,提起大刀逢敵就砍,一時間喊殺聲傳遍南宛。日軍雖有飛機大炮掩護,但雙方陷入肉搏之後,這些重武器就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毫無用武之地。負責進攻的日軍“駐屯軍第一聯隊主力”被趙登禹擊潰,這時殺紅了眼的趙登禹突然得到命令,讓部隊撤回到大紅門一帶。

七七事變中死戰不退的名將,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可憐,可恨!

日軍貌似發現了趙登禹所帶部隊想要撤退到大紅門,便搶先在途經的橋上架起機槍,待趙登禹座駕到達後瘋狂掃射,車子在大紅門附近爆炸,趙登禹身負重傷,警衛人員勸他撤退到安全地方,但趙登禹認為,此時已經無法撤退,奮力反擊方有一線生機,於是他指揮部隊往前抗,正將隊伍即將突破防線時,一架轟炸機飛過,在炸彈爆炸聲中,年僅39歲的師長趙登禹失去了生命,成為抗日戰爭中第一位以身殉國的將領。而

途中埋伏的日軍,正是之前被趙登禹擊潰的駐屯軍第一聯隊主力。

七七事變中死戰不退的名將,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可憐,可恨!

據《支那駐屯軍第一聯隊第三大隊南苑附近戰鬥詳報》記載,當時經過設伏路段的車一共三輛,其中兩輛卡車和一兩偽裝的汽車,日軍斷定這就是29軍的指揮部,等到他們靠近的時候,埋伏的日軍一起掃射,我方部隊來不及設防,前頭的騎兵紛紛中彈身亡,車輛因馬匹阻擋或是輪胎被打破最終沒能衝破埋伏圈,29軍的軍官部隊由於失去指揮,遭到了屠殺式的攻擊,一時間死亡官兵達千餘人。

七七事變中死戰不退的名將,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可憐,可恨!

南宛之戰,在混亂的場面中,日軍是怎樣清晰地判斷出趙登禹所在部隊要撤往大紅門的?並且能在短時間內提前在必經橋段上設置機槍,怕其失手又派飛機進行轟炸。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趙的動向,恐怕不可能做到如此天衣無縫。

那麼日軍是如何準確無誤地捕獲趙登禹將軍的動向的呢?

七七事變中死戰不退的名將,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可憐,可恨!

據後來考證,是大漢奸潘毓桂出賣了29軍的作戰計劃,非但如此,在七七事變的後續戰鬥中,此人曾多次向日軍提供29軍的軍事情報。令人咋舌的是,就連軍長宋元哲的參謀周思靜也被日軍收買,在趙登禹部撤出南宛之時,他還向日軍打了電話,稱:“趙已經登車出發”。這些內容在日方檔案《趙登禹師長的最期》中得到證實。副軍長佟麟閣也因動向被出賣,於此戰中殉國。

七七事變中死戰不退的名將,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可憐,可恨!

可憐日軍飛機大炮都沒能撼動的百戰名將,最終竟被出賣,血灑南宛,死在了袍澤之手,可悲,可嘆,可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