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惊蛰到了

听 春的脚步姗姗来临

春天的脚步啊

踏醒了宜兴竹海

踏绿了满山竹枝

一曲清爽的歌啊

铺满了山间水头

跟着春天的脚步

牵起大家的手

在充满春日气息的林间行走

拽着一束束阳光

怀着一缕缕深情

1

节气简介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2

节气别称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

到了汉朝,为避汉景帝的讳“启”字,改为意思相近的“惊”。

进入唐代,“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3

气候特点

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左河水有诗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4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仓庚,即黄鹂,黄鹂鸣叫,动物开始求偶。

【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有人认为,鹰每年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已经不见迹影。只有斑鸠飞出来,于是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比喻,意为春气温和,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5

惊蛰诗词

拟古·其三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闻雷

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春雨早雷

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春晴泛舟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忆秦娥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惊蛰日雷

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惊蛰

左河水

一声霹雳醒蛇虫,

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

融融翠野启春耕。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

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

丰收有望看春耕。

春日渐近,春光渐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年中最动人的芳菲美景,已经从惊蛰中拉开序幕。

跟随着春天的足迹,与宜兴竹海一起复苏。

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