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俗話說:好酒不怕巷子深。那麼茶好也不在乎它是否地處偏遠小眾。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特別的茶,那就是名字與品質並茂的“賽山玉蓮”。

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賽山玉蓮,是河南著名茶苑中的一朵新秀,自問世以來,便以其優良的品質和獨特的風韻而膾炙人口,備受讚譽。1990年被評為河南省新名茶並頒發了證書。我省著名評茶專家陸松候教授揮筆題日:“賽山玉蓮名茶乃大別山新秀”。

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賽山玉蓮,產於光山縣涼亭鄉賽山一帶,這裡位於大別山北麓,縣城東南部。賽山玉蓮茶就是因“賽山”而得名。唐宋山─賽山是在涼亭鄉境內,位於鄂豫皖三省結合部,整個遊覽區佔地面積16平方公里,有生態林3600畝,賽山海拔374.3米,屬大別山餘脈。

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涼亭鄉生產的賽山玉蓮獲1997年中國科技博覽會金獎,於1999年獲國際名茶評比金獎。2002年“淨居寺” 牌、“涼亭”牌茶葉被評為河南省“十大茶葉品牌”;賽山玉蓮、潑河明眉被評為全省“十大名茶”。

“賽山玉蓮”的產品特性:

其外形:形白如玉,綠如蓮葉,扁秀挺直,白毫滿披,銀光閃爍,色綠鮮活,沖泡玻璃杯中,茶芽亭亭玉立,有似仙女散花,色彩絢麗,望之有如石鐘乳,上下交錯,蔚為奇觀。舉杯品飲,滋味甘醇沁人,回味無窮,香氣嫩香鮮爽持久,湯色淺綠明亮,鮮豔奪目,別有風韻。

賽山玉蓮名茶採摘標準嚴格,時間一定要在清明前後。幾年的經驗是:明前金,明後銀,穀雨過後採茶停。在採摘過程中,必須執行“四選擇、八不要、一攤放”的原則,選擇挺直茁壯的幼枝,選擇壯實勻整一致的單個芽頭,選擇高山、陰山茶園;選擇生長旺盛的茶蓬;做到無芽不要,而且要在清晨霧中採摘,霧退不採摘,一般只能採到上午10時,對採回的鮮芽要及時薄攤在潔淨的竹蓆上1~2小時後,便可製作。

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賽山玉蓮”的製作工藝:殺青,做形,攤放,整形,烘乾。

殺青

鍋溫要求在130~140℃,投葉量0.3~0.4千克。鮮葉下鍋後,用竹掃把在鍋內充分翻動,使芽頭均勻受熱。散失水分,破壞酶促作用。殺青時間一般要7~8分鐘,當青氣消失清香顯露時,將青葉趕入做形鍋內。

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做形

塑造茶葉外形特點的關鍵工序,鍋溫90℃左右,用手將茶條輕輕抓起甩出,理直茶條,進一步散發水分,2~3分鐘後再用手沿鍋壁理、拍、拉茶條,使之稍扁,白毫顯露,6~7成干時,即可出鍋攤放。

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攤放

將做成形後的茶條薄攤在竹簸萁內,3~4小時後,進行整形。

整形

鍋溫80℃左右,投葉量0.3千克左右,通過微拍、拉、抓等手勢,到7~8成幹後,出鍋烘乾。

烘乾

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在烘籠上進行,分初烘(毛火)、攤放、復烘(足火)3個階段。初烘:每烘籠投放1.25千克整形葉,溫度80℃左右,翻動兩次,烘16~18分鐘下烘攤放在4~6小時。復烘:投放初烘0.8~1千克葉,烘溫60℃左右,烘至手捻茶條成粉末時下烘。放在乾燥處經攤晾揀剔後包裝封藏待售。

▋賽山玉蓮茶就是因“賽山”而得名。唐宋山─賽山是在涼亭鄉境內,位於鄂豫皖三省結合部,整個遊覽區佔地面積16平方公里,有生態林3600畝,賽山海拔374.3米,屬大別山餘脈。

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據傳唐宋年間,一俠女馬金錠能文能武,善騎善戰,本領高強,為反貪官汙吏,招兵買馬占山為王,打富濟貧,深受百姓擁戴。她喜歡賽馬,嗜好飲茶被後人傳為佳話,後來,當地百姓為追憶她的事蹟,將此山取名唐宋山。現山寨城牆大部分尚存,周長1.5公里,山寨房屋清晰可辨,山寨南、北兩井,清泉長流從未乾涸。神話傳說唐宋山因與毗鄰白雲山(新縣沙窩境內)試比高低,唐宋山肆意猛長,尖端要刺破天頂觸怒玉帝,玉帝遣雷公霹之,景色宜人,此處自古種有茶樹。

▋賽山玉蓮不僅是茶葉愛好者品飲的佳茗,亦是一種造型優美的藝術珍品,每當旅遊或工餘之暇,沏泡一杯玉蓮茶,賓客暢飲抒懷,令人心曠神怡,如能飲上一杯用唐宋山泉水沖泡的賽山玉蓮茶,彷彿會把你帶進春意仙境之中。

茶品道:說一說那宛如碧蓮的“信陽毛尖”之“賽山玉蓮”

※溫馨提示:如果你有有關茶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懂茶懂生活你我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