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歐洲歷史(5)從多神教到一神教--一神教的崛起

細說歐洲歷史(5)從多神教到一神教--一神教的崛起

在前幾篇文章裡我們談到了歐洲歷史上主流的一些多神教,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多神教為什麼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曾經金碧輝煌的萬神殿如何消散在歷史的雲煙中呢?而如今歐洲人為什麼會拋棄“眾神”選擇“一神”呢?今天我們來看一看一神教是如何崛起的。

首先一點從名稱上來看多神和一神的區別是神的數量少了,但是質量卻是大大的提高了,《聖經》中對於上帝的描寫是:他是至高、全能、公義、聖潔、信實、慈愛的神。相對於希臘神話中的,神是有缺點的,比如宙斯是非常好色的,他的私生子都是神話中的半神。而在漫威版本的北歐神話中神的壽命有千年但是終究難逃一死,本質上講,多神信仰是在人類社會基礎上的昇華,他們有階級有職責,有兄弟也有姐妹。信仰的神都會犯錯誤何況是他的信徒呢?在《城市廣場》這部描寫了公元4世紀末期發生在已經完全羅馬化的亞歷山大城的一些列宗教衝突的電影中有一段經典的多神教教徒與基督教教徒在城市廣場上的一場辯論,首先是穿著羅馬託加長袍的多神教徒登場,他說:“他們的生活習性(指羅馬眾神)與常人無異,他們吃喝享樂,驕奢淫逸。如果我是諸神那麼我也吃喝享樂驕奢淫逸豈不快哉?!”然後登場的是一身黑衣苦行僧模樣的基督徒,他說;“不是這樣,你們崇拜的形象沒有一絲神聖可言,不管是男人女人還是飛禽走獸”此時他指著廣場上巨大的神像喊道:“塞拉匹斯(來生與肥沃生產力之神),誰會信仰把花盆當皇冠的神!”簡單的對話中我們就看出來基督教的優勢之一就是“神聖性”。

細說歐洲歷史(5)從多神教到一神教--一神教的崛起

首先神聖應該拆開來講,神代表高高在上和絕對的權威,聖代表聖潔和不可侵犯。因此神聖的定義就是凌駕於天地之上不可侵犯的絕對。而對於普通人來講一個沒有形象而又全知全能的神的感召力則遠遠大於一堆滿是缺點神明,還有一點我們前面說過羅馬人每征服一個地區就把他們當地的神們請進自己的萬神殿,像影片《城市廣場》中說提到的諸神則是埃及傳統神明經過希臘化改造後的“新神”,比如前面提到的塞拉匹斯,是在托勒密統治埃及時期出於統治與調和埃及人和希臘人的目的由希臘人綜合奧西里斯與阿匹斯所設計出的,這個“人造”的新神並未受到大多數埃及人的崇拜,信徒主要集中在亞歷山卓(今天的亞歷山大港)而在帝國的其他地方崇拜的神明各有不同甚至不同職業的人崇拜的保護神都不一樣,這就造成了多神教信徒信仰的分散,其信仰的堅定則往往不如只信仰一個上帝的基督徒來的團結,而且由於在3世紀以前基督教一直是一個非法的地下宗教,所以基督徒們組織嚴密,一方面躲避帝國的追捕一方面大力發展信徒,而且早期基督教強調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分種族,不分階級,不分社會地位一律平等,這對帝國內的奴隸們有著非常大的誘惑力。雖然奴隸們在現實社會中沒有社會地位,但是卻能在信仰和精神領域找到平衡。在君士坦丁大帝看來與一神教相比,羅馬的諸神只是保佑人類,並不能指點人類如何生存,在經過3世紀危機之後,戴克裡先建立的“四帝共治”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羅馬帝國動盪的政局,而他勃勃的野心是要建立一個一人統治的穩定的帝國,而政局則是維持帝國存續的關鍵,但是羅馬人始終排斥世襲制度,共和國就不用說了就連帝國早期皇帝也只是國家主權的委託者和行使者,但是皇帝不是執政官沒有任期,當人們覺得這個皇帝不值得託付權力的時候就會被暗殺,從肉體上終結他的統治。君士坦丁認為如果是“人類”將權力託付給掌權者那麼他們也擁有剝奪和罷黜掌權者的權力,但是如果權力不是從人類授予的呢?那麼他所需要的一切只能在一神教中找到。

從上面的這些特點來看一神教帶來的凝聚力是多神教這種分散信仰的宗教無法帶來的,基督教在經歷了尼祿、圖密善、德西烏斯、戴克裡先幾位皇帝的鎮壓不但沒有滅絕反而有燎原之勢,戴克裡先時代(284年—305年),估計有十分之一(600萬人,當時羅馬人口估計為6000萬)的羅馬人信仰基督教,在戴克裡先執政後期頒佈敕令要求基督徒士兵需要離開軍隊,基督教堂的私產被充公,基督教的書籍被燒燬。在戴克裡先的宮殿被兩次縱火後,其對基督徒採取更強硬的措施:基督徒要麼放棄信仰,要麼被處死。到了311年5月,當伽列裡烏斯皇帝由於長時間的重病困擾,懷疑是上帝對他殘酷鎮壓基督徒的懲罰,他取消了反基督徒的敕令,停止了對基督徒的所有迫害,並在臨終之時皈依了基督教。313年當時的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東部皇帝李錫尼共同頒佈《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在帝國內信仰的自由,並給予基督教神職人員與多神教神職人員相等的特權,甚至君士坦丁將皇帝的資產捐獻給基督教會,在他執政期間將首都遷移到帝國東部的新都君士坦丁堡,遠離羅馬這個多神教中心的新城中竟然沒有一座多神教的萬神殿。到叛教者尤利安時代(361年-363年),基督徒數量已經超過人口的一半(估計為3300多萬),在軍隊中更是絕對多數,而尤利安在位期間採取的壓制基督教的做法使得他在遠征波斯的時候被對皇帝不滿的基督徒士兵所傷,最終死去(據說傷到皇帝的標槍是羅馬人自己的)尤利安也成了最後一個多神信仰的皇帝。而到了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為國教,到此為止所有的多神教活動包括古奧林匹克運動會都被宣佈為非法的異教活動,羅馬的萬神殿也被基督徒改為教堂。

從戴克裡先開始羅馬從“元首制”過度到了“君主制”,但是到了狄奧多西之後,在基督教的影響下君主的權力逐步達到頂峰,到了查士丁尼時期(527年 - 565年 )更是直接提出了君權神授。過去元首制時代,元老院作為皇權的監督機構而存在,而且羅馬人一直對皇位世襲持有懷疑態度,而君權神授之後就算找多無能的兒子繼位也不用費勁心思尋找理由了。所有這一切只需要當權者說,“你們會接受我和我兒子的統治,並非因為你們的意願,這是你們所信仰的至高天神的意願”。

但是凡事物極必反,一神教所帶來的團結與凝聚雖然帶來了思想上的高度統一和對君主與上帝的絕對服從,但是後果也是極其嚴重的,接下來中世紀的黑暗與思想的愚昧反而限制了歐洲社會的進步,多神教時期的寬容所帶來的思想學術上的進步在一神教橫行的時代被戴上了各種異端的稱謂,在電影《城市廣場》的結尾女數學家希帕提婭的死,一直被西方世界作為“文明消失”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