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晉局“雍正通寶”版別(只錄大版別,簡單明瞭)——撿漏必備圖譜


寶晉局“雍正通寶”中最常見的版別:闊緣正樣,特點就是外緣比較寬闊,“通”字的走字底寫法為三個點,一般按照直徑的大小又分為25.5毫米左右的為小樣,26.5毫米左右的為正樣,直徑超過27毫米的為大樣 寶晉局除了這個常見版別,後面幾個都是比較少見版別,碰到不要錯過了

寶晉局“雍正通寶”版別:降晉,區別在於“通”字寫法為方頭且為雙點通,最明顯的為背面滿文“晉”最後橫著的那一筆低於穿口的,這也是這個版別“降晉”名字的由來,也有喊跪晉的。。。

寶晉局“雍正通寶”版別:寬晉,面文與“降晉”版很像,“通”字寫法也為方頭且為雙點通,區別在背面的滿文“晉”最後橫著的那一筆平齊穿口處,所以也有人喊這個版別叫:升晉的

寶晉局“雍正通寶”版別:方晉,也有喊長晉的,此版外源也相對比較寬,不過它和闊緣正樣字體卻明顯不同,通字為單點通,字體方正,顯得規規矩矩的,背面滿文也顯得瘦長

寶晉局“雍正通寶”版別:大寶晉,面文和寶泉局雍正通寶大寶版類似,大字版式寶晉局“雍正通寶”中唯一一個版別外源比較窄的,這樣使得字體都非常大氣,加之這個版別鑄造也比較精美,一直很受藏家追捧,背面滿文晉的寫法完全不同其他寶晉局版別,以為收尾的那一筆顯得很肥寬,也有叫:寬尾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