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千里江山圖》和你不知道的“青綠山水畫”


隋 展子虔 《遊春圖》 隋代是青綠山水畫形成的初期階段,展子虔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故宮博物院僅存有他的絹本設色《遊春圖》一卷,上有宋徽宗書“展子虔遊春圖”。畫中生動描繪了春光和煦、山野清新、水波漣漪的美景。在繪畫技巧上,創造性地運用了青綠勾填的方法。畫面造型用筆細勁爽利,勾線有輕重、頓挫的變化。近樹枝幹穿插有序,遠山上的樹叢則只以墨圈塗而成。山間踏春的遊人直接用粉點染,精細生動。

唐 李思訓 《江帆樓閣圖》 唐代是青綠山水畫繁榮興盛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李思訓、李昭道的山水畫則最具代表性。李思訓,是唐朝宗室,官左羽林大將軍,右武衛大將軍,故畫史上有“大李將軍”之稱。傳李思訓《江帆樓閣圖》,畫面意境開闊,長松秀嶺,岸經曲折,碧殿朱廊,叢林掩映,人行其中,妙趣昂然。風帆點綴於浩浩江天之間,烘托出濃厚的詩意畫意。縱覽全圖,畫筆雖然工細,但氣勢雄壯,可謂唐代山水畫之傑作。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圖》 李思訓之子李昭道被後人稱為“小李將軍”,直接繼承了李思訓的畫法。傳為李昭道所作《明皇幸蜀圖》也是這一時期優秀的青綠山水畫作品。畫中崇山峻嶺,雲霧遼繞,絡繹不絕的帝王一行人馬,情態迥然,散行於其間。畫中人物,遠近行止,變化統一,主次分明,動靜有致,精妙之極。難怪張彥遠說他“變父之勢,妙又過之”。“二李”把展子虔的青綠山水推向了一個高潮,形成了盛唐最具影響的山水畫派。


五代 荊浩 《雪景山水圖》 五代時期,是水墨山水畫發展最重要的時期,產生了以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為代表的山水畫家。隱居太行山洪谷的荊浩也曾用白色以濃重設色之法作《雪景山水圖》,山形屈曲,氣勢磅礴,蒼古雄渾。從整體上看,雖然五代時期青綠山水畫的發展處於低谷,但水墨山水畫技法的不斷豐富,使宋時青綠山水畫的再次興盛成為可能。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 北宋初期,以水墨為主的山水畫派仍然起主導作用,這種與“青綠巧整”顯著不同的“水墨蒼勁”的畫風,盛極一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是現存北宋青綠山水中的重要作品。畫中主體山川,重巒起伏,綿延千里,水波浩渺,雄渾壯闊。漁村野舍,水榭亭橋,人物舟船,隱現於江山之中,佈置極為豐富。技法上,山石以濃淡墨勾出,且多見側鋒,並加以皴法,後施以青綠,古厚而不失變化。

南宋 趙伯駒 《江山秋色圖》 南宋時期,青綠山水畫風復興,以趙伯駒、趙伯驌兄弟的作品最具代表性。趙伯駒擅長畫樓臺仙閣,青綠間勾勒金色,富有裝飾性。《江山秋色圖》現藏故宮博物院,圖中寫秋日的山川景色,峰巒、河流、飛瀑、村落、長橋、棧道、松柏、修竹、車馬、舟船、行人、渡者,畫面極為豐富。從技法上看,用筆精細而不瑣碎,用色瑰麗而不火燥,畫中滲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綠山水的明麗,也有文人畫的“氣韻”。


元 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元代是水墨山水畫發展的重要時期。元代初期,趙孟頫是最有影響力的畫家。他的畫有兩種風格,一是工整,二是粗放。其作品《謝幼輿丘壑圖》就是工整一類的,此圖佈局奇絕,山石、坡岸、松林繪法古拙,畫中人物獨坐水畔,靜觀流水,閒聽松濤,意態超然,格調脫俗,直取唐人遺意又頗見功力。趙孟頫《松蔭會琴圖》則是一幅將水墨與青綠畫法相融和的作品,代表了趙孟頫青綠山水畫的另一種風格。

明 沈周 《桐蔭玩鶴圖》 明代山水畫以“吳門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代表,其中沈周、文徵明多作青綠山水,特別是仇英則一生專攻青綠一派繪畫,加上同時代亦有許多畫家作青綠山水畫,使得青綠山水畫又一次興起。沈周與文徵明的繪畫風格多樣,粗細兼具。沈周的作品多平中見奇,文徵明則以清剛秀麗的風格為後世稱道。他們精細工整一類的作品往往以青綠畫法為之。

明 文徴明 《萬壑爭流圖》 “明四家”畫面的整體效果上已不同於唐宋時期青綠山水畫的富麗堂皇或極具裝飾風格的效果,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受宋代以後文人畫士審美思潮的影響和文人畫風的制約。沈周與文徵明的青綠山水畫雖也用重色石青、石綠,但勾法簡潔、自然而輕鬆,青綠重彩中透著水墨的感覺,畫中常有墨色的點苔,筆法精湛,與生活更加貼近,其濃郁而又簡靜的風格成為青綠山水畫的一種新的典型特色。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圖》 仇英雖是漆工出身,卻是多方面擅長的全能畫家。他的山水畫多為青綠重彩,精煉濃郁,與文徵明典雅的青綠畫風,形成鮮明的對比。圖中山川景色,恬靜優美,其中點綴的人物比唐宋時期細小如豆的人物點綴放大了許多倍,且又能與山水相融合,山石勾皴,用筆嚴謹不苟,青綠之色,細潤錦密,在濃重豔麗之中給人以嫻雅幽淡的境界,尤為可貴。

清 任渭長 《十萬圖冊》 清代以後,青綠山水畫又開始走向衰落。以水墨派為主的文人畫則盛極不衰,幾乎在畫壇上壓倒一切。任渭長則吸收了仇英嚴謹工整的畫法,以巧妙的構思創作出瞭如《十萬圖冊》這樣精彩的作品。但從總體上看,畢竟對後世影響不大。而專攻青綠山水的畫家寥寥無幾,此畫派似乎奄奄一息,對其技法的精深掌握者鮮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