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滴滴的事情。
如果你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大概說一下。
鄭州有一名21歲的女孩子,在用滴滴順風車,打車去火車站的路上,疑似被不懷好意的順風車司機姦殺,之所以用疑似一詞,是因為司機還沒抓住,誰也不能跳過公檢法給他定罪。
剩餘細節你們可以去搜索,我現在在外國出差,這酒店居然沒有辦公桌,蜷縮在床上寫東西,實在寫不長。
大概講講。
1,滴滴冤不冤?
一出事所有人都在罵滴滴,我朋友以前在滴滴工作的,表示滴滴很冤。
其實我一開始也覺得滴滴挺冤的,不只是這次,以前很多次都是。
比如當時監管部門規定北京上海的網約車,必須是北京上海本地人,開本地牌照的車才能運營——京滬兩地的本地人家庭條件那麼好,誰受得了那個罪,天天跑滴滴啊。
所以就造成了京滬滴滴打不到車的狀況,這個鍋本來應該是監管部門不合理的,一刀切的政策來背,但直接面向用戶的是滴滴,所以滴滴成了眾矢之的。
那次我覺得滴滴挺冤的。
再比如之前那個“滴滴投資人”張先生,表示自己乘快車的時候被司機打了,投訴到滴滴,滴滴沒有及時慰問反饋,大家都刷屏罵滴滴。
後來滴滴表示墊付醫藥費,處罰司機,同時發公告稱聽了錄音,這位張先生對司機爆粗口,用“侮辱性詞彙”,所以司機才過來打他,張先生自己也承認說“言辭激烈了點”——當然無論張先生怎麼罵,司機也不應該打人,不過這件事的鍋怎麼都應該是司機來背。
那次我也覺得滴滴有點冤。
包括這次的事情。
你說全怪滴滴吧,肯定也不是。
畢竟用“出租車”,“殺人”,或者“出租車”,“強姦”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會得到比滴滴多得多的新聞。
比如之前上海出租車司機殺孕婦的新聞:
注意這些新聞的評論,都是說出租車司機“沒有職業道德”,說司機“禽獸不如”,而很少有針對出租車制度或者出租車公司的。
因為大家都很清楚,這就是偶然事件,是無論如何都很難避免的,如果因為這些事情,真的廢除了出租車制度,那真的是因噎廢食。
而滴滴打車比起出租車來說,其實應該是更安全的——邏輯上很容易理解,畢竟你上了哪輛出租車,出租車公司沒有記錄,如果他們真的心懷不軌,殺人拋屍,追查起來一定比追查滴滴司機要難得多。
如果司機的信息全都是真實的,司機也知道自己的所有信息都有記錄,如果犯罪了遲早會被抓住——在這樣的情況下,滴滴司機還是選擇了犯罪,就屬於智商有問題的犯罪,這種犯罪就像那種上大街拿刀捅人的,在更高級的技術發明之前,根本不可能阻止。
而且這次的嫌疑人,雖說出事以後新京報探訪出他“早有暴力傾向”,探訪出他“性格孤僻”,探訪出曾經摩托車撞人,但是私了了——很多人拿這些做文章,說滴滴事前沒審核清楚。
我就想知道這到底怎麼審核,不論你怎麼樣,滴滴能查到的只有這個人有沒有犯罪記錄,根本不可能對每個司機都進行挨家挨戶的上門訪談,根本不可能有這個人力——如果真這麼做了,因為“性格孤僻”等傳聞就拒絕人當滴滴司機,那又要被罵歧視“性格孤僻”,又要被罵根本打不到車了。
新京報的報道
況且滴滴也不是對標出租車的產品,而是對標黑車的產品。事實上在UBER,滴滴這樣的共享車出現以前,更多人出行不方便的時候只能坐黑車。
滴滴安全還是黑車安全,結果不言而喻。
所以之前兩天,我都覺得滴滴挺冤的,覺得大家一有事就噴滴滴,已經噴成一種政治正確了——我覺得這就是一起讓人痛心的刑事案件,在媒體刻意貼標籤下,變成全民對滴滴的討伐。
你看明明和案件沒有關係,也應該作為受害者隱私保護起來,但很多媒體還是著重強調了受害者174的身高,空姐的身份,放出了受害者的照片,有的甚至沒有打碼。
2,滴滴不冤
但今天早上,我又想了想,覺得滴滴確實也不冤。
因為作為一個國民級應用,它還有非常多應該改善的地方,在沒有做到完美之前就成為國民級應用,這就是它的原罪。
如果你是一個沒人用的小應用,自然沒多少人苛責你,可是你是一個估值百億的獨角獸公司,那每一點都應該用放大鏡放大了,找到一點點瑕疵都是巨大的問題。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所謂拿多少資源,就應該承擔多大責任。
這都是有道理的。
比如說這個司機端接順風車的頁面:
很多人看了這個頁面覺得不舒服,說應該取消這個頁面,司機可以看這些頁面挑選乘客,讓他們覺得自己像“待宰的羔羊”。
但這不現實,因為所謂“順風車”是典型的共享經濟的產物,其實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對滴滴來說都是客戶,它只是做一個連接的平臺,要保證雙方的安全和利益。
如果司機沒有選擇乘客的權利的話,司機也挺危險的,畢竟隨手搜索一下,就會發現一大堆搶劫殺害司機的新聞。
包括很多電影中,人沒錢了第一個想到的也是去搶出租車司機。
我有個開出租車的親戚,有一次喝完酒說,每次接到那種幾個男人一起坐車,要去一個很偏僻的地方,他都心裡發怵,又不敢拒載——乘客覺得自己危險,其實很多司機也覺得自己不安全。
這次出事的是乘客,輿論要求司機不能看到乘客信息;如果下次新聞是乘客劫殺司機,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呼籲司機應該更透明的看到乘客信息,呼籲滴滴對乘客進行大數據分析,詳盡的背景調查,限制“性格孤僻”,“有暴力傾向“,至少禁止“有犯罪歷史”的乘客乘坐網約車。
我想大概率是不會,大家大概率會裝死,在網約車用戶龐大的群體下,司機早就成為盛世下的失語者了。
雖然這個頁面不能也不應該取消,但顯然其中那些讓人想入非非的標籤應該取消,應該只留評分,滿意度,最多再留一些像”有禮貌“,”愛衛生“,”粗暴無禮“,”在車上吐痰“這樣真的和坐車有關的標籤。
網約車畢竟是要出行,不是要約炮,滴滴做好出行就行了,沒必要搞得那麼曖昧,想動社交的蛋糕。
還有那些不懷好意的評論,諸如”絲襪走光“之類的,本來應該是用戶的隱私,滴滴不應該介入審查,但在全民都已經習慣審查的我國,也可以考慮審查將它們刪除。
國情如此。
應該讓女乘客可以加價選擇女司機,女司機可以選擇只接女乘客,或者優先讓女乘客匹配女司機,開發一個這樣的功能。
這些都是可以改進的點。
當然這些都是制度上,更關鍵的是,滴滴始終沒有把自己”看起來很美“的監管制度踐行到位,乃至於直到最近,還會遇到來的車和平臺顯示車輛不符,來的司機和平臺登記司機不一樣的情況。
這會讓滴滴的一切監管系統變成虛設。
我遇到這樣的,一般都會舉報,但滴滴究竟處不處理,我就不知道了,但我還是建議你們遇到這樣的,如果你想讓網約車環境變得更安全的話,一定要舉報。
所以從這裡看,滴滴不冤。
3,“冤大頭”滴滴
上面說了滴滴冤的和不冤的地方,但我文章寫到這,突然想到之前我自己吐槽過滴滴的種種。
比如之前上海滴滴打出租車還可以加價的時候,有一次我加到24塊才有司機接單,結果上了車以後和司機抱怨,司機表示他一直就在我公司附近,一個單子都沒有。
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一次。
比如我有次把東西拉在出租車上,剛下車立馬就發現了。
想通過滴滴儘快找到師傅,結果那個虛擬號無法往回撥,滴滴APP也無法聯繫司機,丟失物品按鈕不能按,最後只能打他們的客服電話,而客服電話也非常複雜難以接通。
總之本來我預計5分鐘能搞定的事情,半個小時才給我聯繫上司機,總共耽誤了一個多小時時間。
還有多次被曝光的隨意加價,司機和乘客雙方過多的抽成,總之自從優步離開中國以後,滴滴的吃相就一天比一天難看,滴滴在大家口碑中也變得越來越差。
乃至於美團宣佈要做打車的時候,所有人都翹首以盼,呼喊美團快來自己城市做打車吧,大有一種“天下苦滴滴久矣”的感覺。
要知道就在兩三年前,出租車和滴滴起衝突的時候,網上可是清一色支持滴滴的——現在滴滴有的問題,那時候的滴滴一個不少,而且比現在多得多。
但那會兒滴滴就是不粘鍋,無論發生什麼事,輿論都不會對準它開炮。
因為那會兒它還是一個屠龍的勇者的形象,只是短短几年,它就從一個屠龍勇者變成張牙舞爪的惡龍了。
現在滴滴受到的所有苛責,所有過度的指責,所有吹毛求疵,現在人沒事就刷屏罵滴滴,滴滴真的有事就恨不得把它往死裡罵的勁頭,全部都是滴滴之前吃相難看的結果。
滴滴是怎麼從當年的“不粘鍋”,變成現在的“冤大頭”,我想每一個被滴滴坑過的人,都有體會。
現在滴滴自己宣佈關閉順風車業務進行整改。
希望它真的有好好想過這個問題,真的用心在整改才好。
最後分享一個滴滴的功能,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打開滴滴軟件的“設置”裡面,有一個“行程安全”按鈕。
這個按鈕點進去,有一個“自動分享行程”,打開它,每次你用滴滴打車,滴滴就會把你的行程,包括車主信息,車輛行進信息等分享給你綁定的緊急聯繫人。
可以綁定為老爸,或者男朋友之類的,可以設置時間。
雖然這並不能直接阻止心懷不軌的司機,但如果你告訴他,你的行蹤家人全都知道,他很有可能就會因為害怕而不會衝動做什麼事。
人犯罪有時候就在一念之間,儘可能切除這種念想,並不是沒有用的。
-END-
我是雷斯林,我回來了
回覆“晚安”可以看到一篇以前寫的發不出來的文章
“性癮者”
閱讀更多 雷斯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