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一湖兩城”古城文化旅遊區概念

“一湖兩城”(一湖:異龍湖,兩城:建水、石屏古城)古城文化旅遊區,是雲南紅河州以“雲上梯田 夢想紅河”為主打品牌,圍繞“梯田魂 福地靈 異域情”為主要元素,擦亮“三千四百年”7張文化旅遊名片,全面實施旅遊品牌發展戰略,形成紅河旅遊“五區一帶”格局,打造雲南旅遊新方向的重要舉措。

到石屏,冬、春(10月底到次年3月初)看海鷗,夏天(4月底到6月摘楊梅。吃“面八煎魚”,大閘蟹,豆腐,聽海菜腔,看花腰彝舞獅(龍)。

下面,跟同鏡頭領略魅力雲南石屏人文自然風光。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龍湖國家溼地公園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龍湖國家溼地公園

龍湖國家溼地公園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龍湖國家溼地公園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龍湖國家溼地公園

線路

石屏縣位於雲南省南部,東臨建水,南接紅河,境內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是雲南省紅河州下轄縣之一,是雲南彝族花腰彝最大聚居區,全市少數民族人口超過50%。

石屏縣主要旅遊景點有石屏秀山和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雲南省第九大高源湖泊異龍湖)。

石屏縣被稱為“文獻名邦”、“柑桔之鄉”、“楊梅之鄉”、“魚米之鄉”、“豆腐之鄉”、“歌舞之鄉”。石屏山川秀麗、自古重教興文,明朝就有“文獻名區”、“歌舞之鄉”的美名;清時又獲“文獻名邦”、“山川東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的美譽。歷史上石屏人才輩出,僅明清兩代就考中了文武進士,翰林近百名,雲南唯一的“狀元”也出自石屏。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名勝古蹟,獨特的民族風情、遍佈的名花名果給旅遊者以無盡美好的享受。

石屏縣城距省會昆明256公里,全程高速。

A:貴州方向從G5601—澄江(撫仙湖景區)—建水;

B:廣西方向從G80—G8013(文山)—G5615(蒙自)—G323駛入;

C:昆明方向從呈澄高速—彌楚高速(江川方向)—通建高速駛入。

乘坐客運班車4小時,從南部客運站坐車。

龍湖國家溼地公園

出石屏縣城東門約1公里便是碧波浩渺的異龍湖,是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石屏人民的母親湖,屬省級風景名勝區。異龍湖周長150華里,水面面積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米,最深處約7米蓄水約1億立方米。2012年雲南持續三年大旱,異龍湖幾乎乾涸,為異龍湖水體治理防汙提供了極佳的歷史機遇。

2012年9月以來累計投資3.3億元,加大對異龍湖水體治理,建設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規劃總面積3749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636公頃,溼地率為97%。公園分為五大功能區:即生態保育區、管理服務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生態恢復區。

近年來異龍湖生態的不斷修復和改善,吸引近8000多隻西伯利亞海鷗等候鳥到異龍湖過冬,呈現鳥兒飛舞戲旅遊景象,成為雲南除昆明滇池外市民可近距離(就在縣城邊)逗鷗賞鷗的景區。到景區可乘坐遊船,投食喂鷗,與紅嘴鷗來個零距離接觸,切身體驗感受人鷗同樂和諧場景。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人鷗同樂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人鷗同樂

據初步統計,目前,異龍湖鳥類共13目30科94種,魚類26種、兩棲類動物11種、爬行類動物10種、獸類10種。其中,還有紅瘰疣螈、山瑞鱉等5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設,能有效保護異龍湖溼地資源,提供豐富的溼地產品、提高人居環境質量,提升石屏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豐富精神空間,提高生活質量,有效促進溼地文化的提升和傳播。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石屏古城

石屏古城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曾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業績,自元代起就重教興文,到明清時期有書院10座,私塾、義學上百處;太史第、進士第、將軍第、觀察第、宗人府和私家花園琳琅滿目,有關專家稱石屏古城為明、清民居建築的博物館。

石屏秀山公園

石屏秀山位於石屏縣城西10公里寶秀鎮南,寶秀鎮西南吳營村,距離石屏縣城12公里,是滇南的名山勝地之一。明洪武年間建真覺寺,清代多次重修。現存古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凌雲閣。大殿內塑有釋迦牟尼像,兩旁塑有普賢、文殊像各一尊。登樓遠眺寶秀城鎮,村舍歷歷在目。1983年公佈為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石屏秀山,以“秀”而出名。坐落在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城西南方13公里的寶秀鎮西南筆架山奇峰秀嶺之間。石屏秀山原名“鷲山”,山中林茂竹修,古木競秀,名貴花草四時不絕。石屏秀山中寺廟在白雲翠微中時隱時現,景緻優雅,風光秀麗,明末清初被當地文人雅改名為“秀山”。清朝末年,雲南紅河石屏州人任英的《詠秀山》詩云:“沒地松花香野磴,拍天水氣卷平疇,泉飛百疊聲猶活,閣枕山峰翠如流”,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秀山的秀美。 在雲南省紅河石屏秀山腳下清波粼粼的水庫旁,有一座清代時建造的“憩亭”。亭子精巧雅緻,婷婷玉立。“憩亭”邊有一石碑,碑上書有“秀山”二字,是雲南省紅河州石屏清代廩生塗應恆書就,此草書筆起游龍,形神飄逸。遊人到此小憩,俯瞰青山綠水,傾聽鳥語蟬嗚,欣賞文人書法,頓覺疲憊全消。爾後抖擻精神沿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秀山腳石徑拾級而上,曲徑通幽,登至山頂遠眺群山,只見山巒疊翠,其勢如駿馬騰飛;俯瞰山腳下的赤瑞湖,只見荷花滿湖,雲南省紅河州石屏寶秀壩子的湖光山色與村莊阡陌盡收眼底。

煥文公園

煥文公園位於縣城以東兩公里處,總面積633畝,是異龍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石屏歷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示地,煥文公園的各個景區採用石屏縣清代古典建築風格建造,整體建築格局沿北、南兩道大門中軸線展開佈局,形成煥文勝景、名邦文獻、大魁天下三大景觀,結構嚴謹,氣勢恢宏。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袁嘉穀故居

袁嘉穀(1872—1937年),字樹五,號澍圃,晚年自號屏山居士。1891年袁嘉穀離石屏至昆明就學於陳子潘、張竹軒,22歲入經正書院研習。

1903年6月,他應經濟特科試,列二等七名,複試列一等一名,授編修,是雲南唯一的狀元。1904年7月袁嘉穀赴日本考察學務、政務,著《東遊日記》四卷。1905年8月回國,他任國史館協修,並在學部編譯圖書局專管教科書事。1909年9月,他升任浙江提學使,1911年辛亥革命離浙歸滇。1912年5月,他應蔡鍔之聘任省參議員,1915年應唐繼堯之聘為顧問,並修《雲南叢書》。袁嘉穀在雲大執教十餘年,是雲南文化名人。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袁嘉穀故居

到雲南石屏,感受不一樣的“一湖兩城”古城文化魅力

玉屏書院

玉屏書院位於石屏縣城異龍鎮北正街,始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玉屏書院為三進四合院平房建築,總面積2463平方米。書院大門懸“玉屏書院”橫匾,二門內為牌坊,其內為天井,天井左右兩旁設學舍。正房為講堂,講堂背後為塾師宿舍,環境十分幽靜。牌坊面闊3.72米,進深9.44米,高8.7米。磚木石結構,三間四柱,雕刻甚精。1983年公佈為石屏縣文物保護單位。

小知識

三千四百年7張文化旅遊名片

1.千年哈尼梯田(元陽、紅河、綠春)

2.千年臨安古城(建水)

3.千年建水紫陶(建水)

4.百年滇越鐵路(彌勒、開遠、蒙自、屏邊、河口)

5.百年開埠通商(蒙自)

6.百年雲錫礦業(箇舊)

7.百年過橋米線(蒙自)

紅河旅遊“五區一帶”格局

五區:

1.哈尼梯田文化生態旅遊區

2.“一湖兩城”古城文化旅遊區

3.“彌勒福地”康體木閒度假旅遊區

4.中越邊境旅遊區

5.滇南中心城市旅遊區

一帶:滇越鐵路“米軌時光”精品旅遊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