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人是如何看待薩達姆死亡的?

我們都愛想念熊


薩達姆在2006年底被處以絞刑,距今已經過去10多年的時間。薩達姆時代已經成為歷史,但在伊拉克國內,不同的族群對於薩達姆卻有截然不同的評價,“英雄”、“暴君”、“屠夫”都是伊拉克人對薩達姆的評價。

對於伊拉克遜尼派穆斯林而言,薩達姆是他們的“保護人”,遜尼派穆斯林在薩達姆當政時期獲得了很多的實惠和好處。在薩達姆的老家提克里特,有很多人將薩達姆視為英雄。他們認為是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才使他們的生活變差。在薩達姆被推翻後,伊拉克十多年來局勢一直動盪,民眾生活狀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變差,尤其是遜尼派穆斯林的生活與薩達姆時期形成了巨大反差,他們因此對現政府十分不滿,很多遜尼派穆斯林十分懷念薩達姆時代。

對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而言,薩達姆可以被看作是“暴君”和邪惡的代言人,他被處以絞刑完全是罪有應得。這主要和薩達姆時期,什葉派在國內權力分配中處於絕對弱勢,什葉派穆斯林一舉一動都受到薩達姆的嚴密監控,什葉派反抗運動遭到鎮壓,很多什葉派政治和宗教領袖都被殺害。20世紀70年代,大批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被迫逃亡到伊朗。海灣戰爭後,什葉派穆斯林在美國的號召下發動叛亂,卻遭到薩達姆更嚴厲的鎮壓。因此,什葉派穆斯林對薩達姆只有仇恨,沒有任何好感。

對伊拉克庫爾德人而言,薩達姆是一個“屠夫”。庫爾德人一直指控薩達姆曾在20世紀80年代末對庫爾德人制造了屠殺,殺害了5萬到18萬人庫爾德人。薩達姆對庫爾德人實施強力鎮壓的政策,一方面是庫爾德人一直存在分離情緒,另一方面,是指責庫爾德人在兩伊戰爭中支持伊朗。薩達姆被推翻對於庫爾德人而言是絕對的利好。他們既獲得了更大的自治權,又得以參與政治,分享國家權力。因此,他們對薩達姆的評價也是完全消極。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薩達姆時期伊拉克現狀

1921年,伊拉克宣佈獨立,定都巴格達,80年代薩達姆上臺後,把油井收歸國有,那時伊拉克經濟開始騰飛。

薩達姆本人也非常重視教育,1980年,伊政府撥給文化新聞部門的經費高達7500萬美元,薩達姆本人曾經也因重視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授予金質獎章。

1980年之前,伊拉克人均年收入達到5500美元,當時人均年收入在255美元(1980年),是同時期我均年收入的21倍多。海灣戰爭前,1第納爾可以兌換約3.5美元,現在1美元可以兌換2000第納爾。

老百姓享受的福利也比較多,免費醫療、免費養老、免費教育,基本免費的住房和年輕人結婚時薩達姆贈送的大紅包,以及大量的工作機會,第納爾購買力也比較強,當年薩達姆曾經提出要讓每一個伊拉克人用買一頭羊的錢買一輛車。

伊拉克老百姓當時的生活水平比同時期臺灣和南朝鮮都要高很多的。薩達姆被推翻後,伊拉克人均收入淪為世界倒數20名。現而今逃難都沒地方去,200美元的“離境費”並是人人都承受得起的。伊拉克的老人常常說,“一想起80年代家家汽車洋房、孩子們都受著良好的西方教育就心痛,不知什麼時候如今苦難的生活何時是盡頭。”

國家基礎設施完善。80年代,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過街天橋上都已經安裝了電梯

伊拉克現狀


2013年,此為主題做過報道,認為其戰後十年發展強勁,“gdp翻了8倍”,官數據較10年前增長了87%。換做現價美元計算,伊拉克人均只有6800美元,僅比1989年增長了1.2倍。

2015年,伊拉克的總人口升至3642萬,準嬰兒死亡率接連下降,到2015年,只有26.5,但是在13年前,該數值高到34.6。

海灣戰爭期間平均每個伊拉克家庭都有人死亡,最近三年,內戰死亡平民6000多人,傷一萬多人。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不管GDP增長87%,生育率上升,還加大了什麼投入,有一個數據是真實的,伊拉克人薩達姆時期人均收入海灣第二,優於美國,全球GDP排前10.目前人均全球倒數20名是個事實。,那時不能說富得流油,也是相當闊氣的,勞動力都是外國人,伊拉克人每天放鷹,遛狗,打麻將。現在,內戰加上動亂,生活水平下降是個事實,發展強勁也罷,飛速也罷,民主自由深入人心也罷,現實窮,民以食為天,吃飽穿暖才是硬道理,能不恨美國?不懷念薩達姆?

薩達姆在海灣戰爭後,讓美國以“民主”名義絞死,而現在伊拉克石油只有15%賣給了美國,說,美國為石油戰爭,冤枉啊,幾千美國大兵確實為了“全人類幸福,和伊拉克民主自由”獻身了。忘了一件大事,2003年歐元開局,薩達姆是第一個要脫離石油美元結算,用歐元人,美元石油結算是美國洗劫世界工具,薩達姆不死,石油美元怎麼混?

美國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幫助伊拉克人爭取“民主自由”為由發動海灣戰爭,大規模殺傷武器最後情報錯誤,是個笑話。不為石油美元為什麼?海灣戰爭為什麼德,法反對?起因是歐元美元之爭。薩達姆膽肥也是因為有歐洲支持,海灣戰爭開戰前,法國,俄羅斯還讓薩達姆放心,安理會不會通過,那知美國“為了伊拉克人民民主幸福”繞過安理會直接開打了,以至於美英聯軍進入伊拉克兩天,薩達姆都不相信。大國之間交易,薩達姆受害者,沒有買賣沒有傷害。

伊拉克人民大都比較興奮,拉倒薩達姆雕像小夥,確實興奮了好一陣子,什葉派的他,父母都讓薩達姆欺負終於報仇了。還有一民主人士作家,也拿著美金,不遠萬里回國,準備為伊拉克,“民主自由”奮鬥終生。終於推翻了“荒淫無恥”獨裁,屠夫,在“高尚”美國大兵幫助下,迎來了,自由,民主幸福的春天,唱歌的,跳舞的,放炮的,到處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末了才明白,上美國套了,趕走一個獨裁者,來了幾百獨裁者,民主幸福沒有來,恐怖分子,戰亂來了,“悔不該錯斬了鄭賢弟”。

薩達姆的死伊拉克人很矛盾。

伊拉克主要派系,孫尼派,什葉派,還有,北邊一直鬧獨立,庫恩德人。

薩達姆是孫尼派,對什葉派採取壓制態度,兩伊戰爭伊朗支持什葉派鬧事,薩達姆在美國支持下直接開打併勝利。什葉派更沒有好果子吃,對薩達姆恨的牙癢癢。

庫恩德人,在土耳其,西方支持下也沒有消停,一直搞獨立,戰爭狂人薩達姆,採取是血腥鎮壓,殺了好幾萬庫恩德人,化學武器都用上了。庫恩德人復仇之心長在,海灣戰爭,終於機會來了,在美國支持下庫恩德人,北線進攻包圍巴格達功不可沒。審判薩達姆罪行之一是反人類罪,就是當年對庫恩德人屠殺。

無論如何薩達姆時期伊拉克比較富有,高壓下,群雄稱臣,社會穩定。現在貧窮內亂。很多人懷念薩達姆,懷念那個時代,特別是忠於薩達姆孫尼派,以及親信。另外什葉派,庫恩德人,雖然仇恨薩達姆,但對美國主導海灣戰爭戰爭終於也緩過神來,確實沒有帶來民主幸福,當初忽悠的富國強民支持也沒有兌現,也仇恨美國和西方。

一個移居美國伊拉克人道出伊拉克人心態,“看到薩達姆被絞死,那一刻,沒有興奮,薩達姆有過錯,但不應該被絞死,特別不應該被美國人絞死”,伊拉克未來完了。

薩達姆,一代梟雄,獨裁?英雄?他的死褒貶不一,只有留給歷史了!


石軒木屋7



據說薩達姆在被審判時,有個伊拉克人走上審判臺,對著薩達姆臉上吐痰,並說是薩達姆把他們帶入了地獄。薩達姆反駁說道,不,是我把你們帶入了天堂,是美國把你們帶入了地獄。現在的伊拉克現狀似乎應驗了薩達姆的話。在戰亂、流離失所、顛沛流離、有損尊嚴的生活中,自由是不能當飯吃的。

據透露,當法醫宣佈薩達姆已死之後,現場馬上有人在薩達姆的屍體邊“載歌載舞”。不過,這些興奮的人,只是為了表達脫離薩達姆的歡喜之情,並沒有對薩達姆的屍體做出什麼不敬之事,這也和隨後趕到的美軍特種兵立即保護了現場有關,不然也許真的會有人做出虐屍的事來。薩達姆辯護律師納吉布·努艾米之前就透露說,駐伊美軍曾向他保證,美軍在薩達姆被處死後會趕到現場,以防止伊拉克有關人員虐屍。



那麼現在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又是怎樣的:

薩達姆執政時期,人均GDP曾進入過世界前十名;美支持的兩伊戰爭使國力漸衰,經過兩次海灣戰爭,現在已經民不聊生了。 薩達姆是以默許手下屠殺杜加爾村民罪而送上絞刑架的。而下圖這位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美國總統,讓伊拉克人死掉數以十萬人計的無辜百姓。向原來社會相對安全的伊拉克,引進了“基地”組織,讓伊拉克人民每天生活在死亡的恐怖之中。美總統奧馬又為美國國家利益,把一個什麼都不是的伊拉克交給了可能不比薩達姆不腐敗的官僚們。



記得,在2015年8月8日,伊拉克各個城市高溫不斷,最高溫度達50°,大部分城市沒水沒電,民不聊生。伊拉克民眾開始示威遊行,抗議政府不作為,開始懷念薩達姆,幾名伊拉克民眾在國旗前為薩達姆祈禱。

照片中是薩達姆最親近的人,包括家人,朋友,部屬和保鏢。然而薩達姆沒有想到,出賣他的人就是他所信任的人。然而,對於生活在伊拉克的普通老百姓來說,薩達姆時期的穩定,如今的混亂,是切身的感受。在這種鮮明的對比之下,伊拉克人很難不懷念薩達姆。一代梟雄的溫情,光榮,權勢和輝煌,一切灰飛煙滅,只留下一段歷史,一些傳說。


盛世白公

伊拉克人對薩達姆褒貶不一,從大的層面上說,03年美國進攻伊拉克時,是大多數人希望能夠推翻薩達姆的,但十一年過去了,很多當年的反對者開始後悔,甚至開始懷念起薩達姆時代。

2003年3月20日,美國進攻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行動,伊拉克戰爭開始,四個月後,薩達姆的兩個兒子被美軍殺死,12月13日,因保鏢出賣,薩達姆在家鄉提克里特被捕,2006年12月30日被判處絞刑死亡。

薩達姆死後,作為伊拉克前總統,他的屍體如何處置成為一個燙手山芋,當時很多伊拉克人甚至希望將他的屍體挫骨揚灰,徹底摧毀。後來,在薩達姆家人的爭取下,伊拉克臨時政府將其轉交給薩達姆家鄉的部落族長,任其處置。

該部落對薩達姆自然是充滿熱愛和尊敬的,一接手薩達姆的屍體,便開始大張旗鼓的在提克里特市修建陵墓。薩達姆的墓穴是一座全部由大理石構建的八角形陵墓,內部大廳約有250平方米,盛放遺體的棺材被安放在大廳中央,上面蓋著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國旗,前方還有他的遺像。

薩達姆墓穴建好後,部落裡選出一些年輕人為其守墓,經常有他的支持者來敬獻鮮花,但也有反對者想來搗亂,他們甚至衝進來將薩達姆的照片撕毀,還試圖防火燒掉墓室,不過都被守墓者阻擋。後來為了安全著想,薩達姆的遺體被秘密的遷往出生地奧賈村,提克里提只相當於他的一個衣冠冢。

十一年過去了,現在來薩達姆墓地瞻仰的伊拉克人更多了,他們甚至每週都在提克里特郊外舉行紀念活動,並免費給窮人飯菜,宣揚薩達姆精神。在巴士拉有位富商,將自己的別墅命名為“薩達姆宮”,大門上還刻上薩達姆的頭像,認為他是伊拉克的英雄。


漁樵侃史

謝謝。我把原來答過的一個類似的問答拿來與你交流。

薩達姆從1979年執政伊拉克,到2003年被美英聯軍推翻,執政三十餘年。在這三十多年當中,伊拉克國內的矛盾爭鬥其實一直沒有停息過。一方面,因石油資源的豐盛,使美元源源不斷的流入伊拉克,經濟快速增長,國力軍力迅速提高,社會福利不斷改善,百姓生活幸福指數逐漸提高。另一方面,由於宗教、歷史等方面的原因,薩達姆所代表的穆斯林遜尼派領導集團對穆斯林什葉派宗教領袖及信眾的打壓以及獨裁的執政方法,形成了尖銳的宗教和社會矛盾。這也為薩達姆政權的倒臺埋下了炸彈。在對外方面,可以說,那時的薩達姆野心膨脹,對另一箇中東大國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朗的兩伊戰爭,耗時八年,毫無建樹,反倒使國內經濟遭受重創。至此,薩達姆政權逐漸走向了不歸路。他一夜之間吞併了另一個主權國家科威特,並立即宣佈科威特為伊拉克的一個省。也是在一夜之間,美國把伊拉克打回了原形,退出了伊拉克(這時我想到“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

在中東地區,有幾個政治強人,對美國可以說是嫉惡如仇,依靠著本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根本不吃美國那一套。諸如薩達姆、卡扎菲、穆巴拉克等,是美國早想幹掉的。美國也早就覬覦中東這片富庶的沙漠,想方設法推行美國式的民主價值觀,扶持親美政權,其目的就是要控制中東的石油資源。老布什執政時期沒找到機會,到小布什終於抓住了薩達姆手中有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理由,繞開聯合國,聯合英國等西方國家,充分利用伊拉克國內的反對派勢力,迅速推翻了薩達姆政權,薩達姆本人也落了個被美國扶持的親美政權絞殺的命運。在此期間,伊拉克民眾群情沸騰,載歌載舞,拉到了薩達姆銅像,剷除了有關薩達姆的一切記憶,那時是真的感謝美國這位世界警察叔叔幫助解放了伊拉克人民,結束了薩達姆的獨裁統治。嘿嘿,怎麼說呢?我還得說吃瓜群眾,根本就沒有想到,至此,他們的命運將急轉直下,他們將失去人的尊嚴,他們將窮困潦倒,他們將永遠在恐慌中度日,過去的一切美好生活將成記憶。

所以,如今伊拉克老百姓出現懷念薩達姆的情況是正常的社會和民意反應。

創建於2017.12.8

晚秋6280960

小數人代表不了整個伊垃克人,而且,人民大眾總是多變的,不是他們不想過好日子,而是他們看不清什麼是好日子,伊拉克的內亂,在奧巴馬要求美軍撤軍時,美軍就說過撤軍伊拉克會亂,這是因為伊拉克內部有多個群族有武裝勢力,他們有各自的利益訴求,並且是衝突的,美軍沒來得及解決這些問題就撤軍了,所以出現亂象是可預見的,問題回到以前,60,70年代所有阿拉伯石油國家都是富得流油的國家,伊郎是世畀上最富的國家,伊拉克是比沙特還富的國家,都是沒把錢當錢的主,兩伊爭鬥是宗教爭鬥,是意式形態戰爭的爭鬥,有上千年曆史了,但歷史總不會給這些意識形態強列的國家有好日子過,伊拉克老總統年老退位,由傻大木接位,併發起了兩伊戰爭,伊郎利用國內空虛發生了伊斯蘭革命,教會勢力利用學生帶頭推翻了國皇,這場戰爭打了八年,兩國都不富了,伊拉克欠了一屁股債,國內也不穩定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威肋沙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之後就發生了老布什發起的對伊拉克的沙漠風暴以及小布什發起的佔領伊拉克,說那時的伊拉克還是富得流油的,還真是吹牛不用上稅,要評傻大木,上臺後一直在發起戰爭,把一個富得流油的伊拉克打殘了,內部矛盾也暴發了,還招來了外部武裝干涉


龍一歐

伊拉克人看待薩達姆的死亡應該是分兩個時間段來看待的:

一:薩達姆剛剛被絞死時的伊拉克人民。

那時候的絕大多數伊拉克人可以用歡呼雀躍,歡天喜地來形容,恨不得扒他皮,抽他筋,喝他血,才能發洩對其的仇恨,仇視心理。所有能形容他執政伊拉克時的貶義詞“,專制,血腥,暴力,暴君,獨裁者,屠夫”等等,全都扣在了剛剛殞命的薩達姆頭上。也真正的應驗了中國“牆倒重人推,龍臥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陰被犬欺,成王敗寇”的古話。

二:今天的伊拉克人民對薩達姆的死亡看法。

薩達姆2006年11月5日被絞死,時至今日已經整整過去11年,絕大多數伊拉克人民並沒有生活在心弛神往的的西方式幸福天堂中。今天的伊拉克因為國內的分裂勢力引發的內戰,宗教衝突,種族衝突,以及各種恐怖勢力不斷製造的恐怖襲擊事件,使伊拉克國內一片“狼籍式“的混亂,政局動盪,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社會治安混亂,財產,人身安全沒有保障。除了那些推翻薩達姆政權後的既得利益階層以外,那些生活困苦,因戰亂顛沛流離,福利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伊拉克人已經開始懷念薩達姆時代。

伊拉克國會最近通過一項決議,決定特赦,涉嫌恐怖活動遭伊拉克政府通輯的薩達姆大女兒拉加德.候賽因,這可以說是對美國強加給伊拉克的所謂“民主價值觀”的最大諷刺,讓世人看清楚了美國霸權戰略的本質與真實面目。如果薩達姆“在天有靈”看到這一幕,不知是該悲,該喜,該哭,還是該笑。

伊拉克人民如何看待薩達姆的死己經不重要了,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讓伊拉克人來購買,伊拉克人也別無選擇,只能承受當初選擇的結果,來吞下這顆“苦果”。重要的是,伊拉克這個國家再也回不到薩達姆執政時期的獨立自主,能掌控自己國家命運的時代。

當初美軍戰領伊拉克以後,美國設在伊拉克的最高軍政長官布雷默頒佈的前兩道命令分別為:一“所有的伊拉克復興黨的前黨員不得在新政府中擔任任何公職。”二:“以及解散伊拉克軍隊,內政治保力量,總統衛隊共計72萬人”。可以說,薩達姆在伊拉克沒有留下任何政治遺產,他的勢力被美國徹底的剷除了。因為有了親美的伊拉克政權,沙特阿拉伯,伊朗,將失去決定世界石油價格的重要能力。如果美國再製服伊朗,俄羅斯,世界的石油控制權將被美國獨家壟斷。伊拉克的經濟命脈,政治格局,軍隊,石油結算己經被美國牢牢控制,政府己經被美國層層滲透,掌控。今天的伊拉克政府,只能是執行美國行政命令的傀儡政府,己經沒有任何自主權。


相忘江湖71941665

當然也有不少人為薩達姆招魂。只能代表一少部分。被媒體描寫成伊拉克全民很後悔。大清亡了以後,也是軍閥割據,各為各的利益。相爭時甚至很多地區生活不如大清,但是不代表人民覺得大清不該亡。割辮子時也有不少人嚎啕大哭,哀嚎,高聲呼喊,皇上,老佛爺。可惜也阻擋不了歷史的車輪。更何況無論從世界銀行提供的數據和伊拉克本身公佈的數據,要比薩達姆時期好的多。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在於,幾乎所有的對伊拉克來自海外的投資(也包括中國,及不少譴責美帝的國家)大部分的投資都投到了庫爾德地區(庫爾德斯坦),你很容易找到俄羅斯與庫爾德斯坦完成合作協議,再投資18億美元支持其天然氣管道項目,和自2009年起中國對庫爾德斯坦投資不斷增加,尤其是油田與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進展飛速的新聞。庫爾德人是誰在支持,恨不恨薩達姆,全世界都知道。就不用說了。所以自媒體的新聞看看他們說的,一笑就好。關鍵是不如張開眼睛看看世界各國和大多數伊拉克人民到底在做什麼。

最後,2016,伊拉克GDP增速為11%。


HeavyMetal瓷器衚衕

伊拉克人本身就分為三個陣營,一類是支持薩達姆的,一類是反對薩達姆的,另外一類則是中立的。但是不管啥時候,中立派的肯定是最多的。只是中立派絕對不會出聲表現的。

薩達姆有中東雄獅的稱呼,那是因為他對小嘍囉的管束非常有辦法。什麼恐怖分子,反對派啥的,在他眼裡都是鬣狗野犬一輩,根本折騰不起來。所以,薩達姆執政有一個特色,那就是治安好!不過薩達姆的反美使得他被歐美經濟封鎖,經濟發展不起來,物資匱乏也是實情。因此,從中立者角度來看,當看到手裡的錢可以買好多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東西的時候肯定是覺得幸福指數爆棚。然後當碰到自己以及親人被打砸搶殺,東西被搶被偷的時候肯定是特別懷念薩達姆時期的安穩。

至於伊拉克反薩達姆勢力主要是由庫爾德人組成,這類人一直想要獨立,反薩達姆也是為了能夠獨立,由於薩達姆鎮壓過他們,也屠殺過他們,這類人肯定是慶祝薩達姆之死了。但是這類人只是讓美國當槍放而已,並沒有真實的取得任何的預期收穫。


優己


姆被絞死的那一刻,已經成為無數伊拉克人的深刻記憶,那麼,在電視上目睹薩達姆脖子被繩子鎖緊那一刻的伊拉克人,當時是怎麼想的,他們是什麼心情,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子?


1.Amina Ahmad,27歲,伊拉克人。她還表示,11年前她還小,對政治不感興趣。但薩達姆死後,她大哭一場,因為她認為,薩達姆雖然是一個獨裁者,但他代表了伊拉克,他是伊拉克總統,但他卻被絞死了,感覺整個伊拉克也完蛋了。她說,在薩達姆統治時期,人身安全是有保障的,現在整個伊拉克一片混亂,一切都被摧毀了。其實在2003年美國部隊打進來,拉倒薩達姆雕像並展示美國國旗時,我們所有人都在想,“這些人是誰?這可是我們的國家”。



2.什葉派Zaid Ridha,23則這樣說,當時他一覺醒來,看到父親在看薩達姆絞刑的現場直播。他立刻歡呼起來:“什麼?這一天終於來了!”Ridha坦言,在薩達姆時期,向他這樣的什葉派受了很多苦。薩達姆死了,大家都歡欣鼓舞,上街慶祝,所有人都是滿臉堆笑,我就想問你們現在是否換在如當初一樣的歡呼,當然你們現在天天放炮竹煙花慶祝,而且是獨有的大煙花。

3.的Na'eem Al Zubaidi,41歲,是伊拉克中部城市納賈夫一所大學的講師。他回憶說,這座被薩達姆壓迫的什葉派城市當時是一片歡騰。但當他看到薩達姆被絞死的視頻時,他感到很失望。他說,薩達姆是罪犯沒錯,他應該死,但不應該是這種方式。

4.Surood Ahmad,41歲,是一名庫爾德人權活動人士,他所在的城市曾遭受過薩達姆發動的化學武器襲擊。他說,那一天人們感覺是終於解脫了,但對媒體如此曝光薩達姆被絞死的畫面感到震驚。Ahmad說,以前在薩達姆政權下,他背井離鄉,失去了親人。但另一方面看,以前我們只有一個敵人,現在我們有一百個敵人,而且還不知道誰是敵人。

5.Nivene,28歲,是一名伊拉克基督徒,如今已經移居美國。她回憶道,當時他們都在看電視,她的家人哭了,薩達姆從來沒有傷害過他們。雖然他做過一些不該做的事,但她認為,伊拉克就需要薩達姆這樣的領導人。看看現在就知道了,伊拉克沒有人能主導,一片混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