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丨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成果轉化要衝出“死亡之谷”

观点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成果转化要冲出“死亡之谷”

观点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成果转化要冲出“死亡之谷”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雲

不久前,美國對中興下達芯片禁售令。重大科技成果自主研發與轉化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4月26日,教育部科技司、中關村管委會聯合發佈方案,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納入“雙一流”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儘管這一方案僅在北京執行,但無疑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

高校是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工程化一直是高校科技創新鏈上的堵點。隨著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不斷推陳出新,這一情況是否發生了變化?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高校應該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科研成果轉化要協同發力

“科技成果轉化尚未解決好的是個性問題。”這也是丁烈雲在多個場合強調的觀點。

他指出,科技成果轉化包括三個方面:科技供給、科技需求、中間環節。科技供給的主力是科研院所、高校,在某種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推動力;科技需求的對象主要是企業,某種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轉化的牽引力。

“推動力和牽引力要協同作用,反映在不同地區就會有所差別。”丁烈雲說,比如,高校、科研院所並不太多的深圳,由於當地企業對科技需求、識別能力很強,於是政府組織創辦了很多工業研究院,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基地搭建在企業家門口,實現企業與科研人員直接對接。這是解決供給不足、牽引力強的典型。

相反,中西部企業需要增強科技需求的牽引力。比如武漢,高校、科研院所眾多,供給力強但牽引力不足。

“各個地區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但都遵循技術轉化鏈的普遍規律。”丁烈雲說。

在他看來,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點是工程化,工程化的投資是研究與開發的十倍甚至幾十倍,並不是每一項投入都會產生成果,要承受較大的風險。“科技成果從R到I要經歷一個‘死亡之谷’,要想走出‘死亡之谷’,就要協同發力,綜合施策。”

研究型大學應拒絕重複性技術

科技成果轉化要走出“死亡之谷”,在技術創新鏈上最主要的高校、企業應該如何各安其位?對此,丁烈雲有自己的思考。

他指出一個現象,在國外,R、D之後的事由企業去做,但目前我國企業大部分不具備這種能力,一些教授還在做工程樣機。

在丁烈雲看來,一方面,高校的優勢是原始創新,由於術業有專攻,教授創業成功的案例較少,因此教授儘量不要一手搞供給,一手搞牽引。

另一方面,企業中有挑戰性、關鍵性技術,也有一般性、適用性技術。對於研究型大學,尤其是“雙一流”高校而言,教授不應去做重複性、實用性技術,而是應該更多地從事引領性、支撐性研究,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搞科研,否則到一定時候就會發現自己遠遠落後於他人。

此外,“研究成果要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最終是要讓學生受益。總是研究重複性技術也不利於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他補充道。

“對於企業而言,其思想要解放,不能一味地拿著成熟的技術轉化,這樣會失去很多機遇。企業的創新需要前移。”丁烈雲說。

先進的高科技掌握在大公司手中,國內外皆如此。正如華為總裁任正非曾直言“華為逐步攻入本行業的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

丁烈雲表示,企業家要樹立領跑意識,尋找發展的動力,企業的創新才會發生前移。

“高校、科研院所的優勢在於技術開發,企業的優勢在於市場敏銳,政府的優勢在於機制保障、環境營造,各自都要發揮自身的優勢,按照技術創業鏈的規律辦事,才能走出‘死亡之谷’。”丁烈雲強調。

重視科學性與學科基礎

正如丁烈雲所說,科研成果最終要轉化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受益。作為一校之長,他不僅重視科研成果服務社會的效力,對於人才培養的重視也是溢於言表。

採訪中,丁烈雲鄭重地說:“高校應把立德樹人放在中心位置。重視人才培養,就要把最優質的資源用於人才培養。”

他指出,目前全球和中國的各種大學排名,雖然有一定合理性,但也由於片面的學術導向明顯而遭到抨擊。所謂學術導向,更確切地說是論文導向。

在丁烈雲看來,學術包括髮現知識的學術、應用知識的學術、傳授知識的學術三個方面。大學排名更多反映的是對發現知識的學術評價,即論文評價。“人才培養是傳授知識的學術,但一些高校並不認為這是一種學術,或者說,沒有把它放在應有的中心位置上。”

“現在高校有一個普遍的傾向,用於研究的實驗室在新房子裡面,用於教學的實驗室在老房子裡面;用於研究的實驗設備都是高精尖,用於教學的設備都比較落後。”丁烈雲說,這反映出一些高校並沒有把人才培養放在中心位置,這種觀念一定要轉變。

就工科創新型人才培養而言,丁烈雲認為,要重視工程科學,打牢基礎。

他指出,當前高校的專業基礎課遭削弱的情況較嚴重。由於基礎課有教育部相關規定保障開設,專業培養計劃一般由專業課教師制定,恰恰專業基礎課容易遭到削弱,課時壓縮較大。

他舉例,土木工程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各類力學課程,如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理論力學等,然而現在力學課時大大減少。“強調工科的科學性,不僅僅要學好基礎課、專業課,在某種程度上專業基礎課甚至更重要。不重視科學性、基礎的情況,應該及時得以糾正。”

工科規律尚待實踐探索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高校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對於工科領域的創新人才培養,丁烈雲指出,一些學科規律尚未找到,教學改革仍需要深入研究。

他解釋,學科規律處在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通過實踐彌補對規律認識的不足,這是一種科學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是醫學,因為生命科學的規律尚待探索,醫學需要通過臨床彌補對規律的認識不足。

很多工科專業也是這樣,很多規律還沒有辦法實現建模,更應該強化實踐和動手能力,把握內在規律。“具體而言,應瞭解工程實際,從工程問題中發現科學技術問題,通過解決科學技術問題為工程服務。”丁烈雲說。

除此之外,丁烈雲認為,高校還要注重跨學科的交叉融合。如今,信息技術全面深入各學科,甚至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各學科要把握重大機遇,通過跨學科交叉融合找到新的發展點。

他舉例,眼下大熱的人工智能,不僅僅與製造業相關,實際上在一些人們不常聽說的行業也有涉獵,如建造業。比如,一些建在河谷上的橋樑,經受長年累月的沖刷,如何做好維護工作,需要數字化技術、機器人代替人力去完成。

“工科必須實踐打底,不斷綜合自身的知識。”丁烈雲說,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是網絡、半網絡狀的,此枝與彼枝應有交叉,而不是樹狀,此枝與彼枝沒有聯繫。然而,現在僅靠最後的畢業設計來實現知識的綜合應用是遠遠不夠的,應該不斷讓學生反覆地開展綜合訓練。這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

“鼓勵不同學科的學生在創新創業基地裡,通過相同的課程去相互影響、實現學科交叉,解決綜合問題;讓工科學生都能經歷一個產品產生的全過程,在訓練中搞清楚原理、工藝測試、形成產品,類似這樣的全方位訓練,高校應該多多開展。”採訪結束前,丁烈雲如是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