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五位功夫大師:個個身懷絕技名震江湖,最後一個很有名

我們常說中國功夫出少林,其實功夫作為一種即可殺人又可以防身的武術,門派是非常多的,不過由於如今處於和平年間,加上又是法制社會,中國功夫逐漸成為了一種表揚武術,其實作為殺人技,中國功夫曾經也是很輝煌的,長遠的不用提,就看晚清時期,就出現過大量的武術家,他們苦練武術,並以此為生,民間到處傳唱他們曾經的輝煌,今天就先來了解晚清五大功夫高手。

第一個叫董海川,他是河北文安縣朱家務村人,又名董明魁,咸豐年間在肅王府當差,任七品首領太監。我們都知道,當時滿清皇室的僕役都是去了勢的,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太監,可就是這麼一位宦官,一個“殘缺”之人,竟然是三大內家拳之一的八卦掌拳術的創始人和傳播者,更是滿清第一高手!董海川在王府當差時,偶然遭遇太極拳宗師楊露禪,二人一番對峙之後卻是難分勝負,自此,太極拳八卦掌分流,各立門戶。董海川也被稱為“董八卦”,譽滿大清。

中國最後的五位功夫大師:個個身懷絕技名震江湖,最後一個很有名

其次就是我們熟知的太極大師楊露禪,他是直隸廣平人,楊氏太極拳創始人,一代太極宗師。十歲時至太極祖地的河南溫縣陳家溝為僮,伺機窺學武藝,竟自成一脈武學大成。學成後隻身前往北京城,在京師各處設擂,連戰連勝,未嘗敗績。自此聲名鵲起,江湖人稱“楊無敵”。直至在肅王府與董海川相遇,雙雄並起,堪稱一時瑜亮,難分勝負,傳為一段佳話。

中國最後的五位功夫大師:個個身懷絕技名震江湖,最後一個很有名

第三是善於使用大刀的王五,本名王正誼,祖籍河北滄州,回族人。京師豪俠,師從一代宗師李鳳崗,排行第五,善使一柄百斤大刀。故稱大刀王五。王五支持維新運動,與譚嗣同交好,兩人兄弟相稱。在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後設法營救無果。而待其被殘忍殺害後更是悲痛欲絕。其後投身義和團運動,捐軀靖難,最終被八國聯軍圍剿而死。死後頭顱被掛在城門上無法安息。天津霍元甲聽說後隻身夜赴京師將王五安葬,王五一生行俠仗義,不負俠名。

中國最後的五位功夫大師:個個身懷絕技名震江湖,最後一個很有名

​霍元甲很大家就很熟悉了,霍家世居天津精武鎮,霍元甲迷蹤拳第七代傳人。在天津曾與革命黨人農勁蓀交好,深受其愛國情懷影響。當時的大清已是搖搖欲墜,中國人更是被洋人們稱作“東亞病夫”,在租界的各國人士都對中國人以及中華武術非常蔑視。為了改變這一悲慘現狀。霍元甲攜弟子前往上海。先勝各國大力士,後在上海開設“精武體育會”,廣收門徒,傳授武藝,使國內外對國人的面貌為之改觀,狠狠的打破了“東亞病夫”這一蔑稱。可惜最終被日本奸人謀害,英年早逝。

中國最後的五位功夫大師:個個身懷絕技名震江湖,最後一個很有名

最後一個是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廣東佛山人。嶺南武學宗師。師承福建南少林。其父黃麒英為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黃飛鴻自幼跟隨父親學武一手虎鶴雙形拳打遍嶺南未逢敵手。更為人稱道的是,黃飛鴻除了是一洪拳大師之外更是妙手仁心的一代中醫大師,濟世為懷,救死扶傷。此外黃飛鴻善於舞獅,時秤“廣東獅王”,又因其武學精通虎形諸勢,更得“虎痴”之雅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