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做過家庭主婦不後悔!

馬伊琍:做過家庭主婦不後悔!

文|貓眼媽咪

這裡是怪誕的讀物,精神的食糧;


馬伊琍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羅子君的這個家庭主婦婚姻裡逆襲?

前段時間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熱播,也引來社會熱議:情節主要講述的是羅子君本來是一個生活美滿的全職太太和陳俊生結婚十年,育一個子,孩子平常都是由保姆來照顧,老公陳俊生的事業有成,

羅子君每天胡思亂想,懷疑自己老公出軌,果真如她所料,陳俊生真的有婚外戀了,這個女人就是凌玲,一個比她老還比她醜還帶一個孩子且看起來無公害的女人,對待婚姻最好的報復無非是,

拾起你可憐的自尊,把自己變成足夠強大的女人,並找一個配的上自己優秀的男人,就這樣情節如我們所料,失意後振作起來羅子君與高富帥賀函走到了一起,其實,羅子君前半生的敗,敗在作,

任何感情都經不起無休止的造次,自我強大的人生才會找到出路,這個與是否是家庭主婦無直接聯繫,很多一直上著班經濟獨立的女人老公照樣出軌了又怎麼解釋?

在中國:家庭主婦是一個高危行業

名詞解釋:什麼是家庭主婦, 是已婚婦女從事的一種職業崗位,指全職照顧家庭、做家務而不外出工作的婦女。服務對象是家庭的成員,包括丈夫、兒女等,這種職業不是由人力市場招聘來的,

是因為家庭需要,而自發形成,勞動報酬表面是無償的,在歐美國家,家庭主婦作為一種社會職業,享受相關社會福利待遇。

在中國,做家庭主婦開始,社保福利全面斷片,為家庭奔波忙碌,沒有直接經濟來源的一類女性。

高危原因如下:

2,與社會脫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家庭主婦每天投入全部精力,管孩子,整個人就陷進入瑣碎,

失去健康的社交圈後,很多人淪為東家長,西家短,老公回到家後,話題脫節,兩個人之間逐漸失去共同語言;

3,自我價值感喪失:當生活單調重複又索然無味,愛人漠視,朋友疏遠,再加上經濟價值感缺失,在心理學上講,當別人給你貼上價值與價格不匹配的價值標籤時,久了你也會覺得自己只值那麼多,還有一種極端就是覺得花別人錢理所應當,

大手大腳吃吃喝喝,出去又怕更不上社會的節奏,殊不知,女人不吃奮鬥的苦,就要吃婚姻的苦,這種自我價值感的喪失,才是絕大數家庭主婦核心的問題所在;

迴歸為什麼忙,無需多的文字描述:總結為一個可以連續熬三個通宵加班的我,卻在帶孩子的半天內被熊孩子氣的情緒崩潰,汗流浹背幾次,特別是孩子在三歲前;

主婦的驕傲:我從事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陪伴孩子的童年

楊瀾:"十年以後,你會因為今天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小時而後悔"

奧巴馬:第一次當選總統時,奧巴馬說競選中有一件事他很自豪:“在長達21個月的選戰中,我沒有錯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

米歇爾演說談到做總統的丈夫,說至今仍每晚和女兒一起吃晚餐、耐心回答她們的問題,只因為 奧巴馬知道自己不可能做一輩子的總統,卻是孩子一生的父親!

母親高質量陪伴標準是什麼?

《壹心理》就曾針對這個標準做過詳細的闡述:

一,高質量的陪伴,是讓孩子順其自然的成長。

孩子如同一粒種子,其實只需陽光雨露便能生根發芽並長成參天大樹。只是我們現在的許多父母,不是給的雨露太多,就是陽光太爆烈,孩子自然無法按照他本來的軌跡發展。

這是一種什麼也不做的陪伴,不干擾,不制止,不打岔,反而讓孩子能夠心無旁騖的專注於自己想做和喜歡的事。

我們害怕孩子會感冒,生病,受傷,害怕他不會保護自己,害怕他被人欺負,在焦慮和恐懼中剝奪了他探索的機會,也就失去了陪伴的真正意義。

二,高質量的陪伴,是讓孩子內心感覺到安全

安全感,是母嬰關係中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Mary Ainsworth通過“情境實驗”的結果將孩子的依戀類型分成三種。

A型焦慮-迴避型依戀。這種依戀類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時,能夠獨自在陌生環境裡不哭不鬧,不會表現分離焦慮。母親回來的時候,也不會主動靠近母親,反而會逃避母親的親密行為。母親的安慰沒有多大效果。母親在不在不影響孩子的探索行為。這屬於不安全依戀,在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裡,母親對孩子陪伴的質量不佳。沒有深度建立和孩子心理的鏈接,穩定的客體形象沒有成功樹立。

B型安全性依戀。這類類型的孩子在陌生情境裡對母親的離開會表現出明顯的分離焦慮,不要媽媽離開。母親離開後,探索活動明顯減少。媽媽回來後,會主動的表達情感,求擁抱安慰,心裡有了安全基地,會很快恢復探索外部世界的動力。這是一種安全性依戀,也是安全感最初建立的來源。具有安全感的孩子,在母親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是滿足和愉悅的,他會向母親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達情感,分享他探索的樂趣,情緒狀態也更穩定。

C型焦慮-抗拒型依戀。這類兒童在陌生情境中,難以主動地探究周圍環境,而且探究活動很少,表現出明顯的陌生焦慮。母親離開時很傷心,回到他身邊時又會把母親推開,拒絕母親。這些兒童抗拒母親的安慰和接觸。他們的行為表現出一種憤怒的矛盾心理,對母親缺乏信心,不能把母親當作“安全基地”。當母親返回時,他們拒絕去探究,仍表現出明顯的焦慮不安。這同樣是屬於不安全依戀。

不安全依戀關係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家庭環境,教養方式,夫妻關係,家庭文化都可能影響依戀類型的形成。那麼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如何更有質量的給予他安全感呢?

1.不用情緒去控制孩子。

經常觀察到,孩子想去做一件喜歡的事情時,媽媽害怕麻煩或者可能會有危險時,就會很生氣的對孩子說:你這樣做,媽媽生氣了哦。孩子會迷惑的停止去做。如果仍然不停止,那麼媽媽就會真正憤怒,抱過來打屁股,孩子一陣哇哇大哭。

媽媽的情緒不穩定,必然會對孩子的情緒發展有嚴重的影響,這時候,作為媽媽,你可以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同時用簡單清晰的語言直接告訴孩子:媽媽不想讓你去做那件事,因為特別危險,我們可以去其他的地方玩。直接稱述事實會比情緒突然爆發更讓孩子接受和理解。當然,如果沒辦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那麼,你需要在爆發後冷靜下來,對孩子說,媽媽剛才又亂髮脾氣,是我的問題,我需要改正,和你無關,媽媽愛你等等,安撫的話語會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2.不用威脅去嚇唬孩子。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

如果你不認真完成作業,你就見不到媽媽了。

如果你不叫叔叔阿姨,我們就不讓你回家。

如果你還哭的話,警察叔叔就會把你抓走。

單看這些語言,每一句對孩子都是致命的。對於弱小的孩子來說,主要撫養者就是他的整個世界,是他生存所依託的人。如果他被媽媽拋棄或者再也見不到媽媽,他會活不下去,這種深深的恐懼讓他對成人的要求絕對服從。一旦這些話被他聽到,他會乖乖的聽話,懂事,要知道每個懂事的乖孩子背後,都有一雙絕望的眼睛。

3.不用欺騙去敷衍孩子。

比如,答應孩子考完試,達到了所定目標,就帶他去遊樂園玩。結果覺得麻煩,太累,不了了之。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到了分離的那一天,孩子是否真的有了面對世界的勇氣和能力。我們害怕孩子會感冒,生病,受傷,害怕他不會保護自己,害怕他被人欺負,在焦慮和恐懼中剝奪了他探索的機會,也就失去了陪伴的真正意義;

成為一個全職家庭主婦是有條件的!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家庭主婦你要不斷反問自己以下幾個條件是否達到,有兩條以上達不到,建議你做一個雙職工媽媽,辛苦一點不可怕,毀掉自己的同時毀掉孩子才可怕!

1,是否有足夠的資本或者自信或者重頭再來的能力在脫節社會三年後照樣具有賺錢的本領?

2,愛人一個人的工資是否可以滿足一家人的開銷,並具有幸福感?

3,確定自己習慣獨處,還能保持學習能力的人?

4,是否具有足夠的耐心愛心?

5,是否具有強大的心理調節能力,能獨自對抗熊孩子,瑣碎家務,還有他人質疑眼光?

6,你是否是一個可以放下手機,放下電視劇,可以專心陪伴孩子的媽媽?

7,你的愛人是否願意用行動支持你,成為一個全職家庭主婦?

8,你是否具有婚姻裡,學會自保的能力?

鏡面效應:別讓你的孩子看到一個萎靡的媽媽!

鏡面效應,簡言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實家庭主婦這幾個字在人們的口碑極差,原因很簡單,說到這幾個字眼前就會浮現一個油膩邋遢的中年婦女,滿腹鬧騷,其實如果你已經混成這樣的家庭主婦,勸你上班吧!

別以愛的名義毀了孩子!

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鏡子,你若陽光,孩子才會燦爛,你若愛書,孩子才會愛書,你若堅強勇敢,不怕挫折,你的孩子才可能扛的住生活的摔打,你若溫文爾雅,孩子才會禮貌懂禮,

孩子的世界有段時間全是你,所以希望每一個媽媽用堅強樂觀撐起一片藍天;

孩子三歲後,請拾起你的鬥志,你要的是尊重不是同情!

孩子的三歲前非常重要,是人格的形成期,所以高質量的陪伴必不可少,當孩子上幼兒園後,

媽媽們就開始有一部分時間空餘出來,雖然在接送孩子的時間上尚有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開始變得可以解決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亙古不變,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到了分離的那一天,

孩子與媽媽是否真的都具有了面對世界的勇氣和能力?需要一起努力!

這個時候媽媽們需要拾起你的長髮,畫上精緻的妝容,穿上得體的衣服戰袍,奔向屬於你自己的戰場!你有權利教會你的孩子,如何勇敢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