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心血管病終生風險預測模型出爐!阜外醫院顧東風院士團隊研發,歡迎使用網站及APP評估風險

我国心血管病终生风险预测模型出炉!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研发,欢迎使用网站及APP评估风险

該研究在針對國人的China-PAR 10年風險預測模型基礎上,進一步開發了適合於我國中青年(60歲以下)或者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為中低危個體的終生風險(至85歲)預測模型。

根據預測模型,10年風險高危(≥10%)和終生風險高危(≥32.8%)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發病年齡將明顯提前。

例如,與10年風險和終生風險均為低危的35歲男性相比,僅10年風險高危、僅終生風險高危以及10年風險和終生風險均高危的35歲男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時間分別提前3.0、4.6和8.6年。因此,終生風險評估在10年風險中低危人群中尤為重要(圖1)。

我国心血管病终生风险预测模型出炉!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研发,欢迎使用网站及APP评估风险

圖1 10年風險中低危(<10.0%)的35歲男性(藍色)或女性(紅色)累積ASCVD發病風險情況,按照終生風險水平分層展示

該模型通過輸入個體的年齡、收縮壓、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糖尿病等指標,綜合評估個體ASCVD的終生髮病風險。

基於這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還開發了網絡風險計算器(http://www.cvdrisk.com.cn)及手機風險評估APP,免費對公眾開放,在手機中的軟件商店搜索“心腦血管風險”便可下載使用。

心血管疾病預防的目標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或死亡。如果能夠在中青年時就提早知道我們每個人一生中罹患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可以及早提示人們提高警惕、重視生活方式的改善,採取預防措施,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降到最低。

2016年,顧東風帶領團隊開發了針對國人的China-PAR 10年風險預測模型,以評估10年內發生ASCVD的風險。

同時,基於終生風險評估在10年風險中低危人群中的重要性,研究人員利用總樣本量超過12萬人的四項前瞻性隊列隨訪數據,進一步開發了論文發表的China-PAR終生風險預測模型。

美國布朗大學教授Simin Liu評價,終生風險評估將有助於增強公眾對長期風險危害的認識,進而對非理想水平的危險因素進行早期干預。

“擁有短期(10年)和長期(終生)風險評估工具對於中國開展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其廣泛應用將有助於減輕中國心血管疾病負擔,進而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做出貢獻。”他說。

歡迎購買《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就是這樣一本書。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