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港通“南冷北熱”持續,兩類行業均獲增持

北上資金6月份以來淨流入規模189.06億元,食品、電器、保險、醫療生物等行業持續淨流入。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APP

6月以來,滬深港通資金走勢變化明顯。

Wind統計顯示,北上資金6月份以來淨流入規模189.06億元,其中食品、電器、保險、醫療生物等行業持續淨流入。同期南下資金淨流出規模52.09億元,其中騰訊淨流出規模34.95億元,佔比67.10%。

北向資金連續“吸水”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不斷增加。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規模1505.99億元。其中,6月份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就達189.06億元,共有36只A股位列北上資金交易活躍個股行列。

沪深港通“南冷北热”持续,两类行业均获增持

交易金額方面,6月份以來共有16只個股交易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貴州茅臺累計交易金額達76.40億元。

沪深港通“南冷北热”持续,两类行业均获增持

淨流入方面,食品、電器、保險、醫療生物等行業淨流入持續為正,但同期證券、銀行等行業呈現淨流出。其中美的集團、格力電器、貴州茅臺淨流入規模分別達20.44億元、17.60億元、17.32億元。同期上海銀行、海康威視、平安銀行淨流出規模分別為1.61億元、1.67億元、1.88億元。

沪深港通“南冷北热”持续,两类行业均获增持

國信證券策略研報認為,這是全球投資者對A股加入MSCI的提前佈局,而且從估值角度看,年初以來的下跌已經讓A股的配置價值更加凸顯(AH溢價率持續走低)。從歷史經驗來看,此前進入MSCI指數的新興市場國家股市在加入MSCI後均有不錯的表現。

廣發證券研報早前表示,A股正式納入MSCI是今年四、五月份北上資金加速流入的主要原因,而由於大多數主動型基金都已在今年6月1日之前提前佈局MSCI,預計後續北上資金流入節奏會略有放緩。但今年北上資金整體呈現加速流入態勢,總量大概率會高於去年。

太平洋證券統計,5月陸股通資金淨流入508.51億元,4、5月份連續創滬深港通開通以來單月流入金額新高。從6月份前5個交易日的資金流入來看,日均37.53億的日均淨流入遠超5月份的25.43億,預計6月份仍將保持大幅流入。

年內南向資金淨流入不足千億

與北向資金的持續淨流入相比,南向資金二季度以來淨流入幾乎陷入停滯。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南下資金累計淨流入規模943.20億元。而自6月份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出規模愈加明顯。

沪深港通“南冷北热”持续,两类行业均获增持

Wind數據統計顯示,6月份以來淨流入規模-52.09億元。其中,共有51只港股位列南下資金交易活躍個股行列。

交易金額方面,共有4只個股交易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騰訊控股累計交易金額達81.36億元。

沪深港通“南冷北热”持续,两类行业均获增持

淨流入方面,保險、生物製藥等行業淨流入為正,但同期銀行、房地產等行業則呈現淨流出。其中中國人壽、三生製藥、中海淨流入規模分別為5.52億元、5.50億元、3.22億元。同期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騰訊控股的淨流出規模分別為5.99億元、15.71億元、34.95億元。

沪深港通“南冷北热”持续,两类行业均获增持

雖然南向資金遇冷明顯,但機構普遍研判此為暫時情況。

中信證券就認為,近期內地南向資金明顯淨流出主要由於前期港幣弱勢以及A股“入摩”兩大因素所致。隨著美元指數反彈帶動港元兌人民幣匯率被動性升值,未來南向資金有望恢復平穩淨流入。

平安證券研報也認為,港股與A股是互利關係而非競爭格局,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申請香港上市與CDR試點並不衝突。香港市場體制健全、風險可控,在創新經濟板塊上對國際資金仍有吸引力,未來生物科技等新經濟爭相上市也將帶動港股市場活躍性,建議持續關注港股新經濟板塊。

沪深港通“南冷北热”持续,两类行业均获增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