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語文老師困惑學生質疑,今後語文老師該不該消失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從第一天語文考罷,各種來自老師和學生的不同聲音撞擊。

近幾天的調查梳理,很多語文老師還有學生都存在疑慮,今後語文教學該何去何存?語文老師是不是該消失?

語文老師:

一位從事二十多年的語文老師說,看了今年全國卷二的作文題,很驚訝,隨後感覺很愧疚,自己真的對不起學生,沒有能力教學生理解這麼深奧的道理。

這位語文老師說著雙手合併,表達出深深的自責。也是,今年的語文高考全國卷二的作文題真的出乎意外,剛考罷,朋友圈裡就傳出有人押中作文題,我是百分之百不相信的。連多年的語文老師都感到驚訝,你怎麼押中。

一位年輕的語文老師,據說是名師,她也感到迷茫和困惑,她這幾天在認真思考一個問題,今後高中語文該怎麼教?教書肯定要與高考相吻合,但確實很難,自己感到本領恐慌,她都懷疑自己的教書能力。

我敢肯定這是一位負責任的老師,她能夠及時思考問題,也是夠負責了。但是,語文老師感到很傷感,很失敗,語文題型就兩大快,閱讀和寫作,今年高考題型都變了,作為語文老師根本沒發現一點徵兆和提示,對誰來說,有失敗感是可以理解的。

語文老師的困惑不無道理,語文博大精深,範圍廣,很是寬泛,怎麼出題都是合乎常規的,沒有規律,沒有固定的模式,也說不上什麼?因為考的就是學生的組織能力,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但教學畢竟有限,老師倖幸苦苦苦口婆心地講了三年,最終連高考題型都沒掌握,連高考走向都沒理解透,給誰說都是很失敗的。語文教學該怎麼教真的需要認真思考。

高考學生:

一位沒能分析出高考作文意圖的學生憤憤不平,他說,這幾年語文算是白學了,語文老師坑人啊,教的一點用不上,今後語文課沒必要上了。這位學生說,他不是憑白無故地怪怨,像語言文字應用,要整整20分,但老師講的題型根本與考點是兩碼事,老師說題型變了,那老師為什麼不按變的講呢?

當然,學生是在表達心裡聲,學生的心裡是幼稚的,但,也道出了語文教學與高考差異的一個問題。是題出得太偏還是語文教學真得改變方式方法?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位學生的語文老師聽了學生的話,估計會冤枉的淚流滿面,傷心得哭天搶地。

高考罷,聽到很多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質疑,甚至有學生說語文沒必要上了,自己多讀書,多看報,直接考就是了。學生的看法很片面,有一定的侷限性,但問題確實存在。

一位學生幾乎是留著淚說,語文老師講了很多,也讓學生背了很多故事和經典語錄,什麼時事的,勵志的,青春的,三觀的,但耗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在考場了,一個作文題目就打愣了,背的東西一點也用不上,要說再補習,真的考慮語文是不是該放棄聽課了。

這位學生也實在,看來對語文老師也心存不滿。也不能怪怨老師,語文老師也有他的傷感,不是老師不好好教學生,而是語文老師真的沒有掌握住該怎麼出題。

從語文老師來看,還是學生來看,高中語文教學與高考考題真的存在偏離,今後,語文教學該怎麼教,高考考題該怎麼出,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不能冤枉認真為人師表的老師,也不能坑含辛茹苦的學生。大家怎麼看?歡迎各位交流探討,尤其歡迎語文老師、高考學生、學生家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