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月29日),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來到“鐵婚”紀念日——七年之癢前一年。
不久之前,威廉王子在瑞士“放飛自我”的視頻引發了一眾譁然,不少吃瓜群眾開始替兩人的婚姻感到捉急。
不過,人家兩口子一唱一和、戲唱得可好呢!
前幾天,威廉王子就帶著凱特王妃一起上了BBC Radio 1電臺節目,兩人超有愛互動,頻頻發糖,就怕齁不死單身狗,王子王妃笑得前仰後合的姿勢,真是讓吃瓜群眾掉了一地瓜子。
想知道王室愛看什麼電視劇嗎?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誰的武力值更高?萌萌噠喬治小王子和夏洛特小公主在家裡表現如何?
威廉凱特兩人“鬥嘴”的水平還真是不低。。。。。心急的可以拖到文末直接觀看視頻。
問題1:今天是女王91歲大壽,你會送她禮物咩?我一直很困擾,該給爺爺奶奶輩兒的人送點啥……
威廉王子:哎呀,很難想出一個她還沒有的91歲生日禮物
凱特王妃:你不是很擅長手工嘛(圍觀群眾:哦~~~沒想到王子殿下還有這種技能)
威廉王子:我們的確自制過禮物。現在(女王)有了小曾孫,就輪到他們來做手工禮物了。效果那是相當好~不管禮物長啥樣,都超受歡迎。我倆就指望著這些禮物了。
主持人:所以你們平常也做手工?
威廉王子:喬治經常做手工。他是手工小能手。
凱特王妃:所以你是說他遺傳了你製作手工的基因了嘛~
威廉王子:(笑)你這話讓咱倆的婚姻命懸一線……
凱特王妃絕對是神補刀啊!
問題2:你們收到過來自世界各國領導人的禮物,有沒有什麼奇葩的可以分享一下~
威廉王子:很顯然,我們收到的禮物都超棒,我們也很感激。
主持人:非常官方的回答……你們畢竟不能打開禮物然後說“這是什麼鬼”……
請注意,接下來的問題開始跑偏……
問題3:你們能用手機嗎?因為我看過奧巴馬和貝爺的節目,奧巴馬就說他8年來都不能用手機的……
威廉王子:當然。我們經常玩手機遊戲的。
主持人:你們有沒有皇室家族聊天群啊?比如說你們今天就可以在群裡發“女王大人,生日快樂哦”~
威廉王子:這主意不錯,不過我是打算在你們節目上隔空喊話的。不過很遺憾,她肯定不是你們節目的聽眾……
問題4:我想問問凱特,我之前和哈里王子做過節目,他管你們叫“威廉和凱西”。但是我們都知道你叫“凱特”,大家也都管你叫“凱特”。所以“凱西”是你們家族內部叫法?
凱特王妃:實際上我也不知道誒……講真,我也不太熟悉“凱西”這個名字,不過別人要是這麼叫,我還是會答應的。
所以這究竟是什麼鬼……
大概是因為王妃全名Catherine "Kate" Middleton吧……不過大家都習慣叫她Kate了,用上真名反而不熟悉了。
問題5:你們平常都看什麼電視啊?你們會看《王冠》這部劇嘛?是不是看完了有一種“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的趕腳?
英劇《王冠》被認為是一部關於伊麗莎白二世的“傳記”,復刻了英國王室的生活和故事,八卦和內幕真不少。
威廉王子:實際上也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不過我倆還是更愛看碟。晚上有空我倆就一起看個碟。
凱特王妃:等孩子睡了以後。
主持人:所以你們也看兒童節目咯?
威廉王子:對。一大堆兒童節目(請自行腦補無奈語氣)。我滴個神啊,有一大堆的兒童節目啊。當然,其中一些也不錯,不過你必須假裝對節目非常感興趣。因為如果你沒有投入的看,喬治會很傷心滴。
所以等我們的喬治小王子長大以後,應該讓他看看當年自己的粑粑是如何“假裝”愛看兒童節目的……
主持人:是類似《搗蛋先生》的嗎?
威廉王子:最近他倆都很迷戀《小小救生隊》。
主持人:還有《小豬佩琪》呢?
威廉王子:已經過了看《小豬佩琪》的歲數了。喬治已經過了那個階段了,不過估計夏洛特很快就要迷上《小豬佩琪》了。(主持人:你們又得重來一遍?!)
主持人:還有別的電視節目嗎?某一個具體的劇?或者只是碟片?
威廉王子:我們會看《國土安全》,而且是超級忠實粉。《權利的遊戲》也很好看,貌似就沒有不看的人。
沒看過的快來看啊,王室推薦劇啊!!
問題6:你們能點外賣嗎?
凱特王妃:當然。
威廉王子:這超重要的。
主持人:你們點啥?披薩?中餐?
凱特王妃:咖喱!!必須咖喱!!
快來get王妃同款啊!!!
凱特王妃:你有時候有選擇困難症。
威廉王子:嗯,我不太能吃辣。
主持人:如果你們點了外賣,他們肯定不相信是送到白金漢宮的,對吧。
威廉王子:嗯,通常地址都不會寫白金漢宮。我們不會親自去取,都是別人去的。
問題7:你和哈里王子打一架,誰會贏?
威廉王子:當然是我。因為我比他大嘛~
所以是醬紫?哎呀,看起來並沒有贏嘛……
觀看全部訪談視頻,帶中文字幕:
這種畫風的王子王妃其實不多見的,之前兩人受訪談起當年的愛情秘史上,那真是一本正經,除了腔調,差別最大的就是王子的髮際線了,有視頻為證
既然是王子王妃大婚六週年紀念日,我們再來回顧一下2011年大婚盛景
文章參考The Sun, BBC, 圖片來自網絡
你想找的美, 或許這裡都有 。
www.winishop.com
英國日韓美容美妝網
限時優惠碼5%OFF! “ WINI2017 "
閱讀更多 英國大家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