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gWN
燕趙都市報
\n \n \n最後,我覺得同樣很重要的一點是,文字更便於複製,保存,查找。還是一個地址的問題,如果是文字,我可以直接複製搜索,可如果是語音,我需要反覆聽幾遍來確定具體的內容,然後自己手動去地圖裡搜索。尤其涉及到工作內容的話,我會想要重新翻看記錄,隨時查找,文字很容易實現這一點。語音就不行了,反覆回去聽太麻煩,難道要我一個個記住裡面到底說了什麼嗎?
\n
1.“上帝”視角用戶的特點。
認為“發語音很low”這群人的特點是:
(1)自身在學歷、財富、出身、家境、才華等方面比普通人略勝一籌,自身在底蘊上認為自己比別人有優勢的地方存在;
(2)不甘於人下,從內心上就特立獨行,認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3)喜好玩圈子、玩分類,即自身有一定的交際圈,會在沉默中將身邊的人群進行分類;
(4)非常忙碌,喜好速食主義,基本上沒有空閒時間,信息量非常大;
(1)走路途中,打字不方便,直接發語音消息給對方;
(2)某些私密內容,防止對方截屏,用語音形式溝通;
(3)跟親人之間溝通;
(4)跟愛人之間溝通;
包括但不限於以上。
郭靜的互聯網圈
更可怕的是,在群裡人對人發語音聊天的,為什麼不私聊呢?
假定一個群裡 人數有十個人,語音聊天,可能至少有八個人是浪費時間打開的。
三石一聲
越來越多的人對語音消息產生抗拒,原因卻各有不同。
你是因為什麼呢?
語音不方便即時收聽
正在開會,在嘈雜的環境下或者旁邊有人在場都不適合即時點開語音收聽。
因為語音比文字更強硬地打斷了當下這一時刻的活動,特別具有侵略性。
試想下,你老闆正在跟你訓話,根本不可能打開語音聽信息,朋友正在跟你聊天,你更不能不禮貌地拿起手機不顧朋友的感受。
在這點上,文字就顯得溫柔了很多,我們可以稍微一心二用地快速瀏覽文字,即刻做出反應。
但對於語音卻需要專注地聽,對於大腦加工信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以看到語音消息,我們難免會感覺很有壓力。
語音可能包含更多無用信息
對於發語音的人來說,成本相對較低,說話速度總是要快於打字的,所以很容易在關鍵信息之外夾雜著很多並不重要的內容,但是對於聽語音的人來說卻不是如此。
也許你只是想知道一個是或否的答案,可對於對方的50秒語音,你卻只能照單全收,儘管你真正在乎的只是其中2秒的內容。
如果換成文字,我們只對其中部分信息保持敏感就可以,其他內容可以略過或快速加工。
有一次幫人買東西,我發圖片讓她確認是不是買對了,對方發來三段60秒的語音。
我耐心聽完發現,其實她只要告訴我她不確定,需要馬上查一下再告訴我就可以了,但是我們卻都花費了3分鐘時間交換了無用的信息。
3分鐘也許算不得什麼,但是如果每一回合的溝通我們都要浪費3分鐘,一天下來,我們就有大量的時間都用來處理無用信息,浪費了時間,也影響心情。
語音不方便查找和確認
本以為這樣更方便,但其實如果你們是用語音交流,你會發現特別容易混淆和犯錯。
見面地點的名字可能聽不清,你需要再次確認,否則很容易跑錯場;
上週約定本週的見面時間,如果你沒記清,就要回頭重新收聽語音,再次確認時間;
工作內容繁多,對方的語音冗長,你可能需要邊聽邊整理才不會遺漏。
如果是用文字溝通,地名複製在導航軟件裡即可,見面時間用搜索即可第一時間找到,回顧工作要求只需再閱讀一次就好。
文字絕對比語音更精準更有效率啊!
語音更像是一種侵犯
剛才說的原因都比較理性,其實不喜歡聽語音消息,也有很多感性的心理因素在作祟。
雖然語音只是信息傳遞的一種介質,但我們會把這種介質定義為更私密的途徑。
如果是朋友、家人、愛人發來消息,你可能很樂得去收聽,因為你們的關係相對更緊密,你願意在方便的情況下去聽聽他對你說了什麼。
這不會讓我們不適,因為關係親近,你會更輕鬆心態更開放去知道他想跟你表達的任何。
但當一個並不相熟的人發來語音,或者在你正處於一個私人空間和時間的情境下,你會覺得這是一種打擾。
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僅在接收信息,也要一併收下對方的語調語速語氣,這其中都夾雜著對方的情緒和狀態。
可是,你或許並沒有準備好去了解這一切。
這就好像突然來敲門的是你的家人朋友,你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就打開門,但如果是關係並不密切的同事領導鄰居,你估計會深吸一口氣,心裡還帶著遲疑。
你們的關係親疏,決定著交流方式是否適當,語音消息本身並不包含區別,但這種方式更適合於親近的人交流。
我曾遇到過幾次尷尬的情況,在某個群裡加我好友的人,打招呼的第一句竟然是語音。
還有許久未聯繫的普通朋友,忽然發來的消息也是通過語音。
我雖然知道這並不是什麼錯誤,但在收到消息的一瞬間,還是覺得有點反感,內心會有一種抗拒:我們的關係好到可以這樣隨意發語音嗎?
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在心裡有一種界限,這種界限可能是感性的,但它還是規範和左右著我們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適度。
關係正是界限的刻度,我們會用這個刻度來衡量,哪些事哪些方式是可以被接受的。
其實,在如今信息交換頻繁的時代,接收合適的信息,用恰當的方式接收信息,而不被無用和侵略性強的信息打擾,也是對自我的保護。
畢竟我們不想讓自己陷入過量的信息負載裡,甚至被他人的情緒所影響。
每次在用語音溝通之前,我都會想一想,對方在做什麼,發語音會不會太冒昧,所以總是會先問一問,你現在是不是方便聽語音?
在產品還沒有語音功能開關的時候,先主動徵求得到對方的同意,開關其實就在你手裡。
讓對方選擇是否同意接收語音,讓他感覺到禮貌和尊重,這才是語音溝通的正確打開方式。
aisweets
首先如果是雙方隨意閒聊,也沒什麼著急的事,雙方發語音這完全沒問題的。但是有些特定場景時候接收到語音信息,已經不能用討厭形容了,那簡直是要讓人崩潰!
大家想象一下:你在一個比較安靜的公共場所,比如在圖書館,在公司上班,對方發來語音,放在耳邊聽,莫名又變成外放!!!打擾了周圍人已經很尷尬了,如果對方在語音裡說一些私密的事情,豈不更尷尬?
還有就是如果有很著急的事情,還是打電話吧,別一句句語音令人捉急了!
派特萌
如果是公司群,討論工作上的事情,絕對不要發語音。
很多人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有問題的,寫文字,幾秒十幾秒就可以看完,發語音說個50幾秒,吭吭哧哧,詞不達意,邏輯不清,言語混亂,要麼還得再發一條,又是50幾秒的時間,要麼還得再重新聽一遍。
要是多幾個這樣的,整天什麼都不用做,就聽這些膩膩歪歪的東西了!
而且,越是職位高的,會議越多。在開會的時候,有個語音進來,你看是不看?
如果你想說的事情不需要別人關注,那就儘管發語音吧。
否則,要堅決杜絕語音信息的存在。
最好是用郵件來做所有的聯繫,這樣你的收入發出都會留底兒,碰到什麼事情,查以前所有的信息,包括附件,都會非常清楚明白。
放飛九月
動不動就發59秒語音的還來好幾條請原地爆炸,立即去世!
重要事情請文字,掃一眼就知道,還可以方便檢索,粘帖到記事本上,以及提示事項。
發語音者只是方便自己,麻煩了別人,對方的場合不一樣方便收聽,遇到說得不清晰的還要反覆播放,真的想省事請直接打電話,現在通話資費並不貴!!!!
現在和父母如果是在本地有什麼事情直接打電話,如果是我在外地可以電話可以QQ視頻(Wifi環境),最貴的移動長途資費也就3毛錢,3毛錢一分鐘都捨不得狗帶吧。
烏干達的喵喵咪
你在公交車上, 發信息問對方到哪裡了, 對方給你回個20秒的語音。
你在圖書館, 拿手機的姿勢不對, 開啟了外放模式。
有人找你幫忙, 你困了打算明天再詳談, 但是對方好像很著急似的發來好幾條語音,
你點開其中一條, 還沒放到耳邊, 說話聲已經停止了,
你很生氣, 又點開了一次, 這次又因為臉太大誤碰到別的語音了,
你怒了, 連戳帶砸, 換了很多姿勢, 試圖點開最後那三個語音, 拼命想要聽清楚對方到底說了什麼, 萬一是要緊的事情, 耽誤了就不好了, 畢竟是語音啊, 經過一番折騰, 終於如願, 聽到了, 天籟,
。。。。。。
完
湯雨喵
你這純粹是一種輿論誤導。我就也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人喜歡。你就會發現喜歡的人開始噴發字兒的。一個便捷的功能,為什麼不能用。他在走路,他很忙,他沒時間給你打一大堆字兒,他不能給你發語音因為你討厭,那他只能不理你了。別說怎麼就不給你打電話,很多時候打電話不方便,一兩句話說完的事兒不用打電話。給你發語音你愛聽不聽,說什麼都不聽的,覺得自己很清高的,你肯定也是一天沒什麼事。因為聽不聽無所謂,不會錯過什麼,反正也沒啥事兒。工作很重要的,做事負責任的,一定不會錯過任何收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