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後行”中的“三思”是什麼?

飯哆

此“三思”並不是“思考三次”或“思考三點”的意思。三,概數帶量,多次。三思,反覆考慮。

“三思而後行”出自《論語·公冶長》: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

季文子考慮多次然後才做事情。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季文子,魯國的大夫,姓季孫,名行父。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568年。他是魯國“三桓”之一,“文”是他死後的諡號。歷仕魯文公、魯宣公,至魯成公、魯襄公時擔任正卿,素以謹慎多慮著稱。史稱他“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金玉重器,忠於公室者也”。三思,多次考慮。而,連詞,這裡相當於“才”。

再,兩次。 斯,副詞,就。

因季文子世故太深,過於謹慎,遇事計較禍福利害太多,反致一些應該決斷的事不能得到實行。所以,孔子才說了這番話。孔子曾說:“事有貴於剛決,多思轉多私。”官懋庸《論語稽》說:“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

“三思而後行”一般總是利多弊少,但如果像季文子這樣過為謹慎,就“過猶不及”了。從一定角度看,孔子的話不無道理:遇事不想就做是魯莽,可能會產生不良後果;遇事瞻前顧後,思前想後,猶豫不決,容易優柔寡斷。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成語“三思而後行”“三思而行”出自本章,但孔子認為再思可矣,不主張“三思”。 


陳廣逵

孔老夫子有個學生叫季文子,姓季孫,名行父,諡文,是魯國的大夫。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會考慮再三。孔夫子知道後說,何必三思而後行?考慮兩次就夠了。


古人說三,往往不是指確數的三,而是表示次數很多。孔夫子的話,意在告誡人們,做事誠然需要小心謹慎,但過分的瞻前顧後、翻來覆去、直至周全,容易導致優柔寡斷,缺乏果斷的精神。顧慮太多,可能會錯過許多良好的機會;猶豫不決,則絕對是不可取的。

一個人如果做到了視思明、耳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見思義、疑思問、忿忿不平思難這九思,就可以成聖了。九思成聖,九靈元聖也。


時過境遷08

“三思”是指多思考,“三”在古文中自己指多的意思。“三思而後行”是指做事要多思考,考慮成熟再行動。

我們經常說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其實,孔子卻是反對“三思而後行”的。

孔子反對“三思而後行”是因為“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

楚國考烈王無子,趙人李園欲獻其妹給考烈王而不得,遂獻於春申君。此事知之者無幾。不久,李園妹懷孕,李園兄妹與春申君瞞天過海,將李園妹獻於考烈王,生一子,立為太子。李園恐事情暴露,密謀致春申君於死地。春申君幕僚朱英多次提醒春申君提防李園,春申君卻再三考慮,不以為然。考烈王死,李園果然派人刺殺春申君。司馬遷評價春申君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就是因為春申君的三思而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孔子反對“三思而後行”還是因為“機不可失 時不再來”。但是在這個快速多變的社會中,稍一猶豫,時機會在瞬間錯失。有的時候考慮得太多真是不好。當初馬雲創業的時候,一定不會是馬雲一個人發現了互聯網的商機,為什麼只有馬雲成功了?因為馬雲深知“機不可失 時不再來”的道理。

縱觀歷史,成功者做事,哪一個不是當機立斷,抓住機遇的?反之,哪些優柔寡斷,行動遲緩的人,很難有大作為。



煙花三月09

《論語》公冶長中說,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意思是說,季文子(魯國大夫)每辦一件事都要經過多次考慮,然後才去做。孔子聽到後說:“只要考慮兩次就可以去做了。” 這裡的三為多的意思,“三思”實指多思,本來做事前再三考慮周祥,讓做事更有成功的把握性,這並沒有錯。但孔子說無須多考慮,考慮兩次就可去做。孔子認為多思無益,做事過分小心就會貽誤時機。三思慎重有餘,蔽於疑惑而失於決斷,或只注重眼前利益

而缺乏長遠眼光,顧此失彼,使所謀之事一敗塗地,辛勤付之東流。在謀事時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準確分析看主流看長遠,準確地把握時機,做事就會有個良好的開端,為後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正如朱子在解說這句話時說的,君子務窮理而貴果斷,不徒多思之為尚。這可能是孔子反對多思的原因。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隨著時間的變遷,形勢的發展,矛盾也會相互轉化,仍要抓機遇及時進行調整,事業成功才會有較可靠的保證。


王志敏60

1、首先來說,“三思而後行”,並不是具體有“三思”,古人的一些數量詞大都不是指具體的數量,而是泛指“次數多”的意思

因此,“三思”應該理解為“多次思考”或“再三思考”。

“三思而後行”,也就是說,在做某件事情前,要再三思考,深思熟慮之後再去做。

2、另外,“三思”還有“思危、思退、思變”的解釋

,意思是說,面對事情,要思考危險或不對的地方,想好退路或安全的地方,以及如何改變不利的情況。

3、至於說孔子反對,孔子的意思並不是“不用思考”,而是不用“再三思考”,思考太多了反倒“過猶不及”

所以,面對事情,需要謹慎、深思熟慮,但深思熟慮之後,就要果斷去做、去行,不能“瞻前顧後”“畏縮不前”。


斷劍寫春秋

“三思而後行”中的“三思”比較好理解,指多次的意思。我想在這裡討論一下此句話的弊處。

“三思而後行”是《論語》中比較有名的一句話,也是當下比較常用的警告用語。這句話弊端很大,他禁錮了人們的思維,失去了創新能力,如山東是一個經濟大省但不是強省,不論創能力、金融融資能力、企業上市能力、專利權等都落後江浙和廣東等,有些甚至落後一些中部地區,山東有大量的資源,基本上要什麼資源就有什麼資源,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呢?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的問題,什麼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前怕狼後怕虎,畏縮不前,思想僵化,這種思想的行成,與孔子的思想不無關係,中庸之道,三思而後行等等,是齊魯大地的左右銘。因此在繼承和傳承傳統文化時應該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華,不要總拿著古代某些框框架架束縛我們的思維,我們的創新能力。


淄水氤氳

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意思是說季文子這個人做事非常謹慎,做事情考慮多次才去做。孔子聽說了就說,考慮兩次就行了,做事應該謹慎,但不能猶豫不決,考慮再三,有時也會失去時機。三不是指具體的三次,而是多次的意思。再是兩次的意思。



季文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執政。姬姓,季氏,諡文,史稱“季文子”。


棗廬雜談

“三思而後行”出自《論語 公冶長》,原文為: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是魯國的大夫,姓季孫,名行父。擔任的官職為正卿,即右丞相,相當於現代的外交、政事總理。他處事素以小心謹慎、多思多慮著稱。

但是在國家層面,身處這個職位,如果過於謹慎,遇事當斷不斷,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整個國家的未來。而魯國正因為季文子的優柔寡斷,導致了魯國之後的權臣撰位,三桓之亂。

官懋庸《論語稽》說:“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

所以在這裡,孔子看到了季文子的缺點,所以建議季文子處事不能太過於優柔寡斷了,宜進行思考後當斷則斷!

所以,這裡的“三思”用現代的語言表達就是:

你丫想太多了!


大道之光

1."三思而後行"出自於《論語·公冶長》。原文為:"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2.三思,三,多次,而不是實指"三次";再,用在動詞前作副詞,有第二次,或重複出現之意,如,再版,再接再厲等,又表示二次,第二次,如《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譯文:季文子毎件事考慮多次才行動。孔子聽到了,說:"想兩次就可以了。"

4.三思是多想代表謹慎,但是想得太多可能錯失行動的機會,或猶豫不決。這裡孔子明顯反對季文子的"三思",為什麼孔子不同意季文子的做法?宦懋庸《論語稽》說,"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都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雲。如果我們再參照《左傳》有關季文子行事的作風,就會覺得此話不無道理。但如果是子路三思而後行。可能孔子的說法就可能不太一樣了。


四月浪漫

三思而後行,是季文子的習慣作風,凡事想了再想,想了再想。孔子就說了,不要這麼婆媽,想一遍,再研究一遍,已經夠決定了。

原文出自《論語》公冶長篇: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後人在《論語稽》道: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

原文的“三思”指的是季文子太世故,凡事都再三研究到底有什麼好處壞處?過於斤斤計較,所以孔子才說研究兩回就夠了。因為這種過於謹慎的態度,都難免最終淪為私心私利。

後世人們,多把三思而後行稱為美談,不過過於計較的,還是不被提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