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蛇有毒嗎?

秦皇島門戶

題主圖片中的蛇是虎斑頸槽蛇,在我國很常見,南北各地均有分佈,所以這種蛇有很多個名字,比如紅脖子蛇,紅頸蛇,紅脖頸槽蛇,虎斑遊蛇,野雞脖子等。

魯西地區叫它紅脖子雁,生活在農村的人都對這種時候不陌生,小時候曾經多次見過這種蛇,特別是在河邊潮溼的地方,可能它比較喜歡捕食青蛙,所以在河岸邊經常能看到這種蛇,而且這種蛇不怕水,可以在水中潛伏很長時間。小時候在河裡游泳,經常能看到這種蛇在不遠處遊過。



虎斑頸槽蛇個頭不算大,通常都不到一米,重量也不到一斤,其頸背有一明顯頸槽,枕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斑塊為,背面是翠綠色或草綠色,有方形黑斑,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遇到攻擊的時候這一部位會像眼睛蛇一樣變扁。

虎斑頸槽蛇到底有沒有毒,其實我國生物學界也有廣泛爭議,由於這種蛇比較膽小,看到人就會溜走,所以很多人認為這種蛇沒有毒,其實看蛇有沒有毒通常都是看腦袋,橢圓形腦袋的蛇通常都沒有毒,但是三角形腦袋的蛇一般都有毒,因為它腦袋的兩側有毒腺,導致兩腮鼓起成了三角形,然而虎斑頸槽蛇的腦袋大多都是近似三角形(由於地域或者細分種類的不同,這種蛇的腦袋並非完全一樣),有的更是很明顯的等邊三角形,說明其的確是有毒的。有研究者認為,這種蛇不但有毒,而且毒性較強,其口中的毒牙約有0.7公分長,日本就明確把它歸為有毒蛇類,而且過敏體質者有中毒死亡先例。


人類的方向

這是虎斑頸槽蛇,是一種後溝牙毒蛇。

雖然說是一種毒蛇,但是其毒性比較小,它的毒牙並不是我們熟悉的蝰蛇科的毒蛇們那樣的管牙而是溝牙,毒液是順著牙上的溝槽流進傷口中進入獵物循環系統的,但後溝牙毒蛇的重點在於溝牙長在口腔中比較靠近喉嚨的位置,而不是像我們熟知的那些毒蛇一樣毒牙長在口腔的最外側,所以,也就是說,當虎斑頸槽蛇咬到獵物的時候,除非咬的比較深,否則毒牙無法觸碰到獵物,另外加之虎斑頸槽蛇的毒性比較弱和注毒量小,所以其毒液能造成的影像比較小。不過如果是過敏體質,對毒液產生的過敏反應也有可能讓人喪命,虎斑頸槽蛇也是有過致死記錄的蛇種。

我在上週在安徽出野外的時候還見到了虎斑頸槽蛇,見到人之後,它們會把脖子立起來,並把頸部壓扁,類似眼鏡蛇的樣子,好讓自己脖頸處的紅色能更加顯眼,以此來警告來犯者它很危險,並且,脖頸處會分泌出白色的有毒性的粘液來保護自己,其實,雖然蛇看起來兇猛又危險,實際上則是一種非常膽小而又神經質的動物。

我看到那隻虎斑頸槽蛇之後,只是進行了拍照,然後和嚮導說咱們走吧,嚮導驚訝的看著我,問我,就這麼走了?你不打死它嗎?我也十分驚訝,我為什麼要打死蛇,在它們嚴重,蛇都是危險的傷人的,看到要消滅,但實際情況是,蛇攻擊人的情況幾乎全部發生於出於自衛的誤傷,如果看到蛇,我們不要打擾蛇走開就好了,完全沒有必要傷害它們。


野生青年陳老溼

這是虎斑遊蛇,我們通常叫它虎斑頸槽蛇

虎斑遊蛇是我國分部比較廣泛的一種蛇類,是一種弱毒蛇,雖然沒有毒牙,但要是後如果對虎斑遊蛇毒液過敏,還是會引起中毒,虎斑遊蛇有兩個毒腺,一個是長在口腔喉部,一個是在頸部,都有一定的毒性。下面我們來看看一組虎斑遊蛇圖片,來認識一下這個特別的蛇類。

虎斑遊蛇圖片
野生的虎斑遊蛇虎斑遊蛇頸部很黑相間,也是毒液聚集的地方
體色叫綠的虎斑遊蛇圖片虎斑遊蛇是雙毒腺的弱毒蛇
藍色較重的虎斑遊蛇圖片野生環境下的虎斑遊蛇圖片
虎斑遊蛇也是寵物蛇愛好者喜歡飼養的一個品種


古劍堂刀劍

導讀:對於虎斑遊蛇是不是有毒這個問題,一直是蛇友爭論的話題,很多人都是虎斑遊蛇是無毒蛇,我國生物學記載也是無毒蛇,那麼就是無毒蛇了是吧?其實是錯誤的,虎斑遊蛇又名虎斑頸槽蛇,是一種有毒的蛇,只不過是弱毒的毒蛇,咬傷人以後不會出現嚴重的中毒症狀,但是,極個別對虎斑遊蛇敏感的人也會導致嚴重中毒,甚至死亡。




虎斑遊蛇被認為是後溝牙毒蛇,嚴格的說是無毒牙毒蛇,它們的毒腺是長在喉頭部位,沒有管狀的毒牙,據說是沒有進化成毒牙,但有一個比較大的,類似於毒牙的兩個牙齒,當它們攻擊獵物的時候,只有長大嘴巴或進入口腔後,毒牙才會刺破皮膚,毒牙上方的毒腺開始分泌毒液,進入刺破的皮膚裡面,導致動物中毒,起到在捕食的時候麻痺小動物的作用。如果口腔張的不是很大,就不會被後毒牙咬傷,更不會出現中毒的症狀,這是很多人認為是無毒蛇,其實沒有被喉部毒牙刺破皮膚,如果口腔張的大,咬傷會刺破皮膚的,就要導致中毒。




另外虎斑遊蛇還有一個毒腺,是蛇類少有的雙毒腺毒蛇,在它們的脖子背後也就是七寸,有一條突起的頸腺,毒液就保存在那裡,受到威脅它會將毒液腺挺起,在打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的毒液腺弄破或者受到打擊會噴出毒液。如不慎漸入眼睛或口腔應及時用清水沖洗。
虎斑頸槽蛇自己能分泌毒素,屬於神經毒素,毒性不強,關鍵是它還能從一些食物中提取毒素,比如蟾蜍和一些有毒昆蟲,所以成年蛇比較具有危險性。它平時一般不攻擊人類,(前提是不去惹它)所以也極少造成致命傷害。北京大部分丘陵地區及1200米以下山地多分佈,是一種分佈較廣的微毒後毒牙的達氏腺毒蛇 。

虎斑遊蛇的飼養
1、用整理箱,看你這個大小的虎斑,可以用40*30*30cm左右的箱子,最好用半透明,放在相對比較暗的地方,但是不要太暗,可以用乾淨的報紙做墊材,裡面放一個水盆,要容得下蛇盤起來全身進去(最好,稍微小點也沒關係),一般用清水就行。
2、靜養的話,2到3天差不多,餵食注意不要喂太大,比較保險的是:喂比蛇粗一點點的小白,要點:吃了東西后2到3天不要上手,寧可喂少點,也別把蛇喂撐了。
3、沒什麼特別的就儘量不要讓蛇冬眠。冬天用加熱墊,溫度恆定在28~30左右
虎斑遊蛇繁殖
虎斑遊蛇為卵生,每年6~7月間產卵,每次10枚以上 ,也有多者可達47枚。孵化期為29~50天不等。
虎斑遊蛇飼養要點
第一保證溫度,別凍死了。
第二要保證有個裝水的容器,虎斑是半水棲的蛇 ;
第三保證食物,小魚、泥鰍、青蛙,估計這個季節泥鰍會好找一些 ;
第四就是常清潔,避免得病。

小溪故事集中營

這種蛇叫虎斑頸槽蛇,也叫虎斑遊蛇。與此類似的蛇還有紅脖頸槽蛇,兩種蛇長的很像。

上圖,上面的虎斑頸槽蛇,下面的紅脖頸槽蛇。




有毒是肯定的。但是致死率太低並且平常咬了人沒啥反應,大家就以為沒有,認為是無毒蛇了。其實兩種蛇毒性都是比較大的。目前虎斑頸槽蛇只在日本有過兩起致死病例。

虎斑頸槽蛇的擁有的是向後的小牙,平時咬人的話根本沒法觸及到後面的小牙,而老鼠青蛙被吞在嘴裡就觸及到了毒液。所以小動物就會被毒死。

虎斑頸槽蛇口腔上頜部的達氏腺體,有單一的分泌總管開口,在上頜齒後方。現已證實該腺體與非遊蛇科毒蛇的毒腺為同源腺體,達氏腺體分泌物與前毒牙蛇類分泌的毒液具有同源性,毒液會造成血流不止,實驗中對於小白鼠致死率很高。

即使是被毒液觸及到也基本無法造成死亡,但是如果你的體質對這種蛇的毒液過敏那就另當別論了。你怎麼知道你過不過敏?現在很多人拿來當寵物蛇,可不要大意哦。


土味野孩子

我家是東北山區農村的,我也是土生土長農村人。在我家每年上山弄山貨都會遇到這種蛇,我們都叫它野雞脖子。因為它的脖子野雞的脖子花紋和顏色都很像。我們這裡蛇的品種很多,有毒的沒毒的都有。但最最討厭這種長蟲,因為它的脾氣不怎麼好,如果你遇到它即使你沒有碰到它只要你離它近了他就會攻擊你,而且很快。更可怕的是如果你不小心踩到或是碰到它這傢伙的技能就會釋放,居然會像眼鏡蛇一樣直立起來並且全身都會扁扁的看著你,這時候如果你跑它更可惡的居然會快速的追擊你,直到你的兩腿把它遠遠的甩在身後。它一般長得都不會太大,也就一米左右。我小時候上山挖藥材不小心把它的尾巴弄斷了它就完美的對我展示了一次它的各種技能。後來在遇到這個傢伙我就會毫不留情的啪啪啪讓它毫無還嘴的拍死。但實際上它的毒性不大,即使被咬到也不會有生命危險,但腫痛是免不了的,打點滴幾天後慢慢就消腫了。



東北老帽戶外探秘趣聞

沒毒,此蛇名虎斑遊蛇,又叫野雞脖子,常見於河溝池塘池邊,靠水而居。



為什麼說沒毒,自己從小喜歡動物,經常在河裡抓魚摸蝦,高中畢業時看了幾本蛇類的書,沒事了養幾條蛇,以虎斑遊蛇居多,因為河邊較多,所以抓了七八條,當然被這種蛇咬過,一點事也沒有,記著有條虎斑遊虎特別兇,約一米二長,連咬了我四口,只是流血了。



這種蛇愛吃青蛙,有次在稻田邊聽見青蛙叫聲奇怪,找過去一看,一條虎斑遊蛇咬著不放,蹲遠處看了半個多小時,蛇才吞完青蛙遊走。


以前在秦嶺山中工作,有人去放生,虎斑遊蛇很多,估計能存活的機率極低。


發現葫蘆頭


據我所知應該是沒毒的,我們當地也有見到過這種蛇,我去年在去單位的路上就遇到過一隻小的,馬路上車流很多,它想要過馬路,我當時怕車碾壓到它,便把它撿走放生了,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品種,不過在不清楚的情況下,最好不要亂摸,我們黃河灘沙區的這種小青蛇是無毒的,據聽說山區的蛇大多數有毒,我們平原沙區還沒有見到有毒性的蛇,
其實我也從網上查過資料,但看起來一樣,為什麼有的有毒,有的無毒呢?歡迎有認識的朋友指點下,這到底是不是毒蛇。


像瘋一樣自由愛

有毒沒毒不說,大多數人見到蛇都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最好還是敬而遠之!蛇在古代圖騰信仰中有著很高的地位,被奉為龍的化身。蛇的分類也很多,有毒無毒普通人難以分辨,碰到蛇最好不要打,需要找專業人士幫助。


果都印象

有沒有毒不太清楚,我這老人都說無毒,但看前面的回答大體可以判定屬弱毒性蛇類。這種蛇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徒手抓過幾條,在我們當地叫它菜花蛇,速度很快,而且遇到襲擊會主動攻擊人類。一旦被擒獲,馬上把上半身高高豎起。但與其它蛇不同的是在被抓獲後它不會再張嘴咬你,而是始終背對著你,然後看準機會從眼睛後面噴出兩道液體,大概能噴30至40釐米的距離(不過距離和個體大小也有關),呈V字型,重要的是手腳他不噴,只要頭部靠近它就噴。當時還覺得奇怪,為什麼總背對我們,於是用竹棍挑起,想靠近看個究竟,誰知道兩道液體瞬間從兩耳飛過,嚇得把蛇都給扔了,還好當時處在盲角,不然一定入眼,天知道會有什麼後果,想想都後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