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如果可以

折一個紙飛機

搖晃飄蕩

飛回童年的時光裡

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童年的打開方式有很多

但最動人心絃的卻只有幾個

泥人、麵塑

風箏、皮影、轉木旋

這些非遺裡藏著你我最純真的記憶

六一兒童節

就讓我們尋找失去的童年

高密泥塑

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孩子哭,找他媽

他媽買個泥娃娃

逗得孩子樂哈哈

高密泥塑中最經典的是叫虎泥塑

威嚴的表情中透露著憨厚

拉拉他的尾巴,還可以發出嘯聲

非遺小講堂

山東高密泥塑相傳起源於明代隆慶、萬曆年間,最初高密泥塑是用來裝置焰火的泥坯,後為了吸引人們購買,泥坯被做成娃娃、動物等各種形狀,漸漸泥坯形成獨立的泥塑玩具。高密泥塑多用紅、黃、綠三色,具有熱烈的喜慶視覺感。高密泥塑中最出名的便是叫叫虎,其虎身分為兩個部分,中間用皮紙連接,泥塑中放有竹哨,前後擠壓虎身時就會發出低沉的虎叫聲。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惠民泥塑

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泥娃娃泥娃娃

一個泥娃娃

童謠裡的主角泥娃娃

是孩提時代的標配

惠民泥人其實就是不倒翁

村裡人叫做“扳不倒”

憨態可掬表情妙

非遺小講堂

惠民泥塑,品種繁多,造型古樸,“梁祝”、“武松打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有坐在蓮花上的抱魚、桃、杏的“坐孩”;有安上哨子或肚子裡裝個彈子安個小棒發出各種聲音的“響孩”;亦有獅、猴、魚、雞、桃、杏、葡萄等等動植物,其造型誇張,色彩豔麗,內容喜慶吉利,陳設室內頓生光輝。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曹州麵人

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每個人的童年裡

都有一個小麵人

它是駕著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

是披著五彩雲錦的神仙姑姑

還是你夢想的那隻寵物精靈

非遺小講堂

曹州麵人是一種傳統造型藝術,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中國民間工藝品。麵塑俗稱捏麵人由於它製做精巧,形象逼真,逐漸形成一種富有觀賞價值的藝術珍品。2013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濰坊風箏

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風箏

藏著童年裡最簡單的快樂

非遺小講堂

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山東皮影

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方寸之間,光影搖曳

一張幕布,幾張皮影

《周扒皮》、《西遊記》

還有《牛郎和織女》

這是童年最期待的瞬間

非遺小講堂

山東皮影戲是一人操縱一人伴奏。一般藝人兩隻手操縱兩隻皮影,高手則可以操縱4只"人子"(皮影),還要一邊操作一邊演唱。就伴奏而言,山東皮影戲的伴奏都是打擊樂,沒有管絃樂,樂器一般只有三件:一個釵,一個鼓,一個梆子。其中泰山皮影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級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木旋玩具

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娃娃拿耍貨

不要媽媽馱

騰下媽媽好乾活

600餘年的木玩具

溫暖過無數人的童年記憶

非遺小講堂

木旋玩具,發祥於臨沂市郯城縣港上鎮北部的樊埝村,俗稱“耍貨”,源於元末明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豔麗、誇張傳神等特點。2014年11月11日,郯城木旋玩具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尋找失去的童年,這些非遺裡可能藏著你的回憶

童年的野花、童年的蟬

歌謠裡的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

童年從未逝去

就藏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玩具裡

走進這些非遺

尋找記憶裡那個

許久未見小小的你

#互動留言#

留在你記憶深處的那些小玩具是什麼?

(注:圖文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