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最近看了一個iPad的廣告,一個小孩在用他的iPad Pro聊天、寫作業、玩遊戲,一個鄰居走過來問,“你在電腦上做什麼”?

小孩回答“什麼是電腦”?

這個回答真的很有意思,90後被稱為互聯網的原住民,是含著網線長大的。

在我小時候,電腦就是那些又奔又重的玩意兒,開機就要3分鐘,運行起來有很大的吱吱啦啦的噪音,上網還得插電話線。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當時的電腦價格昂貴,電腦就像電視一樣,是被共享的,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學校。我用電腦打遊戲,父母用電腦衝浪寫文章,大家會有一些墨守成規的默契,什麼東西可以動,什麼不能動。

後來有了筆記本,也就是所謂的個人電腦(PC),它變成了一件私人物品,我們可以在上面為所欲為。而手機、iPad、甚至老羅TNT的出現,不僅讓電腦的定義發生了質的變化,甚至讓它的形態也跟著改變。

這不禁讓人停下腳步,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時代,以便對“電腦”這個東西產生新的理解。

PC真的死了麼?

曾經的PC巨頭,要麼已經死了,要麼在轉型。

蘋果的原名是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2007年隨著iPhone的推出,正式更名為蘋果公司。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Mac曾經是蘋果身家立命的根本,如今看它的收入構成,iPhone佔比高達62%,而所有電腦業務的總和,已經萎縮至10%。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IBM在1981年啟動了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革命,它曾經是整個PC界的霸主,ThinkPad也是電腦的代名詞。2005年,IBM壯士斷腕, 直接剝離了個人電腦業務,以17.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聯想。

這事兒當時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舉國歡騰。這項業務在2004年的營收為128億美元,而聯想接手後,累積三年半的虧損高達10億美元。

2013年,聯想的PC業務還佔據了營收總成的79%,而僅僅四年後,在2007年的一個發佈會上,楊元慶表示,公司要靠人工智能轉型。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目前,惠普、聯想、戴爾三軍佔據了PC市場份額的60%,但這早已不是一個掙錢的業務。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2018年電腦市場

PC已經不再性感了,這是實話,全球PC出貨量已連續六年下滑,它曾是支持整個互聯網的技術終端。

2017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總計2.6億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6億臺,但是不要小看這2.6個億,PC整體萎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不像以前那樣頻繁地更換電腦,手機2-3年一換,電腦則可以4-5年一換。

電腦依舊是第一生產力工具,在性能和效率上有著不可替代性。大屏幕、全尺寸鍵盤、多窗口應用、良好的兼容性是它最主要的優勢,讓它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最繁瑣的任務處理。

生產力之爭

和20年前的筆記本相比,今天的筆記本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變化。

新電腦變得更加輕薄、取消了光驅和各種奇怪的接口,加入了觸控板和觸摸屏,縮短了邊框...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IBM THINKPAD 701

你給20年前的人一臺手機,他們會震驚地掉下巴,但你給他一臺MacBook、XPS 15、亦或ThinkPad Carbon,不出幾分鐘他就能搗鼓明白。

他們甚至會覺得操作系統無比親切, 在操作邏輯上和20年前的電腦沒有半點衝突。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Mac初代操作系統

真正起變化的是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它們摒除了鼠標和鍵盤,甚至摒除了主機,直接就是一整塊屏幕。

2

iPad

iPad的設計初衷是一個全功能型的個人電腦,但它的系統基於iOS而非MacOS,使用了手機的精簡指令集(ARM架構)而非PC的複雜指令集(X86架構)。

底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架構的不同註定iPad只能運行一些輕量級的軟件。

事實也是如此,任何把iPad當成辦公電腦的人,最後都把iPad變成了一個娛樂工具,打打遊戲,看看視頻。

手機的大屏化對平板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平板電腦銷量開始下滑,蘋果想改變這一局面,想讓iPad變成一個生產力工具,給iPad配備了鍵盤、觸控筆、升級了配置和系統。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我是地理專業,觸屏的特性讓筆記變得非常方便:繪製示意圖,在地圖上做標記,記錄一些數學公式...這是普通的PC和手機無法完成的任務。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另外我還喜歡用iPad看雜誌,躺在床上端著看視頻也不累,也偶爾玩玩《蝙蝠俠》等遊戲。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新款的iPad Pro性能更加強勁,在系統層面也加入了Dock欄、分屏、文件夾、文章自由拖拽等功能,在系統層面和桌面系統更加貼近,但它最大的限制還是操作系統。

雖然有分屏的功能,但一旦要應付兩個以上的應用時,手指就需要在屏幕上“跳芭蕾了”。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這聽上去挺藝術,可實際上,手是懸空的,鍵盤也不是全尺寸,時間一長手就會痠疼。

Apple Pencil解決了精準度的問題,但想要打字就要把iPad立起來,又變成了懸空,總之就是變扭。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另一方面,隨著筆記本的極致輕薄化,iPad也在喪失它最大的優勢。

從生產力的角度,我們選擇屏幕最大的IPad Pro(12.9英寸)作為對比,677克裸機+700克的Smart Keyboard+130克的Apple Pencil,最後的重量是1.5千克。

而12英寸的MacBook才0.92千克,13寸的Air才1.35千克。想問iPad Pro的優勢體現在哪裡?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最後,iOS在專業軟件數量、體驗兩方面都仍然遜色於macOS。在我看來,iPad只是PC的備用選擇,而不是完美的替代品,它能滿足輕辦公的需求,而無法勝任繁重工作的挑戰。

2

DeX & TNT

為了吸引用戶換機,手機的性能每年都有大幅提升,如今旗艦手機的處理器已經下探到了10nm,內存也來到了8GB,這種進步讓配置上常年擠牙膏的PC汗顏。

隨著性能的提升,手機也開始了在生產力上的試探,三星S8的DeX就是一個好例子。

DeX擴展塢其實並不複雜,不過是一款漂亮的多接口擴展塢,和顯示器連接,裡面還有個小風扇,幫助手機散熱。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在Dex上體驗的幾天,我真正看到了一個手機和桌面操作系統上的大一統。

微軟打造了Windows 10,試圖將移動端和桌面端融合,蘋果通過Airdrop、iCloud等方式,讓用戶可以更好的進行雙端協作,但它們都沒有Dex做的徹底,沒有那種無縫的體驗。

但受限於體積,手機的性能依然無法和電腦比擬

,在Dex模式下,最高只支持1080p的分辨率,我用的2K的顯示器,被強制壓縮。在日常工作中,時不時會有小小的卡頓,修照片、剪片子、大型遊戲等更是無從談起。

另外,三星只對10幾款應用做了優化,很多軟件在Dex模式下打不開,或者不能全屏。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試想,如果以後手機性能進一步提升,軟件的優化也逐漸到位,說不定配有Dex功能的手機會逐漸取代電腦。但目前來說,它依然是一個高不成低不就,兼容性極差的雞肋。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 「重新定義個人電腦」的堅果TNT工作站。

它的解決方案和三星的Dex類似,但錘子增加了語音識別和觸摸屏,去取代傳統的電腦鼠標。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這種方式非常具有前瞻性,我們在很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也見過類似的解決方案,人們在空氣中對著全息影像屏幕敲敲打打,配合著語音指令,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自然和優雅。

的確,在輸入信息較少時,這種模式非常高效好用,比如輸入一段話、調整字體、改變顏色、數據求和等等,這也是老羅在Demo中主要展現的功能。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但是碰上覆雜的工作流程,動嘴皮子就變得非常繁瑣,比如說,你要寫一個文案,這是個思考的過程,多數人會在心中有個想法,然後落實在文字上,不斷更改。

口頭表達會佔據一部分精力,你得組織成語言,打亂內心的想法,在語句的更改中,更是一件頂麻煩的事情。

在大屏幕上用手指進行操控, 又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同樣是去點擊屏幕左上角的關閉按鈕,可能鼠標只需要移動幾釐米,而手指則要完全伸過去。

這是個效率問題,鼠標和觸摸板,都是用盡可能小的移動,去實現儘可能大的操作範圍,在手機上點點按按沒什麼感覺,你在27寸的屏幕上試試?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TNT目前沒有取代鼠標+鍵盤的能力,它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補充,但這樣容易讓用戶在不同的交互邏輯中迷失。老羅或許重新定義了電腦,但沒有足夠的公眾接受度,這個重新定義又有什麼卵用?

無論電腦怎麼不受人待見,它始終都是一個核心,它依然是最主要的生產力工具。

在未來,電腦會繼續輕薄化,而隨著手機性能的提升和雲服務的完善,個人電腦的定位和界限會越來越模糊。

不止一個產品在重新定義電腦,老羅的TNT算最沒譜的

電腦最終的形態可能有些科幻,它會集成到你的耳機或眼鏡裡,會有很多形態,無所不能,無處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