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想要別人的東西,對方不給,應該怎麼勸自己孩子呢?

馬虎李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從提問中我們可以得知是自己孩子想要別人的東西,那麼別人當然有權利拒絕了,而且在孩子的態度上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把關,千萬不要把一堂與他人交涉的課程變成暴力的行為。還有,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不光是小孩子我們有時候也會喜歡對方的某件衣服或者飾品,然後詢問購買途徑,而對於小孩子關於這種事情,第一反應就是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要”這個字看似簡單,但是其中包含著一個家教的問題,如果稍微不注意孩子很有可能成為對方眼中沒家教的代表,比如,我們可以教會孩子詢問“我很喜歡你的玩具,可以借我玩一下嗎?我會還得”或者說“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等等,喜歡不意味著要佔有。

其次,對於提問中提現家長的態度,當孩子要別人的玩具遭到拒絕應該怎麼勸孩子,第一當然就是代表著要制止孩子的行為,第二“勸”這個字帶有委婉的成分,也就是說家長不希望孩子受到傷害。但是,我們前提是必須要孩子明白,當你索要別人的東西時候,別人有權利拒絕,而且絕大部分是會這樣的,那麼我們應該理解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學會接受這種挫敗感。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作為爸爸媽媽可以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看他們會如何應對,倘若真的孩子走進死衚衕,顧及哭鬧或者影響別人的時候,這個時候站住來進行引導也是可以的。


孕媽學堂

讓孩子學會智取。

我曾經見過這樣一個小男寶,大概三歲左右。他很想要旁邊小姐姐手裡的玩具,小姐姐不給。他回頭找媽媽要了一個自己帶來的玩具,跑到小姐姐跟前,嫩嫩地說:“姐姐,我有這個,跟你換那個玩,好不好?”小姐姐看了看,覺得這個交易不錯,就爽快的把玩具換給了這個小男寶玩。

這麼小,情商就這麼高,懂得運用物物交換,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真要為這個小男寶點個大大的贊。

用別的物品替代或轉移他的興趣點

小孩子對別人的東西往往是一時興起,在那個點,那個時刻,非要不可,過後未必真的那麼感興趣。這時,父母可以給他拿些孩子平時比較喜歡的東西代替。也可以帶孩子去做他更感興趣的事兒,轉移一下興趣點。多給他幾樣東西,多想些可玩的事兒,讓孩子多些選擇。

做這些時,父母語氣和動作都要輕柔,儘量用商量的口氣,蹲下來,和他視線平齊的進行交流。不要大著嗓門吼孩子,把他生拉硬拽地弄走。孩子這時本來就處於情緒亢奮狀態,再這麼一弄,非得嚎啕大哭不可,事與願違。

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家裡也沒有,價格還在可承受範圍內,偶爾滿足下孩子也未嘗不可。


萌媽愛學習



我們不妨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將一些心理學小原理、小技巧隨機融入生活,一點一滴逐漸浸染著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這不是怎麼勸孩子要或不要那麼簡單粗暴,而是影響寶寶一生的智慧。

心理學中有一個“登門檻效應”,它描述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別人同意後再階梯式一點一點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登門檻效應”。



每個孩子都是這樣“崇洋媚外”,覺得別人手裡的玩具比自己的好,想要別人的玩具。但是另一個孩子一定是越被搶越不給,即便是自己已經玩夠了,正準備放下,一看到有人爭,就立馬來了熱情“這是我的!我還沒玩呢!不給你玩!”

兜兜四歲的時候很想和樓下的兩個小姐姐一起玩兒一套塑料材質的炊具,雖然它已經很破舊了。但是兩個六七歲時孩子故意把炊具抱起來不讓看。更不給玩兒。怎麼辦?

讓孩子直接搶?實力懸殊一定搶不到。

讓孩子懂得物權與界限,告訴她:別人家的東西說不給你就可以不給,你想玩兒就自己買?可是畢竟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啊!買回家她可能束之高閣……



來細分登門檻效應:

第一步:我坐在這裡看你玩,可以嗎?

我帶兜兜輕緩的走到兩個姐姐身旁。一邊走我嘴裡一邊學著寶寶的語言教兜兜說:“小姐姐,我坐在這裡看你們玩,可以嗎?我不動你的玩具,我很乖的。”

姐姐只要不繼續躲避,我們就需要及時肯定、讚許:“姐姐最好了!”

第二步:我能和你一起玩嗎?

過了幾分鐘兩個小女孩發現兜兜沒有惡意,對他們畢恭畢敬也不敢造次,逐漸放鬆了警惕。甚至因為自己孤立兜兜而有些內疚。

這時,我讓兜兜問一句:“姐姐,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第三步,你能借我玩一會兒嗎?

兜兜當小跟班兒跟姐姐們玩兒的不亦樂乎。姐姐們也愈發強烈的感覺到當老大特別有範兒,安排兜兜去取個勺子,遞個盤子,兜兜都會照辦,兜兜以“姐姐帶自己玩兒”為榮;姐姐們以“有人聽我指令為樂。”

這是兜兜可以再進一步提出進階的要求:“姐姐,你的鏟子能借我玩一會兒嗎?”

第四步,我能帶回家去玩一會兒,明天還給你嗎?

很容易理解。最後孩子們分手時依舊依依不捨。兜兜可以適時提出最後一級要求:“姐姐,我能帶回家去玩一會兒,明天還給你嗎?”

實在不行可以用替補方案:“姐姐我拿XX跟你換著玩一晚吧?”



看到嗎?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登門檻效應”。先讓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只要對方按照我們的需求做了,毫不吝嗇地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一步步使孩子達成目標。


水亦田


我想從兩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是孩子是否知道這是“別人的”東西,其次是應該怎麼勸自己的孩子。


孩子在2歲左右開始,慢慢的知道了哪些東西是我的,哪些東西不是我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物權”的概念。而物權概念的建立需要父母的幫助。小朋友一般都會經歷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他們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甚至世界也是圍繞著自己轉的。


父母一方面要鼓勵孩子做自己,但另一方面也要設置邊界,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父母可以經常用“你的”、“弟弟的”、“媽媽的”、“爸爸的”這些詞來提示孩子,並且讓孩子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需要先詢問,經過對方同意才能拿來玩。

如果對方不給,怎麼勸自己的孩子呢?


能聽出來這個問題下面有一種焦慮,擔心孩子會受不了被拒絕。有時候我們希望給孩子撐起一片天,讓孩子不受到任何的傷害,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孩子總會有不在父母身旁的時候,比如去幼兒園,他們需要學習如何自己來解決問題。而這樣的學習機會很多時候是父母創造的,比如站在旁邊觀察,看看孩子自己會怎麼解決。


這需要父母相信,這個小人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意願,也會在你慢慢放手的過程中慢慢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讓孩子知道,爸媽會一直在,安慰支持你。


蘭海

小孩子常常要別人的東西,尤其是吃的東西,弄得父母很難堪,常常罵孩子沒出息。 其實,孩子要別人的東西和有沒有出息沒有必然的聯繫,小孩要別人的東西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同樣的東西也總是覺得別人的好。這主要是孩子缺乏知識經驗而好奇心又特別強所致,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和知識範圍擴大,這種現象就消失了。但是父母決不能因此而放任自流,等待孩子的自然過度和消失,而是要採取正確的態度和處理辦法。放任自流和管 得過嚴都會使孩子形成對別人所有物的佔有慾,看見別人有什麼東西部想據為己有,那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徵,甚至會導致犯罪。

孩子向別人討要東西,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1、對所要的東西特別喜愛,控制不住自己的佔有慾望。

2、由於父母對孩子的一切要求都給予滿足,致使孩子判別是非的能力較差,造成了他形成想要的就必須給他的錯誤認識。

3、由於父母過於嚴格,給孩子的東西太少。

要克服孩子的這種現象,關鍵在於正確引導。

1、增加孩子有關的知識。通過比較使孩子知道自己手裡的東西到了別人手裡還是那個樣子,不會變。如孩子想要別人的餅乾,明明家裡有,可他偏要別人的,這時,父母不要太強硬,而是在接受了別人的東西后和自己家裡的作對比,讓孩子親口嘗。親身體會到味道是一樣的,以後他就不再要了。

2、不要壓制而要引導。壓制會使孩子產生常說的“逆反心理”,更想得到它。因此,在孩子要別人的東西時,可以溫和地提醒他,使他回憶起曾經吃過或玩過這種東西,有助於解

除孩子的強烈要求。

3、轉移注意力。有時孩子要別人的東西,這種東西自己家確實沒有,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就答應(並做到)給他買一個。如果條件不允許,應儘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別處。

4、試用交換法。交換玩具或食物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可以防止孩子獨霸和佔有慾的產生。如孩子要別人的玩具,就讓孩子自己拿著玩具用商量的口吻,友好的態度和小朋友交換著玩,使雙方都受益。

問題的關鍵在於讓寶寶懂得:自己的東西自己要做主、別人的東西應該由別人來做主。這是寶寶學會與人相處的很重要的一步。學習這個抽象的概念比學習蘋果、香蕉等有具體形象的東西困難很多。因為寶寶尚小,思維能力還處在以直觀行動思維與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時期,抽象思維能力幾乎還處在一個基礎的萌芽階段,爸爸媽媽需要了解這一點,指導寶寶做練習的時候就能理解寶寶而且會有耐心了。具體來講,可以把它分成三個不同的教學階段來進行:

1、寶寶首先要學會支配自己的東西

自己的東西,由自己支配,自己有權做主是否借出。爸爸媽媽可以在家裡預先與寶寶做互借東西的遊戲,剛開始時爸爸媽媽可以多做做示範:通常情況下都借出,偶爾不同意並解釋是因為自己特別喜歡的緣故,另一方也要表現出理解和接納的態度,現場表示放棄。之後就可以和寶寶做這個遊戲了,寶寶通常情況下也會借出的,如果寶寶不同意,我們會發現也大多是因為寶寶特別喜歡的緣故。

2、想獲得別人的東西時學會事前徵得別人的同意

別人的東西,由別人支配,獲取前須徵得別人的同意。細心觀察寶寶在群體中的活動,當發現孩子有動手搶別人東西的慾望時,要及時告訴他拿別人的東西要徵得別人的同意。就象自己對自己的東西有權做主一樣。比如說:寶寶的父母就可以在發現寶寶想搶別人玩具前及時跟他講:“寶寶,我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但這是別人的,我們問問她可不可以借給咱們玩兒一下。”當然了,爸爸媽媽需要根據自己寶寶借物能力發展的不同階段來給予不同的幫助。不會說話或沒有經驗的寶寶家長可以幫助他跟對方說出來,有了一些經驗之後的寶寶家長可以在提示他以後讓他自己去問對方。

3、採用交換或輪流等方式與別的孩子分享

我們還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具體的技巧,讓小朋友之間的交往更輕鬆愉快。比如,每回出門時,阿姨可以讓寶寶帶一個不常見的玩具讓他與別的小朋友交換,通常也很容易獲得成功。

4、告訴寶寶別的小朋友為什麼不給他玩具,讓寶寶在即使沒有得到也會在理解的基礎上也能獲得心理平衡,轉而去尋找別的感興趣的事與物。

雖然寶寶喜歡“搶”別人的東西是很常見的現象,這種行為會導致寶寶成為不受歡迎的寶寶,容易受到群體的排斥,嚴重的還會使寶寶出現對抗性的人格特徵。所以爸爸媽媽們可千萬不要忽視,因為寶寶最初在與同伴交往時需要及時有效的指導,否則,一旦次數多了形成思維定勢,要調整就困難了,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要抓住時機,教寶寶同伴交流的技巧與策略。

您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是否時常會感到“牛頭不對馬嘴”,原本是關心孩子,可是他卻不領情;想說點知心話,卻發現孩子心不在焉……其實,孩子在與家長溝通時是有選擇性的,如果您無法開啟他的心扉,自然也就無法正確地與他進行交流,好話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欣寶貝兒智慧屋


孩子想要別人的東西,對方不給,怎樣規勸自己的孩子?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

首先與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情緒“寶寶很喜歡這個東西嗎?”孩子會回答,不論答案與否,媽媽都應該認同,並與孩子互動分析東西的優劣;

然後講明東西的歸屬,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到了喜歡到非買不可的地步可以答應為他買,並告訴他如果是你你的決定;

最後值得提醒一下,所有購買的物品一定記得在孩子平時自己記錄的購物清單裡。其他的自己衡量。


⏩在這裡提出一點,問題是“孩子想要別人的東西”而不是“孩子想要玩一下別人的玩具”,如果是後者,就首先讓孩子自行與物品所有者協商,如果對方不同意,後續處理方式與上面一樣。

⏩如果是前者,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千萬不要因為孩子任性就生氣得“啪”的一巴掌,對孩子是很大的傷害。

⏩因為“既然是別人的東西”,別人就有權不給,再說了,如果孩子會提出要別人的東西,除了一歲左右的寶寶在經歷“個人自我意識建立期”和“物權期”之外,都說明家長的教育有問題。

⏩孩子在8個月至2歲之間,會有“個人意識建立期”,這個階段孩子會伸手搶別人的東西,而且嚴重點的特別任性,會哭嚎,總之各種沒辦法。

⏩此時家長萬萬不可打孩子,也不可與成人相比。家長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自我意識建立期”,可先與對方小朋友商量,如果對方不給玩,只要給別人大人申明孩子這個階段,然後哄著離開,一般都是分散注意力,即使任性哭一會兒就好了。孩子雖小,他拿不到自己都會明白。

⏩很好的保護孩子的“自我意識建立期”,孩子將來會自信而不驕傲,在心理學上我們也稱之為“自信心建立期”。



⏩孩子的“物權期”是因為孩子有了“我”的意識,想當然的就以為所有東西都是“我的”,此時,他們分不清“你、我、他”,大人要在這方面給予引導,要不耐其煩的在每件與之相關的事情上引導。

⏩比如吃飯,孩子會吃爸爸碗裡的,或者媽媽碗裡的,又或者爺爺碗裡的,大人不要發脾氣。我家常常就是,然後我會又好氣又好笑的指明“這是媽媽的飯,這是爸爸的飯,這是爺爺的飯,桌子上的菜是大家共享的”……

⏩如果孩子拒絕自己的東西給別人,萬萬不可說小氣或者強迫之類的。請好好保護孩子的這些性格過渡期,否則將來你會煩惱“為何我家孩子膽小不自信之類的?”俗語就講“三歲看大,七歲止老”就是這個道理。

⏩在孩子的一生中,千萬不可護短,因為“護短”不是幫助孩子沾光,而是你剝奪了孩子與世界溝通的權利。所謂的“愛無能”就是童年時期兩種極端造就的。一種是過度保護,就是護短;一種是不聞不問。兩種都不可取。


豆媽親子閱讀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溫柔對待別人,別人溫柔對待你的機會更大。

期待別人的美好,然而更要知道的是,交換更公平。

老是覺得別人的東西好,自己的最愛又不捨得分享。

這樣的孩子是很難交的朋友的。舉個例子,我們就玩具來說吧。

多多鼓勵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在玩的時候,用自己手中的玩具交換,有付出才回有回報。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進行交換玩具,如果孩子不樂意,不能交換時,可以說,你以前有的時候也不願意換呀,人家小朋友暫時不想換,他太愛這個玩具啦,沒關係呢,我們去找願意跟我們換的小朋友吧。

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引導他玩別的,什麼什麼更好玩。

如果孩子交換成功,在得到別人小朋友的玩具時,要及時表揚對方的小朋友,你看這個小朋友,喜歡分享,真棒。下次我們也要和別的小朋友分享~


育兒經驗大全
在一些公共的兒童遊戲區,經常會看到孩子們為了同一個玩具發生爭執,其實,旁邊就還有同款,或是類似的玩具,但孩子們的注意力似乎完全被那個兩個人緊緊抓在手裡的東西吸引了;或是,家庭聚會、朋友聚會中,家裡有著無數玩具的寶寶,偏偏看中了其他孩子手裡的那一個……


這些情況幾乎每個媽媽都遇到過,雖然有時對方的家長會要求孩子主動把玩具讓出來,但也難免會遇到對方小朋友也不肯放棄“心頭好”的情況,如果兩個孩子都異常堅決,那場面難免有點尷尬……


首先,孩子的物權意識一般從2歲左右就開始出現了。這個時期,我們就該讓他們逐漸懂得“他的”和“其他人的”之間的區別。其實,從孩子更小的時候,我已經有意識的去灌輸這一概念,比如,我陪她玩玩具的時候會說,寶寶,能把你的**給媽媽看看嗎,或是,寶寶,把你的**遞給媽媽玩一下好嗎?如果寶寶想要玩手機的話,我也會說,這是媽媽的,不能給你玩……之類


其次,即便孩子能夠很好的理解玩具的歸屬權,有時也難免會想要“侵犯”別人的領地。當孩子明確表示想要別的孩子手裡,或屬於別的孩子的玩具時,我通常也會鼓勵他去交換。先向他明確,那個玩具是屬於別人的,你想要,可以拿你的玩具去換,但如果對方不同意,那也沒有辦法。如果孩子失敗的話,我通常會用他最喜歡的玩具來舉例,給孩子講道理。“你看,你最喜歡家裡的**,如果讓你把**給別人,你願意嗎?”


第三,要想孩子不去“侵犯”別人,我們首先要幫孩子守護好他的領土。如果有其他孩子想拿走自己寶寶手裡的玩具,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決定權交給孩子。很多家長在遇到朋友或親戚家孩子想要拿走自家玩具時,往往不徵求孩子意見,就把玩具送人了。這樣,就等於告訴孩子,這種“侵犯”別人的行為是被認可的,那麼,一旦遇到相同情況,他也會如此。

而我們幫助孩子守護主權的時候,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他明白,每樣物品都有各自的主人,只有他們的主人才能決定他們的歸屬。




胖駿小穩穩

自己的東西不好,別的孩子的東西才好。這是很多寶寶都會犯的通病,所以,你會發現哪怕給孩子買和別人同樣的玩具,只是顏色有區別,他都會去搶別人的玩具,尤其是一到三歲的孩子。

對於這種情況,你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那不是你的”,我帶2歲的二寶出去玩時,如果他去玩別人的玩具,他先會提醒他去問問玩具的主人,因為他還不會表達,就有我代勞,帶著他去找玩具的主人,如果人家不願意讓二寶玩,我會告訴他,“這是哥哥的,他不同意,你不能玩。”

可能一開始,孩子並不能理解我這句話,但是當別人不允許別人拿時,我就將寶寶抱開,寶寶自然明白這是不允許的。現在我家二寶看到別人的玩具,都是先悄悄地湊過去,站在一旁看,如果對方不反對,他才去摸,去拿。

我覺得不要認為孩子小,就可以不給他樹立規矩,他可能並不明白規矩是什麼意思,但是他能從家長的言行舉止、態度上,明白什麼是能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教育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也是從細節做起的,不是等到孩子大了,你再教他規矩,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沛澤媽讀心理

經常在遊樂場遛娃,見過太多次因為“孩子想要別人的東西,最後大哭大鬧”收場的故事。

經過我的觀察發現,其實無非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重中之重的,就是不會自己玩。

因為不會自己玩,所以這些孩子的注意力都是放在其他孩子身上的:

“咦,那邊小哥哥的玩具好像很好玩,我也要玩。”

“小妹妹的手上的東西好像比我手上的更有意思,我要她的。”

反正別人的東西就是比自己的好。

針對這種情況,只能平時做好功課,多陪孩子玩,多鼓勵孩子嘗試新玩法。

在孩子小的時候,在遊樂場,我都是陪著他玩,邊玩邊引導。有時孩子的注意力被其他孩子手上的東西吸引時,儘量用手頭上類似的東西,模仿玩法。


第二,物權意識不清,你我不分。

兩歲左右的孩子進入物權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腦海裡的主流想法就是“我的我的全都是我的”,所有家長也不必急著貼標籤,好好引導,3歲後自然就好了。

我當時的做法是強調“我的”“你的”,平時和孩子玩時,就會認真地告訴他,“這件東西是我的,你不可以隨便拿”,剛開始孩子不是很懂,慢慢的,他就知道“你的”東西不能隨便拿。

所以他在公共場合時,很快就接受了其他孩子手上的東西,是“他們的,我不可以隨便拿”

也有的家長在這個階段和孩子較勁,多次批評孩子亂拿東西、不分享,這樣的做法,孩子很難走出物權敏感期,亂拿東西、不分享的毛病反而會持續得更久。


第三,家長過度滿足,孩子沒學會分享和等待。

現在只有一個孩子,家裡都是各種寵。孩子有什麼需求,都是第一時間滿足,久而久之,孩子自然習慣了即刻滿足的感覺——“想要什麼就要馬上得到”,一旦孩子有了這種觀念,在公共場合就是小瘋子一樣的存在了,看到別人的東西想要,還不接受“請求“、“等待”、“交換”這樣的緩衝做法。這種除了強行把孩子拖走,還真的很難有立竿見影的解決辦法。

所以平時在家中要有意識地“延遲滿足”,在孩子提出要求時,讓其“請求”、“等待”、“交換”,漸漸孩子就習慣了。


以上的一切前提,是孩子平時也能擁有其他孩子手上的東西,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比較摳門和苛刻,那孩子眼饞別人家的東西,也無可厚非……

總而言之,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大人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後再引導孩子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