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父母在“自殺式”地陪娃寫作業?

影說笑

您好!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非常的震驚,但細想來,這個數量是非常高的。現在的孩子裡10個裡有五六個再陪吧,陪不了的在託管吧,不需要陪寫的大概有1-2個吧!當然出現這個“自殺式”的陪娃寫作業的情況全職媽媽帶孩子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

1.這個是一個社會現象。在目前的情況下,大多數學校和老師是要求家長簽字和檢查作業的。這個就必然要求家長去管好孩子的作業,為了保證作業的正確率,家長的錯誤解讀,也就造成了家長必然陪寫作業,最終演變成了“自殺式”的陪寫作業。

2.“自殺式”陪寫作業,是由於很多家長都是“保姆”型家長。特別是許多全職媽媽,整體都是圍著孩子轉,整體盯著孩子,除了吃喝拉撒到位,自己沒有一點成長,也不能給孩子很好的教育,自己造成了自殺。

3.家長過度的焦慮,且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最終情況愈演愈烈,家長就成了“自殺式”的陪寫作業。最終的結果是孩子沒有成績,自己卻把自己逼的受不了。這個情況的話發生在全職媽媽帶孩子的情況比較高。

4.錯誤的方法和錯誤的時段去陪。適合的關鍵時期不做正確動作,偷懶的,最終要習慣補課。例如說孩子一二年級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可是在這個時期,許多家長不重視,甚至因為方法錯誤,那麼等到四年級或者是五年級,甚至有的到初中來糾正,或者孩子出現很大的學習問題,那麼再來解決問題,自然是會進入這種狀態,因為別無他法。

家長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要根治“自殺式”陪寫:我認為首先要擺正心態,客觀的看待問題,客觀公正的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而不是盲目的陪寫作業或者盲目的跟風。

其次是要正確理解,用對方法。正確的方法“事半功倍”。

再有:家長要學習成長,特別是全職媽媽,要有獨立的人格,不在所有的以孩子為中心,給自己成長空間和給孩子成長空間。

總之:陪是有質量的陪,有方法的陪,而不是一味的“保姆式”的陪,“自殺式”的陪,這樣不利於自己,也不利於孩子從成長。


教大育小

至少我朋友圈的都這樣,去大街上走一走問一問,十個家長中九個會陪娃寫作業。

“自殺式陪娃寫作業的父母基本都有一個邏輯:

孩子寫不好作業,學習就不好;學習不好,成績就會下降;成績下降了,將來考不上重點大學;考不上一流的學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怎麼結婚?養家?生娃?

你說說這能不焦慮嗎?所以有些父母為了釋放自己的焦慮,一回到家看到孩子,最常說的話就是:作業做完了嗎?

我其實並不反對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可陪孩子寫作業一定是有技巧有方法的,如果父母像只大老虎坐在孩子旁邊,動不動就吼,你焦躁孩子也累,什麼氣得心肌梗塞,還有手給拍骨折的,還有氣急敗壞的老爸跟11歲兒子大打出手的,莫不是在逗我?!

家裡有兩個學齡的孩子,分享一些平時陪寫作業的體會吧:

1.問問孩子今天要不要陪寫作業


通常低年級的孩子會希望家長坐在身邊,因為剛上小學,有些題真不會做,他會希望有父母在旁邊。

建議你不用太焦急,孩子一個字寫歪了寫出格子,馬上說“擦掉!寫到格子裡面去”,看到哪道題錯了,如果兩三遍說下來,孩子還不會,就忍不住要發飆“你上課聽沒聽?!”講真,這樣基本孩子再問你,誰願意讓頭老虎坐在身邊?

2.碰到孩子不會做的題目,快速處理

家長們要說了,這怎麼行呢?他不會做,我要把他教會啊。但家長心裡要有數,現在孩子的作業量都很大,如果在一道題上死磕到底,孩子精神一緊張,你講一萬遍,他都不一定能聽懂。

一道題目如果完全不會做,你講了再讓他抄一篇,週末再把題再複習一遍,再選兩道可以舉一反三的題目,基本就沒問題。

3.不要給孩子佈置額外的作業

孩子8點鐘作業做好了,一看喲離睡覺還有一個小時,再來做口算題吧~還有點時間,再來背兩首詩吧,這麼搞幾次,孩子以後天天作業磨蹭到10點半。

留出一些玩耍的時間,孩子得到放鬆,第二天上課認真聽講,回來作業做得快,這樣不就良性循環了嘛。


甜甜圈伐木累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侷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

如果家長能認識到這一點,所謂的“逼出內傷”“自殺式”“苦不堪言”也都沒啥大事。

為什麼要陪孩子寫作業?怎麼陪才對?

1.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寫作業時候能夠心平氣和。

2.寫作業之前,先規劃安排,作業完成的時間、節奏、順序,從哪門學科先開始,根據作業的多少系統安排,把作業分割成各種小任務。這一點很多家長做不到,孩子學不會,所以可見孩子寫作業時一會寫語文,寫一半再開始數學,然後如此反覆,耽誤時間,還沒質量。

3.寫完作業之後的檢查,自我檢查。不少孩子習慣性的讓家長檢查,如果一個孩子學會寫完作業之後認真的檢查和複習,他們的學習成績差不了。能找出自己的錯誤,並能改正自己的錯誤,在學習過程中這可是了不起的本領呢!

4.完成作業之後的第二天學習任務的預習過程,很多家長根本不重視預習,要知道如果孩子有預習,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某些知識點就會很容易,老師延展講一些知識的時候他們就能聽的很輕鬆,久而久之,預習和不預習的學習狀態下,兩者會拉開很大的差距。

陪孩子寫作業,監督是手段,但是幫孩子建立起自己學習的能力才是終極目標,一旦家長願意花幾年的時間幫孩子建立起超級強悍的自我管理和學習的能力,孩子進入初中高中大學乃至走上社會,都會因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受益無窮。


九鬥學生心理

家長用不用陪孩子寫作業?家長用不用輔導孩子的作業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小學和初中的家長,導致很多爸爸媽媽在辛苦勞累了一天以後晚上還要陪孩子寫作業,結果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出力不討好,孩子的學習成績並沒有提高,而且因為寫作業很多家長與孩子頻繁發生衝突,導致親子關係僵化,那麼家長應該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作為家長一定要清楚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更不要去輔導孩子的作業,而是應該在孩子每天上學離開家門的時候諄諄告誡孩子要在學校的課堂上專心的聽老師講課!那麼家長為什麼不能去輔導孩子的作業呢?家長應該怎樣來抓孩子的學習呢?

第一:家長不要做孩子學習的柺杖。不要去輔導孩子的作業,因為這樣做的後果容易讓孩子產生極強的依賴感,會讓孩子慢慢養成有了困難,有了難題以後,回家找爸爸媽媽解決的思維,而這個時候,由於小學的知識相對簡單,家長稍加思索就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再加上孩子與爸爸媽媽的親和力遠比老師與孩子的親和力緊密。讓孩子這顆天真的心認為爸爸媽媽一樣可以做老師,爸爸媽媽知識水平比學校老師教學水平還要高。孩子從心裡對爸爸媽媽產生了極強的崇拜感,自豪感和依賴感。

孩子一旦形成這個思維定式,進入初中以後學習中遇到了難題也會找爸爸媽媽來解決。於是有些文化程度比較高的家長會繼續輔導孩子學習。最後出現了:爸爸媽媽在家,這個孩子才能把作業中的難題解出來。遇到難題了,爸爸媽媽不在家,就先空下等爸爸媽媽回家以後教會自己了再去寫。如果爸爸媽媽顧不上,那麼這道難題就無法解決,就會一直拖下去。使孩子失去了獨自解決難題的能力,讓孩子產生了極強的依賴感。沒有家長的輔導就不會做題,學習沒有爸爸媽媽的參與介入就無法完成,而且由於難題都是爸爸媽媽幫助解決的。即使孩子把難題做出來了,也不會有成就感!使孩子慢慢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這一點務必要引起家長的注意!!如下圖所示:



第二:家長輔導孩子學習的思路和解題方法與學校老師不一樣,應該以學校老師講課為主,不要輕易的去給孩子輔導學習,而有些家長不是這麼想的,覺得自己水平比老師還要高,覺得老師教孩子解題思路太複雜,覺得老師教的有問題,於是親自動手輔導孩子,顛覆和放棄的老師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這也是孩子在課堂上不再聽老師講課的主要原因之一。前面講了家長與孩子的親和力肯定比老師更緊密,所以孩子更願意接受爸爸媽媽給自己講解輔導,那麼孩子去了學校就會逐漸不再聽老師講課。接下來給大家舉一個案例,如下圖中的媽媽從小學開始輔導孩子作業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而且這位媽媽擁有本科學歷:


第三:那麼家長應該怎樣來解決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呢?家長要嚴肅將下面這段話講給孩子聽:“學習需要的是無縫對接,寫作業的前提是會寫,會寫的前提是上課是否專心聽老師課,是否掌握了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如果在當天老師講課的時候你沒有專心聽課,老師白天在課堂上講了些什麼,你壓根兒就沒有聽,沒有及時學懂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等回家以後寫作業的時候,那麼你根本就不會做題,根本無法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如下圖所示中上課不專心聽課的孩子:




多年來我每見一個孩子之前,都要讓家長先把孩子的書包拿過來,先看看這個孩子的課本,看了課本就知道這個孩子上課的時候是否認真的聽老師講課,有的孩子課本少皮沒毛,有的孩子課本褶皺不堪,有的孩子在課本上亂寫亂畫,有的孩子居然連課本都丟了!還有的孩子課本上很少有課堂筆記,或者只有零零碎碎的少許課堂筆記,建議閱讀這篇文章的家長也看看自己孩子的課本!我們由上述圖片一目瞭然可知家長講這段話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清楚:認真聽課的同學,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沒有認真聽課的學生兩個小時都做不出來,要麼做出來結果還是錯的,錯的就要改。結果寫完作業就快12點了,睡的晚,休息時間不夠,第二天上課犯迷糊,沒有精力聽課,最後形成了惡性循環,孩子的成績只能越來越差。

有一個初二年級的家長很鬱悶的對我說:我們孩子都很辛苦,每天晚上我們都要輔導孩子寫作業經常寫到11點多有時候要寫到12點多才能寫完,十點多以後孩子就已經有些累了,繼續學習效果也不好。可是沒辦法,總得把作業寫完啊,學習效率不高,還要熬夜睡得晚,孩子第二天在學校也沒有精神聽老師講課,我們也知道這樣不好,讓孩子的學習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與此同時,在同一間教室裡面還有一部分孩子在老師講課的時候,這些孩子目不轉睛認真的看著老師在講課,認真地做著筆記,我曾看到過很多個孩子專心聽課的筆記,這些孩子的課本上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註了難點,重點和必須熟記的部分。這些孩子的學習有三個特徵:一,學習成績優秀,二:從來不上補習班,三:家長也從不去輔導,因為這些孩子已經做到了課堂緊隨老師思維,及時掌握了老師所講的知識紮紮實實的跟上了老師講課的進度,因為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課了,所以在寫作業的時候就能夠很輕鬆的把作業做正確,而且寫的特別快,寫的快睡得早,第二天聽課必然精神抖擻,聽課效率就高。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因此這類學生的學習成績優秀也就成為了必然。如下圖所示:



由上述圖片可見專心聽課聽懂老師講課是一個孩子完成作業的根本保障,如果孩子用心聽課了那麼根本不用家長陪伴和輔導,孩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完成作業。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分清主次找出問題的核心所在,當孩子每天揹著書包上學離開家門的時候一定要用嚴肅的口吻告誡孩子:“坐在教室裡一定要專心聽老師講課”!!!絕不要去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家庭教育感悟

陪孩子寫作業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別是作為媽媽,為此糾結苦惱不已。每次做作業都鬧得“雞飛狗跳”者不在少數。最常見的場景是:孩子在寫作業,媽媽在一旁當“監工”,一會兒說:這個題錯了;一會說:怎麼這麼潦草;一會兒又督促:快點快點。聽話的孩子,還好。可很多孩子對媽媽的話置若罔聞,磨磨蹭蹭,甚至與媽媽對著幹。這種自殺式的陪讀害處多多:

不斷地提醒、嘮叨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牴觸:,擾亂了孩子正常的學習,弄亂了孩子的心緒,讓孩子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時間長了,孩子還以為作業是家長的事,不認真對待,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其實,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侷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

那麼家長怎麼陪才算是正確的陪伴呢?

首先: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孩子做作業時,父母不要看電視、玩手機或者大聲談笑。父母可以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如果沒事可做,可以安靜地看書。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不要過於關心,一會給孩子倒杯水,送杯牛奶,削個蘋果,這都是不足取的,容易干擾孩子。

其次:定時間、定計劃。

寫作業前,和孩子一起計劃一下,完成作業大致的時間,定好鬧鐘,讓孩子有緊迫感。有的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做到晚上十一二點,就是剛開始的習慣沒有養成。在計劃實施的初期,父母多給孩子鼓勵,形成習慣就好了。

第三:寫完作業,讓孩子自己檢查。家長不要越殂代皰,一邊檢查,一邊數落孩子的不是,這樣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孩子寫的不夠好,也不必重做,心平氣和地指出來,提出希望。第二天,發現亮點,及時鼓勵。在不斷地肯定鼓勵中,孩子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努力。

當然,有的孩子比較頑劣,遲遲不寫作業。家長也不必著急,完不成到了學校,自有老師批評教育。讓他嚐嚐不寫作業的後果,下次就不敢了。

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 陪孩子寫作業,是為了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能力。因此,
家長一定要講方法、講技巧,心平氣和,不要急躁。


靜等花開2579

先說一個實例:我一同學,每晚都陪孩子寫作業。她女兒上四年級。因為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多,每天孩子都要寫到十一點左右。

一個十歲孩子,寫那麼晚,白天怎麼能集中精力聽好課呢?結果可想而知,功夫沒少花,孩子負擔重了,反而成績越來越差了。我給她提了幾點建議,讓她不要再做得不償失的事了。

陪孩子做作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根據孩子的作業情況,限定時間完成。不會的先放下,等做完一科再對不會的題目加以講解。講每一步多給孩子講為什麼這麼做。讓他充分理解。這樣就在解答中發現孩子的不足和需要提高加強的重點,難點。限定時間做題很重要,會慢慢改掉有些孩子拖拉的做題習慣。

二,做完題目後,自己檢查一篇,有利於孩子對知識點的再記憶。

三,在做完作業後,對第二天要講的內容預習一下,有個大致的瞭解。讓孩子在預習中把看不懂的地方做記號,到第二天聽課時多注意這些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課,會加深記憶,課堂上弄懂了,做習題也就不會有多少困難。還一點點培養了他的自學能力。

四,注意做作業的時間。不要讓孩子打疲勞戰,讓孩子有充足的休息,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孩子,正在長身體。長時間熬夜肯定對孩子成長很不利,又影響孩子白天上課集中精力。課堂上聽不好,作業做著吃力,刑成惡性循環。

這幾點注意好了,對於孩子提升做作業的效率和效果,會做到事半功倍。孩子學習成績當然會提高。


野風137454215

中國有多少父母在自殺式的陪娃寫作業?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很多有孩子的人,孩子在小學階段,甚至初中階段的家長們,一定都深有感觸。孩子的作業輔導,那真是一言難盡,甘苦自知啊。


這個群體,恐怕人數要上千萬了吧?

為什麼叫“自殺式”陪娃寫作業?



還不是因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一方面在苦口婆心,耐心十足地督促陪伴輔導孩子的功課,一方面又在拼命壓制自己內在的憤懣火氣和不爽。


長此以往,可不就是接近“自殺”麼?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如果聽話配合,拿出主人翁精神來獨立自主高效的完成作業,那父母的所有付出也就不算浪費了,反之,家長想死的心都有了,你說對不對?


怎麼才能跳出這個“自殺式”陪娃寫作業的怪圈呢?


我想,從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際,就要著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在協助他們完成一些幼兒園佈置的手工作業時,就要留心著,別太代勞,要讓孩子自己多動手。


哪怕他的作品做的很醜很差,但讓他動手去做比什麼結果都重要。


這個基調不確定好,進入小學後的陪寫作業,就是暗黑的了。


如果幼兒園階段沒有留意,沒有做好,那麼在進入一年級時,要趕緊把孩子的好習慣培養起來。


家長在一年級上學期,可以適度協助講解,讓孩子明白作業要求的內容後,剩下的就給孩子一個獨自完成作業的空間和時間,不要坐在她身邊。



這樣孩子會分心,會以為任何一點不會的地方,她都有人來問,她可以有問題,但家長要判斷這個問題是否在你要出手相助的範圍之內。


不要幫孩子解答簡單問題,要鼓勵他們自己動腦子思考,自己動手去做。


對於孩子真的無法解答的問題,要交給孩子方法和思考模式,不要直接給答案。

很多家長,錯就錯在心急,孩子一問,他就把答案甩出去了,孩子直接把答案寫上去,看似寫作業的過程很快很順利,但隨著功課加深,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得不到進步的話,他將來遲早把你問死,問倒。


你也會因為被頻繁的提問而煩躁,更會因為你都做不來小學的題目而懊惱。


要求孩子自己聽懂老師的作業,自己在規定的合理時間內,完成功課,然後自己檢查一遍後遞交家長複查。


這樣,小學一二年級家長幫忙複查一下,檢查孩子作業完成的量和質,三年級之後,就可以考慮放手讓孩子自己應付了。

要想擺脫自殺式陪娃寫作業,就要牢記三個要,三個不要。

一要趁早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二要放手給孩子自己做,三要教方法給工具。


不要無時不刻的陪寫作業,不要一問你就給答案,不要搶了孩子的本職工作越俎代庖。

如今的中國家長,確實挺不容易的。既要工作養家餬口,還要好好培養教育下一代。

不過,這是家長的分內之事,不要抱怨,不要情緒失控,所有的教育,都要及早進行,都要潛移默化,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的把做人做事的準則,教給孩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信任孩子,適度放手,你才能輕鬆愉快的陪娃作業。


幸生

我估計在中國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父母中了,這樣自殺式陪娃寫作業的招。

我之前就中過,後來學習專家的一些教育方法,吸取了一些比較科學的教育方法,感覺非常有效果。

舉例子。

以前孩子他媽都是在孩子寫完作業之後,給孩子檢查一下,然後把錯誤的問題給孩子指出來,但是後來發現孩子學習還是比較馬虎。後來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關於小孩子作業的問題,不應該由父母來幫孩子檢查,即使檢查也應該在孩子自己檢查之後,再檢查。

如果孩子不願意自己檢查,那就告訴他,自己不檢查錯誤的多,那時候要自己承擔做錯題的後果,比方說老師會懲罰批評。然後要告訴她自己檢查有很多的好的結果, 可以提高自己做作業的認真度可以提高考試成績。剛開始的時候,我家孩子還不願意自己檢查,但是後來還是堅持了,讓他自己檢查。到現在,孩子考試的時候都會仔細檢查,所以說每次考試基本上都是第一第二名。

關於教育小孩子,其實很多的問題不是出在小孩子身上,而是出在了父母的身上。很多的父母在教育觀念上,教育知識比較匱乏。而且很多是受中國棍棒教育的影響,以及男權主義的影響。以及現在社會缺乏平靜心態的情況下,往往對孩子實行暴力教育。我自己也有好幾回用棍棒教育過孩子,那是為了督促他的學習,因為他實在太粗心了,太不用心了。在輔導他寫作業的時候,我相信有很多的父母會因為孩子做作業非常的粗心,非常的懶散,甚至一些簡單的問題都不會而在心裡面有很大的,怒氣,很多時候會控制不了自己而暴打孩子, 雖然棍棒教育能在短時間內對孩子的學習能起作用,不過在孩子心理方面起到的負面作用肯定是會更大,所以相比較來說,最終我選擇了放棄棍棒教育,我對兒子說,爸爸把棍子扔掉了,以後不用棍子打你了。因為我深深的思考,這樣棍棒教育的方法,我也進行了換位思考,現在的小孩子可以說是每個家庭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成員,而且是獨立的一個個體,如果換成自己被暴打的話,你會有什麼樣的想法感受呢? 再仔細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多麼的可愛,就因為孩子的粗心,不會,成績不好就對孩子暴打嗎?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小姑娘很懂事,但是她寫了一封信,錄了視頻給自己的父母,說謝謝父母的教育養育之恩,平時雖然會打罵自己,那是為了自己好,為了學習好,所以她不記恨父母,她說她要走了,想去天堂看看,看到這的時候,我眼淚都要快流下來了,後來小姑娘真的自殺了。我再次淚奔。

從那之後,我現在採取最多的方法就是懲罰椅子,如果他犯錯了,我就要讓他坐在懲罰椅子上,然後靜思自己的過錯,和他進行一次談心教育。基本上他能想到自己的哪些錯誤,從而進行改正,達到一定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招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文化或者是教育思想太落後,這樣苦的就是孩子。

所以說建議中國的父母都應該提高自己的一些教育思想和觀念,多學習專家的一些教育方法。另外,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應該綜合考慮,不要把學習成績視為一切,在體育,思想,智慧方面,更應該,提高。

從小的時候,我就對兒子進行了英語教育,對孩子的英語語感培養,記得很清楚的是,兒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他能夠聽懂,我說的英語。除了英語方面,在游泳,溜冰,打羽毛球,籃球都對他進行了一些親子教育訓練,這些項目都是我自己陪他訓練學會的,有些我不會的,我會去學習,和他一起學習進步,除了溜冰之外,其他幾個項目都是我比較擅長的,對於孩子的童年成長最為重要的就是孩子的父母了,所以不要讓自己的孩子童年缺失很多親子感情,作為父母,更多的時間應該陪陪孩子。所以相比較同齡人兒童來說,他的運動項目還是會的挺多的。現在這些項目他都會,雖然會了一些簡單的基礎,不過在後期再培養的話,肯定會很省心的,良好的基礎對孩子非常重要。

還有一點做的欠缺的就是,最近才開始培養他的親子閱讀,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中文是基礎,沒有好的中文,是學不好英文的。鑑於有這樣的思想,所以說我會,把他的中文閱讀培養好好,養成一個良好的中文閱讀習慣。 大家也可以借鑑我這樣的做法。

另外最近孩子學校裡面開家長會,然後和很多的家長交流之後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現在每個家庭的一個問題,就是手機問題。

很多的時候,每個家庭裡面的大人,孩子的父母都會拿著手機看,而讓自己的孩子看電視,或者是玩手機。現在的手機問題不僅是影響到,家庭裡面成員的問題,夫妻的問題,甚至父母和孩子的問題,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也是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說做父母的都應該思考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父母的舉止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當然,我也是中招過,不過我已經慢慢在改變自己的這一個不良習慣。目前基本上已經沒有手機這個問題了。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教育方面,父母都應該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多重視家庭問題,多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多重視自己本身的問題。我相信,通過自身的改變,孩子的教育,孩子本身健康的發展一定會變得更好。家庭幸福,孩子才幸福,國家才能夠更健康的發展。


藝方英語親子教育

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父母都要為生計奔波,白天累得要死,晚上哪有時間陪寫作業?那時候作業都要靠自己完成。可能那時候老師要求比較嚴,完不成作業,在學校是要被打手板的。所以我每次完成的都比較好。

反觀現在的孩子,我覺得父母不要求,孩子真不做,即使要求了、陪伴著,也不認真做,能把父母氣的七竅生煙。有的父母講,平時自己脾氣很好,只要一陪孩子寫作業,脾氣就變得控制不住的暴躁。

可能時代不同了,現在大多數家庭的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都會陪孩子寫作業,其中也有老師要求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這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當然是能夠輔導孩子,弊端是容易讓孩子產生惰性,覺得完成作業並非自己的事,推一推動一動,能拖就拖。

對於陪寫作業這件事,我個人認為,在孩子小時候可以通過陪寫作業幫助其建立一些良好的習慣,從剛開始的全程陪,到中間的部分陪,再到最後完全由孩子自己做。我覺得能夠做到這樣,才是正確的陪寫作業的方式。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這樣?

1)給孩子定下每天完成作業的時間,到點兒必須開始寫作業。並根據作業量,限定完成作業的時間。

2)剛開始的時候,幫助孩子統籌安排完成作業的先後順序,並告訴孩子為什麼這樣安排。以後他自己做的時候,就知道了怎麼合理安排計劃。

3)一定要給孩子講清為什麼做作業。很多孩子從始至終對這個問題都不清楚。一提作業,首先是反感,不願做,有畏難情緒。告訴孩子,做作業是為了鞏固和強化所學到的知識,並把學習和孩子的夢想或興趣結合起來。

4)幫助孩子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每次做作業,可以不要求孩子百分之百做對,但做完之後,必須讓孩子自我檢查一遍,然後再由父母檢查一遍,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孩子檢查和父母檢查結果一致。

5)父母不應該保姆式的對孩子的作業進行包辦,孩子完不成作業,或者做錯了題,比孩子自己還急。初始的時候,如果孩子完不成作業,應該有一些小的懲罰措施,或者是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對他進行一些批評,或者是告訴他,你完不完成是你自己的事情,但完不成肯定不會帶他去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想玩的東西。當他自己能夠認識到作業重要性的時候,父母就會省心省力很多了。

實際上,說可能誰都會說,道理可能都懂,但做起來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每一天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都會上演,依然在糾結一道道錯題,依然被孩子心不在焉氣的火氣朝天,依然恨鐵不成鋼。


名師育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在寫作業時分心,就坐在旁邊全程監視,一旦發現錯誤或不專心時,就立即指出來。

家長認為這是在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豈不知是在害孩子。


這樣做會阻礙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如果家長經常打斷、說教、甚至打罵孩子,會讓孩子日益消極、害怕,最後變得沒主見,做任何事都先問問家長看看能不能做。

這樣家長就在孩子的思維上綁架了孩子。那麼我們怎樣來正確地陪伴孩子學習、寫作業呢?

1.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學習時要有一個安靜的獨立空間,手機最好調到靜音,不開電視,書桌上不要有玩具。


2.根據作業的多少和難易程度來寫作業。

孩子放學後,第一時間要看看今天的作業量,根據作業量的多少來分配時間,做到心中有數。

如果家長比較忙,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讓孩子先寫有難度的還是簡單的。

3.要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

這一點非常重要。孩子做完作業,要先讓他自己檢查,家長再檢查,重點看孩子的做題思路是否正確。

4.及時複習鞏固和預習。

“溫故而知新”,要做到課後及時複習鞏固學過的知識,及時預習新知識,在學習上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控制情緒!控制情緒!控制情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如果實在忍不住就在心裡默默勸自己:是我親生的!是我親生的!是我親生的!

一個爆媽毀三代!希望家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