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曾引得無數文人雅士駐足,也留下了盛傳千秋的詩詞佳句。

今天,中國的“國粹”、擁有數千年曆史文化的白酒,在揚州城開了一場“最強大佬(腦)”會,引來政、商、產、學、研、企、媒等眾領域代表齊聚一堂。

他們專為美酒而來,齊聚揚州,只為共同見證中國白酒“川派淡雅型”成果發佈,為邛酒出川發聲發力。

而“川派淡雅型”成果發佈,對中國白酒產業意味著什麼?對川酒對邛酒又有何意義?今天這場“邛酒出川揚州站暨中國白酒川派淡雅型成果發佈會”,對於古川酒業來說,又有什麼內涵?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發佈會落地揚州,古川打造“第二故鄉”

揚州不是白酒主產區,也不代表政治經濟高地,把“川派淡雅型”成果發佈會選址落在揚州,古川這家川酒老牌企業有何用意?

實際上,揚州是古川除成都外的“大本營”市場,是省外最核心的“樣板間”。早在十年前,古川就在揚州創下了年銷售額過億的“神話”,這在一個蘇酒雄踞、徽酒環伺的外地市場,實屬不易,也可見其獨特之處。

而事實上,古川在揚州不只十年,從1997年推出古川純糧液,憑此高性價比產品在揚州逐漸站穩腳跟後,到2008年,開始嘗試研究淡雅型古川,再到2018年的今天,“川派淡雅型”成果發佈,古川深耕揚州市場已經足足有二十年時間。

以此來看,把歷經十年科研攻關和市場檢驗的產品風味定型發佈會落子揚州,古川顯然“別有用心”。

二十年前,從四川邛崍一家不知名的原酒廠,轉型做品牌做市場,揚州便是古川的 “策源地”;二十年後,帶著新的品類創新成果,從揚州再出發,這一次,古川不僅僅只瞄準了揚州,也不只是江蘇,而是更可期的整個外埠市場。發佈會落地揚州,既代表初心,又象徵著再出發,古川將以“川派淡雅”再發力,打造除四川外的“第二故鄉”。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古川酒業董事長楊明在發佈會現場講話時講到:“堅持將江蘇市場作為核心重點市場的地位不動搖。並保證經銷商的利益不受損害,廠裡將全力致力於渠道維護、價格維護,當然,我們也需要和各位經銷商一起,探討更多種的合作模式,形成命運共同體。”

從“香型”到“味型”,延展了白酒品類創新空間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發佈會現場,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協會副會長陳吉福在發言中講到了川酒、邛酒的現在和未來,併為古川的發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程勁松和四川大學食品與發酵工程研究所教授、四川省釀酒工業協會專家組副組長鬍永松,共同宣讀了專家對古川“川派淡雅”產品的品鑑意見。同時,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協會副理事長蔡競現場為古川授牌,授予“古川淡雅”為濃香川派淡雅型標杆產品,古川酒業董事長楊明在眾專家學者的共同見證下,上臺領取了這份特別的“榮譽”。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值得一提的是,恰好一個月前,古川酒業 “川派淡雅型標杆產品”國家級白酒專家鑑評會召開。曾祖訓、胡永松、張良、郎定常、劉念、楊官榮、盧中明、黃志瑜八大白酒頂級專家共同對古川淡雅產品給予高度評價:窖香、糧香、陳香清雅淡逸,醇甜圓潤、爽淨雅緻,具有四川濃香淡雅型白酒獨特風格。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淡雅”概念由來已久,古井淡雅、淡雅五糧醇、淡雅河套等,這些都只是一種產品,而古川第一次把淡雅定型,升級為一種以口味區分的新品類。今天的成果發佈會,實質上是在向行業表明,“川派淡雅”正式定型了。“川派淡雅”的定型,也標誌著將一種口味風格定型為一種品類,開創了白酒風味品類化、定型化的先河。

“淡雅已經上升到格的高度,它一定是色香味三個的結合,把濃香做成淡雅味,它一定有很豐富的東西,淡雅這兩個字對濃香型來說就意味著豐富的含金量。”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張五九在現場表示。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風味創新滿足了現代消費新需求,有很廣闊的市場空間,古川酒業總經理羅政在演講時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現在喝酒的總體趨勢是少喝酒、喝好酒,快樂和健康是第一要素,而白酒消費是有痛點的,實際上消費者要的是喝酒的感覺,但是並不是要這“醉”。現在中產階級不斷壯大,人民需求越來越美好的東西,美好生活是我們的大勢。”

品類創新,從味切入,會延伸出更多空間,而白酒品類風味化,會推動中國白酒產業更加豐富多彩。眼下,14億人口的大市場,幾千年歷史的白酒消費歷史,消費者需要不同口味的產品,產業健康發展需要百花齊放、各表其美,所幸的是,風味創新,滿足了產業發展需求,亦迎合了市場消費趨勢。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原洋河酒廠廠長,現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專家組組長,中國酒業協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梁邦昌在活動現場發表致辭時就指出:“川派也好,黃淮派也好,淡雅也好,綿柔也好,其實都是我們白酒行業的進步和創新,互相交流,互相促進,互相融合完善,這個對我們白酒行業都是非常必要的。”

品類創新的本質:從專家口感到消費者口感

品類這個話題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是近年來產業發展和創新的一個熱詞。品類競爭,流派劃分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細化時期。

以前中國白酒的品類劃分以香型主導,從歷屆名酒評選就可看出,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西鳳、董酒等都是“香型王”,而隨著市場變遷和消費飲食習慣的改變,市場風向有所轉變,開始從“吃香”轉變到“吃味”,對風味、口感的要求高於對香型的需求。所以,市場上出現了綿柔型濃香,淡雅型濃香,優雅型醬香等細分口感。

但實際上,我們發現,以味主導的品類創新,其本質是從專家口感到消費者口感。消費者主權時代,白酒產品創新越來越尊重消費者感受。工藝的堅守、技術的革新,一定是以人為本。從專家到消費者口感的變化,是白酒產業的進步,也是市場變化倒逼的結果。

為了追求健康要清淡飲食,淡雅,更符合這種健康飲食的思考邏輯,重油、重味、重色的飲食習慣在逐漸改變,清和淡是人們健康的追求,這就是消費者口感的訴求,川派淡雅就是這種消費者口味變化的創新結果。從專家理論角度來說,四川濃香應是香重、味重,川派淡雅代表的是消費者口感,這就是產品創新以人為本、以味為導向的鮮活案例。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白酒進入以品類表達品牌的新時代?

高峰對話環節,古川酒業總工程師桑啟明,海納機構總經理呂鹹遜,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白酒學院院長張文學,四川理工釀酒發酵室主任黃治國,四川大學食品與發酵工程研究所教授,四川省釀酒工業協會專家組副組長鬍永松,揚州市鴻源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瀘州老窖窖齡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廣生作為對話嘉賓,在九石機構總裁、新食品雜誌社社長、糖酒快訊網CEO向寧的主持下,展開了非常精彩的“頭腦風暴”。他們針對川派淡雅的創新價值、中國白酒的品類表達和未來品牌競爭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品類是隱藏在品牌背後關鍵的營銷力量,是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重要驅動力。白酒能否通過差異化的品類表達來重塑品牌價值主張?其實,中國白酒本來具有很多產品價值和品質表達的維度和高度,但是經歷了90年代的瘋狂營銷時代,概念營銷氾濫,真概念、偽概念還是偷換概念都被過度使用,使得白酒的品質和產品表述資源被嚴重貶損。

而另一方面,中國白酒缺乏的不是表達的方式,而是精準表達、科學、規範、標準的表達。概念表達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新的表達方式——品類開始凸顯其價值。五糧液以大國濃香來表達品牌,瀘州老窖標榜自己是正宗濃香,古川樹立中國川派淡雅濃香標杆,青花郎高調喊出中國第二大醬香品牌,毛鋪苦蕎酒和瀘州老窖綠豆大麴以健康白酒開局新市場,這些都是在從品類維度區分品牌、表達品質。

從邛崍到揚州,“最強大佬”為川派淡雅發聲,四川白酒勢頭強

古川以十年之功,打造川派淡雅標杆產品,把川派淡雅升格為一種品類,其潛意識裡是在借川派淡雅之類揚古川品牌之名。而通過風味來區別品牌,還有很大市場空間,風味類別支撐品牌也是立得起的,其中,洋河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

顯然,可以預見的是,當品牌集中度提升已成行業事實,通過差異化品類創新來塑造品牌,不失為一種新選擇、新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