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減的“肥”都去哪裡了?

你減的“肥”都去哪裡了?

揭秘:你減的“肥”都去哪裡了。揭開減肥的面紗。

現在,人群中的超重和肥胖比例不斷飆升,減肥也成了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然而,人們對於減肥背後的代謝過程依然所知甚少。不少人認為,脂肪會在減肥的過程中轉化成“熱量”,或是轉變成肌肉,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減掉的“肥”到底都去哪兒了吧。

你減的“肥”都去哪裡了?

我們希望丟掉的“重量”

人體攝入的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都會被轉化為甘油三酯,並以“小油滴”的形式存儲在脂肪細胞當中。而多餘的脂肪除了水解和再酯化以外不需要經過其他的轉化就能儲存起來。從生物學上講,人們盼望著減掉的“肥”,實際就是儲存在細胞中的這些甘油三酯。

通過脂肪酸組成的研究,我們可以推導出這些甘油三酯分子的平均化學式。在1960年赫希(Hirsch)等人發表分析數據,並推出了一個“平均脂肪酸”的化學式——C17.4H33.1O2,把這個“平均分子”乘以三再加上甘油骨架的部分,再稍微簡化一點,就能得到便於計算的“平均甘油三酯”分子式——C55H104O6。脂肪氧化代謝的整個過程相當複雜,不過它也可以用如下方程式簡單表示:

C55H104O6+78O2→55CO2+52H2O+能量

由此可以算出,如果要將10千克的脂肪完全氧化,需要吸入29千克的氧氣,並且會產生28千克二氧化碳和11千克的水。然而,這個式子無法體現“平均甘油三酯”分子中自帶的6個氧原子都去哪兒了,因此也無法判斷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究竟有多少比例的重量來自被減掉的脂肪。

而這個謎題直到1949年才真正解開。利夫森(Lifson)教授等人採用同位素示蹤的方式,發現了脂肪酸中那6個氧原子真正的宿命。他們在氧化的過程中,會以2:1的比例分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知道了這個信息之後,我們就可以算出最終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各“攜帶”了多少來自脂肪分子的質量了(Da指分子量道爾頓):

CO2:(661 Da (C55) + 64 Da (O4)) / (861 Da (C55H104O6)) × 100 = 84%

H2O:(105 Da (H104) + 32 Da (O2)) / (861 Da (C55H104O6)) × 100 = 16%

計算結果就是,二氧化碳“攜帶”了脂肪分子84%的質量,而水的部分“攜帶”了16%。所以可以說,我們減掉的體重大部分都轉化成二氧化碳了。我們知道二氧化碳主要是通過肺的呼吸功能呼出的,而水分主要是通過尿液、汗液及其他體液排洩的。所以,這部分重量主要是我們“呼”出去的,而不是“排”出去的。

揭開減肥的面紗

一個體重70千克的人,在靜息狀態下每分鐘大約要呼出200毫升二氧化碳。如此算來,每一次呼吸大約要排出33毫克二氧化碳,而這其中有8.9毫克是碳原子的質量。假設這個人在一天內睡眠8小時,保持靜息8小時,並進行輕體力活動(代謝達到基礎代謝率的兩倍)8小時的話,他會呼出0.74千克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說會有203克碳原子隨之丟失。而與此同時,500克的蔗糖可以提供2000千卡的熱量,其中包含210克碳原子。

假設這個人每天拿出1小時休息時間來做體育鍛煉,把這時候的代謝率提高到基礎代謝率的7倍,那麼他就可以比平時增加39克碳原子的消耗,使每日的“碳排放量”增加到240克,增加幅度約有20%。而一塊100克的瑪芬蛋糕就可以提供一個人每日能量需求的大約1/5。所以靠運動來減掉的重量很容易就被食物來補充。運動減肥的成果可能很容易敗給額外攝入的食物,即使這些食物並沒有增加多少量。

我們的計算說明,肺才是最主要的“排油”器官。要想降低體重,就需要讓存儲在脂肪細胞裡的碳原子釋放出來。這也印證了我們常常說的那句話:管住嘴、邁開腿。我們建議,這部分內容可以加入到中學和大學的相關課程中,以此來消除人們對減肥的誤解。

你減的“肥”都去哪裡了?

從質量上看,消耗掉的脂肪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呼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