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導言:笨嘴笨舌轉述那些羅輯思維教給我的

(大約4分鐘讀完)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走進我們的生活,而現在的孩子幾乎沒有不會玩電腦跟手機的,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多半就窩在沙發裡玩網絡遊戲。

孩子的自控力往往比較低,而電子遊戲精彩紛呈,一不小心,孩子便會沉迷遊戲廢寢忘食。沉迷遊戲影響正常生活耽誤學習不說,更可能因為長時間低頭不活動,引起身體不適,降低視力,危害健康。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面對這些對遊戲沉迷到不能自拔的孩子,我們有什麼辦法呢?

我們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啊,你應該好好學習,不要虛度光陰哪。”

或是會威逼利誘地警告,“你再玩遊戲就不要上學了,麻溜上街給我打工掙錢去!”

實在沒轍了,手機沒收,電腦沒收,可是一轉身,我們會發現孩子為了打遊戲想方設法弄錢買手機電腦、泡網咖。

總之,無論怎樣阻止,都無法熄滅孩子那顆對電子遊戲熾熱的心。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其實,沉迷遊戲的不僅是孩子,大人一樣會沉迷。

2002年,一個英國人在飛機上,非要打開手機玩俄羅斯方塊,機組人員反覆勸說他都不聽,最後沒辦法,下了飛機就把他抓起來,判了4個月徒刑。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這個人寧願坐牢也要玩俄羅斯方塊,這遊戲的魅力也太大了吧?那麼問題來了,電子遊戲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為什麼會令人如此著迷?

是因為遊戲畫面好看?因為遊戲的玩法和規則有趣?

還有一個廣播平臺曾公開斷言:“玩遊戲就是為了贏,就因為能在遊戲裡頭贏,所以玩遊戲的人都是loser。”怎麼樣?可怕吧,羞愧吧,聳人聽聞吧,看到這我們簡直跳起來要把孩子暴打一頓。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Pia!Hei!Ha!A……

邊打還要邊罵:“叫你玩遊戲!叫你沉迷!叫你loser!”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但是,請先別急著暴躁,那個廣播節目說的或許沒有錯,可並不能一概而論。老話說的好,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嘛。

捫心自問,除了自制力差的孩子,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喜歡玩電子遊戲呢?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遊戲到底為什麼好玩呢?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這就得回到人類本身了。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原始人類

我們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的物種,有一個最深層的心理機制,這個機制叫“目標反饋系統”,只要是生物都具有這種心理機制,但只有人類把它升級了,簡單說就是“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不是世界的本質,而是一個邏輯工具,我們用這個工具來解釋世界。為求生存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行為和具體結果之間的關係,比如餓了就吃,吃了就飽。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如果缺了一個對現象的因果解釋,我們是沒法存活的。為什麼每個民族都有鬼神傳說?原因就在於此,我們要獲得對世界的控制感。

因此,我們在向目標前進的過程中,每一個行為必須獲得反饋,這樣才能建立起控制感。

大家想想看,這種反饋對原始人的生存是多麼重要!原始人目標系統其實很簡單,第一是生存,第二是繁衍。比如覓食或者求偶,原始人類都希望環境給它一個很敏捷的反饋,這樣他才能根據反饋採取下一個行動,通過這些反饋調整、迭代和優化自己的動作。

現在的軟件工程師也是一樣的,不斷蒐集用戶的反饋,然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如果沒有這個反饋機制,人類,包括生物種群都會受不了。

在這裡,羅胖舉了一個例子:

我們過去的機械相機在拍照時,快門會有“咔嚓”的聲音,但現在我們用手機拍照,自然就不會再有快門聲,但拍照時,我們如果聽不到“咔嚓”一聲就不舒服,所以工程師在設計手機時要加上這一聲。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就好像按開關,按下去沒反應,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開關壞了?

所以啦,電子遊戲的魅力也在於此,遊戲實際上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反饋機制而生的。按下w,角色就向前跑了,劃拉劃拉屏幕,場景就會轉動。

一切都是因為要滿足反饋機制。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百變星君》裡教育學生也用到了反饋機制

而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那麼快,競爭這麼激烈,世界那麼複雜,我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點努力,有多少是付出去了就會有收穫呢?

恐怕是投入多回報少,甚至石沉大海也有可能吧。

而在這個時候,我們會不會感到灰心?會不會抱怨?會不會想要放棄?

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各方面都還不成熟的孩子們呢?而孩子們在受到挫折後,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可以滿足他們心理需求的遊戲了。

一句話,反饋機制是人類最深層的機制,我們不可能擺脫它,既然擺脫不了,就做不到完全意義上的遊戲防沉迷。

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和它和諧共處。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怎麼辦?知道這句話後,一切變得如此簡單

Ps:羅振宇在羅輯思維裡倒沒有提到遊戲沉迷,所以就沒有提供防沉迷的方法,對於遊戲防沉迷,手殘鐺個人倒是有個建議——家人之間沒事多溝通,遊戲不是能給反饋機制麼,咱也可以給!

咳咳,總算轉述完了,雖然從內容完整度上不能說十之八九,但大意應該沒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