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的旅遊規劃案例借鑑分析(八)

——從人文社會角度看科茨沃爾德英倫最美鄉村養成記

跨越時空的旅遊規劃案例借鑑分析(八)

作為探索剖析科茨沃爾德地區鄉村旅遊方面知識的系列文章,我還是從先世界觀後方法論的方式進行解讀,在上文了解了英倫最美鄉村科茨沃爾德初印象之後,本文以及後面幾篇文章,我會從方法論的角度,找尋英倫鄉村在經歷工業革命以後得以久盛不衰的密碼,用以指導我們改善落後的農村經濟以及減小城鄉差距。

跨越時空的旅遊規劃案例借鑑分析(八)

去到科茨沃爾德的人大概都會想到《傲慢與偏見》裡伊麗莎白說的這句話“我從來不曾看到過一個比這裡更富於自然情趣的地方,也沒有見過任何地方的自然之美能象這兒一樣的不受到庸俗的沾損。”如此美景得以世代保存下來肯定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要從根本上剖析這個問題,首先我想講的是深入英國國民思想或者靈魂深處對植物的熱愛。

跨越時空的旅遊規劃案例借鑑分析(八)

跨越時空的旅遊規劃案例借鑑分析(八)

當我們縱觀整個英倫大地,我們發現絕不單單是科茨沃爾德,或是別的鄉村的自然生態,還有各個城市的綠化、園藝。從蘇格蘭到英格蘭,從北到南放眼望去都是綿延無盡的原野或者農田,舉個極端點的例子來說,大家知道像北京這種大城市會有城市擴張、人口增加帶來的很多資源分配的問題,為了照顧社會的公平性,政府會推出一些廉租房政策,大都是環境不太好、地理位置不佳、容積率也較高等的住房,但是英國就算是政府推出的廉租房,也還是會有花園的。

跨越時空的旅遊規劃案例借鑑分析(八)

除了英國國民思想中對植物的熱愛,另一個促成因素就是英國的社會機制,學城鄉規劃的人上學時都要學的英國學者埃比尼澤·霍華德的專著《明日的田園城市》,以及英國思想家托馬斯·莫爾《烏托邦》,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英國無論城鄉都被綠色包圍的現狀,特別是前者直接用於指導英國的萊奇沃思和韋林兩座田園城市的規劃建設。

湯俊,現任北京創行合一規劃設計院執行院長

旅遊項目要規劃,要方案,要創意,怎麼辦?

北京創行合一規劃設計院專注休閒農業與美麗鄉村、旅遊景區、農場、民宿、農家樂等旅遊規劃與策劃設計,實現資源的有效對接,締造一個全方位的生態鏈互動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