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中國的戰神是誰?

你好251

二戰時期中國的軍神毫無疑問是

聶榮臻元帥!薛嶽孫立人什麼的靠邊站!

1,第一塊敵後根據地,第一次對日寇的主動出擊。

平型關戰役後,八路軍第115師的一部2000餘人,在聶榮臻率領下展開游擊戰爭。1937年11月,建立了以五臺山為中心的晉察冀軍區,創建了第一個敵後抗日根據地。

要知道,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最好的戰爭方式就是游擊戰。相比正面戰場的不停敗退,不停死守或者不戰而逃,八路軍主動出擊恢復國土,給淪陷區的中國居民帶來希望和溫暖,這才是中流砥柱!

2,英勇抗擊日寇,殲滅日軍偽軍敵人達35萬人。

日軍組織兩萬多人進行掃蕩,八路軍迎頭反擊,殲敵2000多人,收復了晉東北12個縣,冀西20個縣,察東4個縣。在八年全面抗戰中,根據地軍民與日偽軍作戰3.2萬次,斃傷日偽軍35萬餘人。

晉察冀根據地,面對的對手是日寇頭子岡村寧次,他是針對游擊戰的專家,是締造昭和軍閥的“巴登巴登同盟”三羽烏的第二位,被日本人吹捧為無論在統率或是作戰方面都是罕見的名將。面對這樣的敵手,聶元帥空心經營,不斷出擊,讓日本的華北派遣軍疲於奔命。

3,收復華北大量失地,吸引大量日軍精銳主力

晉察冀邊區在抗日戰爭中愈戰愈強,包括山西、河北、察哈爾、 熱河、遼寧等五省之各一部,面積40萬平方公里,人口2500萬,縣治108個,成為華北敵後最大的抗日根據地。

從1931年抗戰爆發以來,我國不停的上演喪師失地的悲劇,一個有一個番號被取消,一個有一個省被佔領。直到聶元帥帶2000八路開闢敵後根據地,我們才有了和日寇爭奪土地的能力。敵後抗日根據地與精銳日軍不停爭奪一個村一座山,積小勝為大勝,才有了最後輝煌的抗日戰爭勝利。

敵後根據地努力抗戰付出巨大犧牲的同時,那些國民黨軍隊的大佬們,“前方吃緊,後方緊吃”。連盟軍觀察員都說“國民黨政府是一個極其腐敗極其虛弱的政府”。說蔣介石是扶不起的阿斗,不是誇張。



永遠懷念敵後根據地作出巨大犧牲也做出巨大貢獻的無名英雄們!


歷史知事

既然謂之戰神,或有二種解釋,一是用兵如神,殲寇如麻;二是戰死沙場,蕩氣迴腸。

第一種,首推薛嶽,陸軍上將。

淞滬會戰,蘭封會戰,萬家嶺大捷,上高戰役,三戰長沙。

薛嶽是中國抗日軍隊裡消滅日軍最多的高級將領,坊間也確有戰神封號,不是隨便自詡的。昨日詳寫過關於薛伯陵的抗戰功績,被日寇謂為“長沙之虎”,青天白日勳章,再獲美國總統特頒勳章。



第二種,首推張自忠,陸軍上將。

臺兒莊戰役南擋北殺,率59軍兩敗第五師團,板垣徵四郎幾欲羞憤自殺;棗宜會戰大破日軍第103旅團,成為中原大地抗日中流砥柱,日軍方面稱之為抗日的旗幟;隨棗會戰中以集團軍總司令之身親赴戰場殺敵,壯烈殉國。

張將軍藎忱戰死後獲國共雙方和敵人的一致尊崇,重慶萬人空巷迎靈,是戰場上犧牲職務最高的抗日將領,其精神不死,青史永存。

而兩員上將究竟誰可以稱為唯一的戰神,實不敢妄下結論,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度度狼gg

不能忘記“芳華版”戰神。他們年輕帥氣、英勇無畏、以身許國,戰果輝煌,堪稱戰神。抗戰期間犧牲的中國飛行員平均年齡25歲,血灑長空——譜寫了二戰中國空軍版“芳華”。

“在八年抗戰中,中國空軍始終以不滿300架戰機的劣勢兵力,與敵寇數倍的兵力周旋,前後擊落敵機1543架,擊傷敵機330架。更是在最後兩年中,獲得我領空制空權,空軍的成就,實在超過僅僅10幾年空軍建設所應有的表現”。

二戰中國空軍戰神當推四大金剛。

高志航,他的名字讓日本飛行員膽寒,日軍飛行員的口頭禪“我如果有虧心事,就讓我碰到高志航”。1937年8月14日14點50分,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谷川清命令駐臺北的18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於空襲杭州筧橋機場,企圖摧毀中國空軍力量和機場設備。高志航率領第四空軍大隊上空迎擊,締造6比0的戰果,首開對日抗戰空戰全勝紀錄。犧牲時30歲。

樂以琴,江南大地的鋼盔,他所駕駛的2204號座機成為令日本空軍聞風喪膽的剋星,個人擊落敵機10多架,犧牲時23歲。

劉粹剛,空軍“紅武士”,在對日空戰中,常以寡敵眾,從8月16日首開紀錄到10月中旬,共擊落敵機11架,犧牲時24歲。

李桂丹,在抗戰初期的空戰中,曾先後擊落日機8架,戰績輝煌。被國民政府授予二級雲麾勳章。在武漢保衛戰中,僅其1人即擊落日機3架,也在激戰中不幸被日寇擊中,壯烈殉國,時年24歲。


張春輝

若以戰績論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戰績最佳殺敵最多的戰神,無疑就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薛嶽,在長沙會戰中自創天爐戰法,利用該戰法殲滅日軍十萬之眾,有效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此戰役也是中國抗日戰場一次十分重大的勝利。據說國民黨軍在抗日戰爭中殲滅日軍近50萬人,薛嶽一人獨佔五分之一,戰績令人矚目,戰後獲得美國總統杜魯門頒授的自由勳章和國軍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

國民黨軍隊系統裡面山頭林立,有很多個派別,比如陳誠的土木系,還有日本士官學校系,保定講武堂系,黃埔系,最有名的當然是黃埔系,蔣介石的學生自然非同凡響,但是薛嶽畢業於保定講武堂,資格也很老,對老蔣忠心耿耿,屬於中央軍中的嫡系。他在1918年就參加了孫中山新建立的援閩粵軍,任司令部上尉參謀,不久任第一師機關槍營營長;1921年5月,薛嶽任孫中山總統府警衛團第三營營長,成為著名的粵軍"三劍客"之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與紅軍多次作戰。在紅軍眼中是一個很難對付的角色。

抗戰期間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指揮了長沙會戰,並因此戰享譽世界。後在1950年的海南島戰役中任海南防衛總司令,戰役失敗後撤退至臺灣。1952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1998年5月3日逝世於臺灣,享年103歲。


浩蕩揚子江

日本侵華,蔣介石以南方几個省的財政支持全國的抗戰,每個月蔣介石在西安辦事處的人員會把軍餉,物資還有武器彈藥偶讀送到八路軍辦事處,此外還有晉軍,張學良部隊,還有西北軍等等,蔣介石這個家當得很不容易。

國民黨在抗戰中正面戰場上進行過十餘次的大型會戰,這些會戰中先後殲滅了日軍50多萬,那麼究竟是誰指揮的這些戰役呢?


首先說白崇禧將軍,作為國民黨軍隊中小諸葛,這個稱號不是浪得虛名的,在臺兒莊一戰中,白崇禧用各個地方都不要的川軍作為打日本的主力,最後殲滅日軍1萬多人。而且在白崇禧發家的兩廣地區,日本從來都沒有打破他們防線。桂軍善戰之名全國都知道。


第二是,薛嶽將軍,作為四戰長沙的司令官,發明了對付日本的天爐戰法,首次使用後殲滅日軍5萬多人,在四次長沙會戰中,薛嶽將軍先後殲滅了20萬的日本精銳,成為中國之戰勝,薛嶽將軍也得益長壽至107歲,雖說在解放戰爭中表現一般,但是抗戰打鬼子,薛嶽將軍不含糊。

第三,孫立人將軍,此人被稱之為國民黨第一將,在緬甸會戰中,孫立人將俘獲的日本戰俘沒有優待他們,而是下來一個很恐怖的命令,去過中國的日本人一律活埋,這個做法儘管有悖國際戰俘條例,而且國民黨內部也說孫立人將軍這樣做會引起日本人的報復,結果倒好,日本人只要看到孫立人的旗號就潰敗,看來日本人也有害怕的時候。


第四,胡璉將軍,作為毛主席都對此人評價非常高的國民黨將軍,外號,狐狸,此人狡猾多變,以一個師的兵力駐守石牌,作為重慶的門戶,胡璉將軍頂住了日本的攻擊,讓重慶作為臨時都城運籌全國,胡璉將軍功老非常大。

第五就是李雲龍將軍,儘管這個人是杜撰的,但是在八路軍中的總體戰法中,李雲龍是唯一個敢於大規模出擊日軍的人,當時我們限於自己的兵力和武器等,制定出了以游擊戰為主要戰略,積小勝為大勝。李雲龍將軍一般的打法都是以攻擊戰,大規模的進攻,刺刀戰為主,很少使用游擊戰術。

不管怎麼說,抗日的軍人都是英雄,讓我們致敬。


歷史大家

抗日戰神是薛嶽,中國軍魂張自忠,叢林之狐孫立人,勇奪虎羆戴安瀾。

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中國正面戰場湧現出無數英勇無比,浴血奮戰的抗日名將,最具代表性的是薛嶽、張自忠、孫立人和戴安瀾。

抗日戰神薛嶽

字伯陵,綽號“老虎仔”,廣東韶關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抗日戰爭中先後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三大會戰,指揮四次長沙會戰,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被認為是“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侵華日軍將領岡村寧次曾說:“撼山易,撼薛將軍難”,千百年來,除岳飛外,無人有此譽稱。

中國軍魂張自忠

字藎臣(後改藎忱),山東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先後參加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等,屢屢重創日寇,獲得大捷。1940年5月在棗宜會戰壯烈殉國。張自忠將軍殉國後,日軍為其舉辦了盛大葬禮,稱之為“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民間稱之為“活關公”。

叢林之狐孫立人

字撫民,安徽舒城人,軍事高材生,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孫立人的主要戰績在緬甸,他先後兩次入緬作戰,累計擊斃日軍近5萬人,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因善於指揮機械化部隊,被譽為“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著名作家李敖稱他是國民黨集團中最傑出的將領。

勇奪虎羆戴安瀾

字衍功,安徽省無為人,抗日戰爭中先後參加血戰古北口、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徐州會戰,崑崙關一戰擊斃日軍少將中村正雄,獲蔣介石“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之譽。對緬作戰中取得同古會戰、收復棠吉之功。1942年5月在緬北茅邦村壯烈殉國,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史迪威評價“立功異域揚大漢聲威第一人”。


狄飛驚

這個問題,肯定有人推薦薛嶽、孫立人,甚至是張靈甫、王耀武。

但是我在想,戰神的標準是什麼?

韓信可以稱得上戰神。他破魏時,劉邦是給他軍隊的,後來就沒有了。韓信就憑著臨時招來的人馬,東拼西湊的後勤保障,居然破了趙、代,下燕取齊,還不斷給劉邦輸送資源。

因此我們可以確立戰神的幾個標準:一是自己所處的形勢是不利的,帶領著軍隊很少。二是自己能扭轉乾坤,起到很大作用。三是最終戰勝了對手,自己戰敗,投降或被俘、被殺,都不能算。

從這幾點來看,不難看出,孫立人、薛嶽、王耀武諸人都不能算,遑論張靈甫。因為他們所率領的軍隊,比起敵人來說,略佔優勢。但相對戰果來說,不夠。人家韓信背水一戰,幾萬散兵破二十萬,這幾位的戰果都算不上什麼。更何況也起不到扭轉乾坤的作用,他們這幾位就算換個人上,戰果也差不多。

所以說,二戰時中國是沒有戰神的。要是硬要評一個,我認為朱德可以。他率領的不過區區六萬土八路,小米加步槍,殲滅的敵人數量,比薛嶽諸人的都多,而且能發展壯大隊伍,和韓信類似。


比兔子跑得還快

大戰略的話,首推蔣百里將軍,蔣百里將軍明確了日軍侵華的攻擊路線,攻擊策略,明確提出以空間換時間,拖垮日本的戰略,總結一句,我們中國是有辦法的。論戰場殺敵的話,首推薛嶽將軍,薛嶽將軍殲滅日本鬼子數量就不細說,如果有人還拿什麼百團大戰,什麼平型關大捷來說事的話,那就是牌坊婊子了!看到還有人說薛嶽將軍敗給粟裕將軍,那是人心向背,說明我黨得了人心,但是卻不能拿這個來貶低薛嶽將軍,否則,還可以說某某將軍打日本鬼子不行,內戰才內行呢!


川北極熊

孫立人,被稱為中國軍神,“東方的隆美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華民國路軍二級上將軍銜



Imany

不知道大將許世友算不算戰神,因為一些歷史原因,許世友幾乎被忘掉了當年的諸多功勳。

許世友本是貧苦出生,家裡只有老母親帶著一群孩子,吃飯都吃不起,後來許世友選擇到少林寺學武,因為少林寺管飯。


就這樣,許世友在師傅的傳授下學的了一身武藝,因為在反鄉途中誤殺惡霸,許世友無奈投奔了吳佩孚的軍閥,在軍閥中,許世友許世友開始顯現驚人的軍事指揮才能。至此,直到他來到共產黨的部隊一直被人稱之為戰神,所有難打的仗上級都交給許世友去打,包括後來的抗美援朝之戰,主席也親自點將讓許世友前去,最終許世友不負眾望凱旋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