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磁刺激在疼痛領域的應用

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是繼功能性電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 stimulation,FES)之後廣泛應用發展起來的一種康復理療技術。

FMS來自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磁刺激發生器利用高壓、高能電流在磁場線圈內瞬間放電,誘導出高場強的磁場,能無衰減地穿透皮膚和骨組織,誘導神經組織產生局部微電流,使神經細胞去極化,從而興奮神經纖維;同時,磁場隨著電流和磁線圈輸出而變化,該變化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阻礙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的方向,生成了一種渦形電流,可刺激神經或肌肉。

功能性磁刺激在疼痛領域的應用

激光磁場理療儀

在臨床中有數據證明患者使用後的VAS疼痛統計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通過不同人群的測試患者疼痛感一天比一天減輕,具體如下:

6例頸椎病患者VAS疼痛評分統計圖表

VAS 7.8 ---3.6

功能性磁刺激在疼痛領域的應用

8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VAS疼痛評分統計圖表

VAS 7.9-4.6

功能性磁刺激在疼痛領域的應用

那麼它在臨床上具體是如何使用的呢?

頸椎病:

功能性磁刺激在疼痛領域的應用

每天一次,5-8次為一療程。

肩周炎:

功能性磁刺激在疼痛領域的應用

每天一次,5-8次為一療程。

坐骨神經痛:

功能性磁刺激在疼痛領域的應用

每天兩次,10-15次為一療程。

腰椎間盤突出:

功能性磁刺激在疼痛領域的應用

每天兩次,10-15次為一療程。

同時,功能性磁刺激與電刺激技術相比有明顯優勢,除具有常規電刺激(CES:conventi 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同樣特徵外,還有比其更顯著的其它特徵。

比較

功能性磁刺激

電刺激

疼痛感

無疼痛或微小疼痛

強電流在表皮有較大的擴散而引起疼痛。

刺激深度

刺激深度達10cm,且磁場強度不發生改變

隨著組織深度而迅速下降(肥胖者表現更為突出)

患者接觸

可不與身體有任何接觸

電極接觸

強度調控

強度大小由輸入電流量控制,可瞬間調控,磁場位置也容易變更

取決於電極位置,調節容易

操作難易程度

電腦控制,操作簡單

操作簡單

安全性

無創無副作用,機體與外界無電聯繫,因而安全性好。

與皮膚接觸,有電擊和燙傷的危險

適用範圍

禁忌症少,可與其他設備聯合使用

直接接觸皮膚,不能經常使用,對皮膚表面狀態有要求

臨床中經常會碰到肩關節活動受限的患者,因疼痛嚴重而無法做或者不能堅持關節鬆動,但不做手法鬆動,又會使關節活動受限更加嚴重,形成惡性循環。激光磁場理療儀就是強磁設備,療效確切,起效迅速,為後期對關節做鬆動而不引起疼痛提供了保障,是疼痛科的好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