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星星之火88637076

“格物致知”四字出自《禮記·大學》,內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當時的主流思想,認同朱熹:天下萬物,要致知,必須格物。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和基礎。後來,王陽明提出不同見解。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他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出生後,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王陽明像


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12歲時,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13歲,母親鄭氏去世,幼年失恃,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18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王守仁拜謁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後來,王陽明被貶謫貴州龍場任驛丞,此時他人到中年,又經宦海沉浮,忽然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指出程朱所謂“格物”已經走上了歪路,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王陽明認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卻要從自己內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

當然,王陽明也不是完全反對“格物致知”,他只是強調,“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則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老照片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因為《大學》文中並沒有作出任何解釋,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從漢代開始,關於它們的解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繼承了程頤的說法)的解釋和王陽明的解釋。


要想知道他們兩人的“格物致知”有什麼不同,各是什麼意思,請聽有書君細細給你道來。



雖然南宋人朱熹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學家,但他對“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作為主流,其主要原因是從明太祖開始,明朝獨尊朱熹學說為當時的唯一官方思想,成為科考中唯一的理論。


朱熹認為:天下萬物,要格物致知,並非窮盡天下每一個事物,而是積習既久之後會有“知”的獲取。因此,格物致知在朱熹眼中,就是即物而窮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比如說你現在吃一盤魚,在朱熹理論裡,要知道魚的道理,你就盯著它,長時間盯著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不能明白道理,那就去查書查資料,吃不吃魚已經無所謂了。



明朝王陽明在早期也是相信朱熹理學的,他在娶妻回鄉途中,得到理學家婁諒的指點。王陽明從小就想做聖人,婁諒告訴他:“人在面對自己所不知的物時,要通過各種方式(實踐或書本知識)來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道理後,你就是聖人了。”



一天、兩天、三天後,那位學友受不了了,出現了幻覺,頭昏眼花,他回去了,讓王陽明一個人在那裡“格竹子”。等到第六天,王陽明不僅出現幻覺,還出現了幻聽,彷彿聽見竹子在嘲笑他沒用,“這麼明顯的道理你都格不懂。”王陽明直接暈倒在那裡。


後來,王陽明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在貴州龍場醒悟。接著就創建了陽明心學。陽明心學也提出了“格物致知”。他的心學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心即理,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事上練。



朱熹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有探究的意思,物就是萬物。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還是以前面的那盤魚來說吧,王陽明才不會管這魚是怎麼燒出來的呢,他會說,“魚啊,你現在已被人燒好送到我面前來了,那我就吃你。”這是天經地義,是天理。

“致”是停止、實現的意思,“知”則是良知。通過在事 上正念頭而實現良知。


比如說敬孝道。朱熹認為,孝順父母,你必須要探究學習孝順父母的各種知識,最後得出一套理論,再開始孝順父母。而王陽明則認為,只要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端正好態度,良知就會指引你去如何孝順父母,這些行為是不必向外學習的,天生就會的。


王陽明告誡他的弟子: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即知行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為一種生活狀態。比如說孝順,你必須有孝順行動,只嘴上說肯定不是孝順。



為什麼是“致良知”呢?良知就是判斷力。致良知,就是聽從內心的聲音。


王陽明的心學,並不反對人們去做官。他認為關鍵看這件事主動來找你的,還是你自己去求的。這件事主動來找你,你就可以去做官。


他的“四句教”應該是對心學最好的解析 。“四句教”全文: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其人也如他的心學,從不先從壞處想別人。他認為人之初都是赤子之心,只是後來被自己的各種慾望矇蔽了心,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的私慾,向內求,致良知,一切憑良心做事。他推行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不是實踐得出理論,實踐只是驗證理論。



哎呀,有書君自己也繞暈了。總之,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格物”就是正心,向內求;致知就是致良知。他的存天理去人慾,是通過致良知來得到的。


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他用致良知來包羅統攝一切概念和學說,諸如格物、知行合一統統可以用致良知來解釋。他的“四句教”應該是他思想的光輝閃耀。



有書共讀

“格物”“致知”最早出自儒家經典《大學》,是八條目中的兩條。從漢代開始,關於它們的解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繼承了程頤的說法)的解釋和王陽明的解釋。他們兩個人在這個問題上可謂針鋒相對。

王陽明的格物本質上是格心,而格心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正念頭,端正自己的意念。他有自己的一套說辭,他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他看來,支配我們身體的是心,而心一旦發動起來就是我們的意念,但我們的意念活動有一個本質(即本體),他認為是良知。所謂物,就是意念所關涉的東西。從這個解釋中我們看到,王陽明把客觀上的物變成了我們主觀意念活動的內容,因此格物自然就是格心,即從根本上端正我們邪惡的念頭。所以他說“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因此王陽明是主張向內用功,強調在心上用功,這也是他的學說被稱為心學的一大原因。

至於致知,首先我們要明確,這裡的知就是“心之本體便是知”的知,王陽明解釋為良知。致知就是把我們生而具有的良知推擴出去,“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良知,一方面是指人應擴充自己的良知,擴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實在地付諸行為中去,從內外兩方面加強為善去惡的道德實踐。

當然,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他用致良知來包羅統攝一切概念和學說,諸如格物、知行合一統統可以用致良知來解釋。


雕刻歷史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王陽明關於格物致知原文。格物致知即正心順理。正心三個階段 知善知惡 為善去惡 無善無惡。


南炎易理

【王陽明】: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良知明覺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民航小知識

王陽明在年輕時曾經被格物致知這個問題困擾的茶不思,飯不香。

回答問題前,首先用要科普一下儒家八目,分別是八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語出《大學》。很顯然格物致知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那麼如何格物呢?理學大宗師朱熹的建議是向外求理。一開始王陽明是相信的並且身體力行,他就對著家裡的竹子思考,也就是我們知道的“陽明格竹''故事。結果王陽明對著竹子沉思七天七夜,理沒格出來,人到是病了。

因此,王陽明開始質疑朱熹格物致知的正確性,既然格不出來,說明方法和邏輯有問題,那麼到底哪裡有問題呢?

為此,王陽明進行長達數十年的思考,終於某一天頓悟了:心即理也。吾性自足,不加外求。

啥意思呢?理不在竹子上,就在我心理。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四個字:格物致知。晚年的王陽明把心學總結說,一生心血皆在致良知三個字上。

我們首先要知道,良知思想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理論核心。

王陽明額的良知說起源於《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濾而知者,其良知也”,因此王陽明才說自己繼承的是聖人的血脈。

在孟子看來“良知”是先天的對是非標準和道德規範。所謂的良知其實就是良心。

王陽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說的基礎上把“良知”擴充為一種貫穿於萬事萬物的普遍原則。他說“良知者,心之本體”,認為“良知”是心的本然狀態。

王陽明的“良知”是倫理學上的良心,亦即道德意識的主體“良知”是“與物無對”的本體,是造化天地萬物鬼神人類的精靈,人的一切認識和實踐的活動,都是為了復歸此本體。

他說:“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王陽明把“心”進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慾”和外物干擾的“本心”即從“一塊血肉”的人心昇華為“良知”。

“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體,它處在虛靈明覺和恆照的狀。因此,作為超越具體“身心”特徵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體“器”的“道”。所以王陽明說“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若無有物慾牽蔽,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

因此王陽明推斷良知即是天道。有良知的人就是得道之人。

最後還要強調的是,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識,而是良知。王陽明不主張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方法,主張“心即理”,認為“格物”就是體認本心。從“心即理”的觀點出發,王陽明進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說。所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理念和思想意念;所謂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而知與行兩者的關係,則是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格物致知這個成語家喻戶曉,是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對古代科學發展從思想上有所影響,其基本意思是說:考察事物,獲得知識。 \n這一詞語最早見於先秦經典《禮記·大學》,是該書所提出的儒者求學八階段的初始兩個階段:“古人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n這一段話,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這一程序性行為綱領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見格物致知在儒家學說中的確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n“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廣泛,這一段話,在孔子時代大概並不難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釋,孔門弟子對格物致知含義亦未闡發,這導致後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義時出現很多歧義,每個人都想依據自己的哲學傾向對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釋,這就使得在此問題上,真正出現了百花齊放局面。



宋代是談論格物致知比較多的朝代。一代名儒司馬光,曾專門作《致知在格物論》,暢述己意。他首先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何哉?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富貴汩其智,貧賤翳其心故也”。從這種認識出發,他解釋格物致知說:“《大學》曰:‘致知在格物。’格,猶?I也,御也。能?I御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他批評鄭玄說:“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司馬光強調要抵禦物質生活的引誘,認為這樣可以保持一個人的高風亮節,不為物慾遮蔽自己的聰明才智。



此說當然有其不可磨滅之處,但亦未必合乎古人原意。他與鄭玄一樣,在此問題上都“師心自用”了。 \n“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別崇高的位置。朱熹認為,《大學》一書缺了對格物致知進行解釋的一章,他補上了這一章。朱熹增補的內容是:要獲得知識,必須考察事物,以求認識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識。求學者應該把心中已知的理作為基礎,進一步努力,以求達到認識的頂點。經過長期努力,會達到這樣一個境界,好像突然之間明白了一切,這就是認識的頂點。



朱熹所說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會事物,包括讀書和待人接物。比如考察如何孝順父母,如何忠誠於君主等等。陸九淵和王守仁認為,心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認識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王守仁甚至認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這良知推廣到事物,就是格物。 \n在格物致知學說上對後人影響較大的是宋明理學,其中主要可分為兩派,程(顥、頤)朱(熹)一派和陸(九淵)王(陽明)一派。程朱等人釋格物致知為“即物窮理”,二程說:“格猶窮也,物猶理也,若曰窮其理云爾。窮理然後足以致知,不窮則不能致也”。(《程氏粹言》卷一)朱熹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大學章句·補傳》)這裡的“即物窮理”,是要求人們運用已知的知識,深思客觀事物,達到自己內心的豁然領悟。它所強調的是一種內省式的思考過程。



宋明理學對“格物致知”的發揮,在後世也有人表示反對。例如顏元就公開批評朱熹說:“朱門一派,口裡道是即物窮理,心裡見得,日間做得,卻只是讀、講、論……其實莫道不曾窮理,並物亦不能即,半日靜坐,半日讀書,那曾去格物”。(《習齋記餘·閱張氏王學質疑評》)顏元主張格物要親自動手,實地去做,不能離物而空洞地“窮理”。這樣的格物致知,有利於科學的發展。



實際上,因為格物致知學說具有研究客觀事物以獲取知識的含義,一些重視研究自然的有識之士也借用這一口號,賦予它新的內涵,用以闡發自己的思想。例如王夫之即曾這樣說過:“密翁(方以智)與其公子為質測之學,誠學思兼致之實功。蓋格物者,即物以窮理,唯質測為得之。若邵康節、蔡西山,則立一理以窮物,非格物也”。(《搔首問》)王夫之所提到的“質測之學”,是方以智的創舉,它的中心內容是要求以實證方法研究自然現象。



王夫之認為只有質測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這賦予格物致知學說以嶄新含義,標誌著這一術語已經進入自然科學範圍。 \n隨著明末清初科學技術的傳入,中國人研究自然現象的熱情也高漲起來。這時人們談論格物致知,很多情況下都意味著研究自然以獲取知識。古老的格物致知學說獲得了新生,成了人們從事科學研究的理論根據。清末翻譯的西方科技書籍,有些徑以“格致”名之。格致一詞成了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部門的統稱。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寫道:“在這學堂裡,我才知道在這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他所說的格致,就是指的這些自然科學。在中國傳統科學與西方科學技術合流過程中,格物致知學說以獨特方法參與並加速了這一過程,從而在科學技術史上取得了一席永久立足之地。


青島小曼搞事情

啥?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如果王老先生泉下有知,會不會氣的活過來......

要知道,陽明先生曾經面對一根竹子格了七天七夜,試圖追尋朱聖人的腳步,結果不但沒有格出什麼真理,反而是格出一場大病,差點一命嗚呼

這件看起來既逗比又很有影響的事件史稱守仁格竹

其實,多虧了這個“格物致知”的真理沒能在王守仁同志身上應驗並讓他頓悟,陽明心學才得以在日後生根發芽,最終讓王守仁同志在龍場這個“世外桃源”完成悟道,創立心學

自此,王守仁同志躋身中國歷史聖賢之列,並榮幸的成為最後一位拿到入場券的人


出身不凡的王守仁,註定有著不平凡的人生

王守仁家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那是相當的十分有錢,而且他還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祖先——王羲之

跟貧農老朱不一樣,非得給人朱熹當後代,奈何朱子之後尚在,只能作罷。但王守仁家可不一樣,王家的先輩們大都曾經做過官,據說混的最好的是給劉伯溫當跟班的,官至四品,後世子孫雖然差點,但也還湊合

到了王守仁父親王華這裡,事情發生了變化。因為王家祖墳冒了青煙,王守仁的老爹王華考上了狀元

隨後飛黃騰達的王家搬到京城,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王華自然不敢怠慢兒子的學習,一口氣請了好幾個老師來教他讀書,希望他有朝一日金榜題名

可是,接下里的事情,卻讓這個狀元老爹大跌眼鏡

當他從少年變成青年,當冥冥註定的真理未曾來臨

先是不專心讀書,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敝月山房》(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此時,王守仁只有十二歲,卻用了辯證法的思維,給出了自己關於山月哪個大的回答

然後是口出狂言,隨著父親去了趟關外,領略完縱馬奔騰的豪情後,寫出給皇帝的上書,表示要帶領幾萬兵馬,掃平韃靼

此時,王守仁剛剛十五歲,卻用自己的豪言壯語,去挑釁狀元父親的認知底線

緊接著,他又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準備做聖賢,然後對著竹子格了七天七夜,大病一場。隨後修養一年,繼續捧著朱子的書籍試圖參透“格物致知”的道理

此時,王守仁已經十九歲了,不僅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且從來都不顧及老爹的感受

最後,是國考落榜後,不僅不悔改,還表示讀書無用,準備學習韜略,練習騎射,試圖為國家建功立業

此時,王守仁已經二十六歲,但他卻用實際行動表示,我想做的事,一定要做到!

距離聖賢,守仁同志還有最後一步,那就是實踐

丟了功名的王守仁,卻參悟了聖賢之道

因為得罪了劉瑾,王守仁被貶至貴州龍場,在那個年代,這是個連龍都不一定會住的荒蠻之地。原因很簡單,王守仁給劉公公取了個外號——權奸

然而命運彷彿在跟他開玩笑,劉公公估計是氣壞了,表示貶官還不夠痛快,要做掉王守仁。王守仁被迫演了一齣戲,來了個假死,然後跑去找自己的父親

時任南京吏部尚書的王華,並未責怪這個因為意氣用事而丟掉功名的兒子,而是告訴他:“你是對的!”

終於釋然的王華明白,這個兒子將來一定會做出比自己更大的成就,所以他選擇相信。隨後他安排了幾個隨從,伴隨著王守仁同志前往龍場赴任

就是在這個未開化的地方,王守仁辛勤勞作,教育當地苗人,開始了自己的下鄉生活。除了每天干活吃飯,他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沉思,苦苦尋找那個“理”

王守仁在痛苦中掙扎著,一切都已失去,“理”卻依然不見蹤影。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處?“理”在何處呢?王守仁陷入了極度的焦慮與狂躁,在這片荒涼的山谷中,在這個死一般寧靜的夜晚,外表平靜的他,內心正在地獄的烈火中煎熬。

忽然,一聲大笑破空而出,打碎了夜間山谷的寧靜,聲震寰宇,久久不絕。

在痛苦的道路上徘徊了十九年的王守仁,終於在他人生最為痛苦的一瞬明白了一切

歷經千辛萬苦,“虛度”十九年光陰的王守仁尋遍了天涯海角,終於找尋到了那個神秘的“理”。原來答案一直就在他的身邊,如此明瞭,如此簡單,從未離開過

存天理,去人慾?不,不是的!天理即是人慾。天地聖賢之道並非存於萬物,也無須存於萬物,天人本是一體,何時可分?又何必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理”在心中!

陽明心學就此創立,知行合一自此產生



置身黑白的精彩

儒家經典《大學》提出大學之道的八次第或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提出來的。嚴格說來應是曾子根據孔子的講述所整理歸納而提出來的。

所謂格物,即分清事物的條理順序。格,這裡是動詞,分格,觀察事物將事物或事理整體切分成部分或順序,這是格物。

通過格物以知事物的本末、終始、先後,以切近其中之道,稱為致知。

格物致知的思想強調了獲得真知應當首先進行實際的觀察,明確了觀察活動是獲得實踐真知的首要活動。這說明我們先秦古賢聖已經自覺意識到認識真理的恰當方法應是從實際觀察開始的。


建章看世界

知行合一

通俗的理解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個理解雖然不能算是錯,但是隻是對於“知行合一”四個字的淺顯的理解了。王陽明認為知與行本就是一體,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比如說看見美女心裡歡喜,不是先看見美女,然後才去歡喜的;看到便便偏皺眉頭,不是先看到了,再立個皺眉頭的想法。再比如講孝,說一個人知道孝順父母,一定是他已經做出了孝順的事情,人們才會這樣認為的。就是說,知是內在的觀念,行就是外在的行動。知和行,是不能分開的。當然,理論雖如此,但做到卻很難。因為,人的特點往往是知和行並不一致,知是知,行是行。這就像一些噴子一樣,明明知道這個是真理,也要想方設法去貶低一下。另外,山人以為,這個知行合一,還含有一個意思,那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實內涵之一,否則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你硬要去做,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就更別提做好了。

格物致知

朱熹版”格物致知“: 萬事萬物都有天理存在,我們要努力尋找蘊含於萬事萬物中的道理,最後摸索總結出天下至理,最終成聖。說白了就是”格物窮理“王陽明版”格物致知“: 格為正,物為事。這裡的事也不是事物的事,而是意之所在,意之所發,也就是心中之事,心中之物。所以王陽明理解的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說,我們都有成為聖人的潛質。格物也就是迴歸自己的內心,把自己的心中種種不正常的思想,慾望,情緒,觀念正過來。簡言之,朱熹向外尋求天下的道,王陽明向內向自己的心尋求。再說個額外的:存天理,去人慾。這在近代中國應該算是被誤解最深的六個字了。這裡的"人慾”並不是指的人的慾望,而是指超出合理 、正當範圍的慾望。雖然說這個“合理”與“正當”很難界定。但是卻不難判斷的。比如說人餓了,一天吃三頓飯絕對百分百的正當,可是一頓吃個三五萬的,就不正當了。再比如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個是天經地義的,可是如果你娶一個不算,包了個二奶還覺得不過癮,再來個小三小四小五啥的,就屬於要去的那個“人慾”了。所以宋明理學家們提倡的“存天理,去人慾”是指去掉不合理的慾望,而不是所有人的慾望。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多多包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