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路面淨不淨 掃灰稱一稱

目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正如火如荼地看展。近日,阜城道路清潔考評又有大動作,開展主次幹道“以克論淨”的專項行動,提高城市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水平。

探訪

在一平方米地面收集浮土稱重

昨日傍晚,在環衛局督查支隊,工作人員剛剛結束了第一天“以克論淨”的專項行動。

“以克論淨”就是分別從每條道路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取樣。“取樣是隨機的,用肉眼觀察路面最髒處取樣。”趙雷說,先框出一個一平方米的正方框,再用乾淨毛刷,將土從方框四周掃向中心,以保證沒有被遺漏的路面。收集好浮土以後,裝進簸箕中,再倒入電子秤的托盤稱重。

“這個秤是我們為了進行以克論淨的考查專門買的,能精確到0.1克。”趙雷說,按照考核標準,機動車道浮塵和雜物每平米不超過5克,非機動車道每平米不超過10克,人行道每平米不超過15克。

改變

檢查標準從 “肉眼看”到“用秤稱”

今年59歲的蔣好廉在阜城從事環衛工作8年了,在他眼裡,環衛檢查工作從“用眼看”到“用秤稱”,可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主要就是掃掃塑料袋、落葉、煙盒等比較明顯的垃圾,現在還得看路上有沒有土。”

蔣好廉說,實施“以克論淨”,對環衛工人的要求也提高了。在道路機械化作業的同時,要求加大人工清掃力度。“雖然增加了工作量,但也不算太累,主要就是需要我們細心一些。”

他們將這一作業方式細化為四個步驟:先人工清掃大面積垃圾,隨後灑水車灑水,然後多功能清掃車細掃路面,最後人工再清掃遺留死角。這樣清掃之後,主幹道可達到乾淨整潔、路見底色。

“為了城市道路的乾淨整潔,環衛工人應該將工作做得更加細緻。”蔣好廉對這項考核標準的實施表示理解和贊同,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將會建設的更加美好。

未來

“以克論淨”將會更加完善

“這項考核標準在阜城已經模擬了一段時間,具體實施是從本週一開始的。”市環衛局副局長芮文化表示,通過“以克論淨”來衡量道路的清潔度,並不是單純的追求數據,而是對道路清潔精細化運作提高標準,進一步讓所有的環衛工都有精細的意識。芮局長解釋說,隨著春夏秋冬四季變換、天氣陰晴雨雪不同,還有一些偶然性因素,都會影響路面塵土的多與少,屆時考核標準不會“一刀切”。

“‘以克論淨’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決心。”芮局長說,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下,實施“以克論淨”,說明了城市環衛部門對道路深度清潔的決心,讓人們看到環境治理的希望。雖然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將會不斷改進和完善,對實施結果進行總結、調整。“下一步將制定更為科學、精細的考核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