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教齡補貼由原來的最高十元,改為按教齡一年教齡每月一元錢你怎麼看?

ManTianFeiXue

就以我本人為例來回答問題吧。最早發教齡津貼是1986年,當年教齡津貼是3元一個月,佔我工資總額的1/16。三十多年後,我拿的教齡津貼是10元一個月,佔我工資總額的1/500!那時拿3元錢可以買3斤豬肉,現在拿3元錢到肉攤可以買一頓胖揍!

實行了幾十年的教齡津貼一直努力地堅韌地就在你的工資條上,無論你氣還是不氣,它是不離不棄。一位友友這樣調侃“教齡津貼就像我對我老婆的感情一樣,幾十年不變!”

原來最高10元的教齡津貼,如果改為一年教齡每月一元錢的話,我認為沒有必要再發了,因為你工作到退休能不能達到教齡40年?就算有40年,不是僅僅才有40元嗎?多那二三十元撐不著,少那二三十元餓不死!名義上說得好聽,教齡補貼比原來高了,這難道不是噁心人嗎?能把《教師法》中應該享受的那句話兌現了就行了(高於至少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可是喊了這麼多年,不知有哪些地方執行了這句話?

近幾年,每到年底,很多地方公務員都有年終獎,卻很少聽到有教師的份,和公務員一樣領到等額年終獎的,能不能出來說句話,讓其他人流點羨慕的口水?

(配圖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回答這個問題有點小激動,請諒解)


HE一HAI

我認為這是一次進步的改革!

要知道,對於教師教齡津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廣大人民教師心頭的三病之一;同時也是各地教育人大代表幾乎在沒有改革前,都要提一次意的,不過現在好了,很人性化了,就是誰教齡高,誰津貼就多!我們來看具體標準:

教齡津貼標準:

教齡未滿五年的,按照每個月一元發放;

教齡滿五年不滿十年的,每月三元;

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每月五元;

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每月七元;

滿二十年以上的,每月十元;

很明顯,教齡補貼同步教齡年限,高者多得之,也是情理之中。


這個就不像以前了,那樣的死板,現在就是從激勵教師的方面改革教師津貼補償標準

當然了,很多老師還是覺得這樣的教齡補貼太低了,基本上就是一頓飯錢,很多老師都當這個有和沒有一樣;

因為在現在看來確實是這樣,但是大家要知道,這個標準1986年7月16號開始實行的,那個時候是不滿五年按照一元發放!

你要明白,86年的一元錢是多值錢!

所以,那個時候,人家一聽你是當老師的,那都是滿滿的羨慕,真的,那個時候一個小夥子要是當了國家的人民教師,那都是村裡八鄉的香饃饃,很多姑娘家都害怕配不上,因為你是老師,是文化人,是有知識的人,一個月的教齡補貼,夠普通人家吃一個星期的了!

但是現在我們的國家發展的太快了,經濟那是一天一個樣,現在的教師一年的教師津貼,剛好夠出去到小茶館吃頓飯,還要看著點,不然還不夠。

所以,廣大人民教師,還是希望能夠與時代共進,教師津貼還能多些,至少一年能去飯店吃頓好的。嘿嘿。


由我答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對教師來說,應該給予肯定,為什麼這樣說?

一是提高了教齡補貼,肯定了老教師的付出和貢獻。原來的教齡補貼,無論你工作多少年,最高都是的10元,假如你工作20年了,按照原來的標準每月就是10元,而按照現在的標準計算的話,每月則是1*20=20元,比原來提高了10元,相應地提高了教師的待遇。

二是有利於體現公平。原來的標準,達到最高10元后,不再增加了,有失公平和合理,現在,教齡越長,補貼越多,比原來公平合理。

三是有利於鼓勵年青教師終身從教。教齡越長,補貼越多,這樣有利於鼓勵年青教師終身從教,保證教師隊伍的長期穩定。

以上觀點歡迎網友參與討論並發表意見!


浩墨香書房

如果按題主的,“農村教師教齡補貼由原來的最高10元(指每月),改為按教齡一年教齡每月1元”,我計算了一下,我偷著笑了一晚沒睡!



原因:

1、我現在教齡為28年,教齡工資已拿到最高檔10元/月,也就是全年教齡工資120元。



2、如果改為“按教齡一年教齡每月1元"計算,那麼,每多一年教齡增加教齡工資1元。因此,我教齡28年,僅教齡工資一項就是:28元/月!(而原來只有10元/月)

28(年)×1元/月=28元/月

大家說說,是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呢?


三味聊心屋

農村教師教齡補貼這種說法應該本身就欠妥當,應當是所有公辦教師都有教齡補貼這一項。在八十年代教師工資只有幾十元每月的情況下教齡津貼有最高10元每月,那可是比較多了。到這項補貼從出臺到現在幾十年就從來沒有變過,可以說已變成可有可無的狀態。


題主說教齡補貼由最高十元變成按教齡來計算,我想全國教師都只能默默的笑了。我們來計算一下,一位教師算他最早20歲畢業參加工作,再算現在延遲退休到65歲,他一身從教45年。也就是最高能拿到45元每月了,一年也能拿到幾百塊。按現在的物價一月最多45元和領最多10元,有多大區別呢?


鄉野農夫123

回答:記得當年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時,申請助學金每月一塊五毛錢,那時對我是無不小補。基本上買筆紙就夠了,因為那時買根鉛筆二分錢買個作業本五分錢。事過境遷,如果原來民師由每月十元錢改為一元,題主沒有講清楚。每改為一元光洋可以買綠豆一擔,可以買小米能養全家。



民農歌者

題主是個實性人,但是思想還是放不開。如果以題主的說法,按照教齡一年每月一元的標準,教師工資最多能夠提高多少呢?

大家可以算一筆賬:如果一個人20歲參加工作,目前到60歲退休,教齡最多可以達到40年。按照題主的說法,教齡工資最多可以拿到每月40元,比原來每月多30元,一年最多360元。這個錢目前只是好企業的白領一天的工資都不到,作為教師來說,對此就應該滿意了嗎?

如果讓題主制定政策,與原來的政策相比,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沒什麼值得期待的。


管風裡是誰

對題主的問題不得不查閱了有關資料。教齡津貼是1986年7月1日開始實行的。其標準是滿5年不足10年,每月3元;滿10年不足15年,每月5元;滿15年不足20年,每月7元;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

原民辦教師們教齡可都是在15-20年之內,也難怪甘肅省對原民辦教師的教齡補助是每月8元啊!如果按原來的最高10元,像我教齡是16年多,也就是每月可領到160元。假如改為按教齡一年教齡每月1元,不用說就是提高了。教齡補助本身就是原民辦教師永遠的企盼和傷痛,如果真有這等好事,怎麼能不高興呢?

事實上,改為按教齡每一年教齡一元是很不現實的,它是於既定的教育法規不接軌的,也不可能改變。教齡補助就是教齡乘以津貼基數。要想徹底合理地解決原民辦教師的養老問題就是基礎養老金再加教齡補助,這樣的話原民辦教師最少也有近二百元的

養老金了,這對於一個轉身為農民的“教師”來說,也就心滿意足了。能實現嗎?


提神只為自己

我不明白的是,城裡的教師都在享清福嗎?

我的老家,學校老師和學生的比例已經是1:1,十來個老師教著十幾個學生,過幾年,這幾個老師將無學生可教了,年輕一代的家長,基本都在城裡有房,孩子都隨家長進城讀書了。之所以還有十幾個,是因為這些孩子的家長暫時還沒有能力購房,不過,這只是暫時的,最終還是要進城的。沒有活幹的鄉村教師,還在不斷得到政策的優待。

反觀城裡學校,大班額使老師的工作量不斷加嗎。同時,城裡老師直接面對著高房價高物價的壓迫,生活工作壓力都要比部分鄉村教師大。

身為教師,教書育人的艱辛程度是一樣的,鄉村教師理應得到更多的關懷,但沒有必要把城裡老師塑造成活在蜜罐了享清福的形象。像教齡補助這樣的問題,沒有必要分出個鄉村和城市來。


莫名149167072

想問問,僱傭民辦教師是不是也得遵守勞動法是不是工資也不能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是不是也必須繳納社保醫保?如果沒有,是不是屬於違法用工?如果把學校告了會不會按勞動法規定也得相應賠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