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人民檢察院第三黨支部開展學習紀實文學《樑家河》大討論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升黨員黨性認識,點燃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奮鬥激情,6月14日榆林市人民檢察院第三黨支部開展學習紀實文學《梁家河》大討論活動,市院副檢察長王鵬飛同志參加活動。

榆林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党支部开展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大讨论活动

會議之前,很多同志已經自主學習,通讀了全書的內容,還有一些同志到梁家河實地參觀學習,紛紛表示對習總書記當年在這片黃土地上帶領群眾戰天鬥地、徵山治水的奮鬥事蹟深深吸引。活動開始時,隨著支部委員楊學文、伍娜同志對《梁家河》“樹高千尺忘不了根”“窯洞里長滿了故事”章節內容的逐篇誦讀,一個親切、深情,心繫梁家河鄉親、心繫陝北黃土地的習總書記,再次呈現在我們眼前。

榆林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党支部开展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大讨论活动

隨後大家紛紛暢談讀書體會,踴躍分享所思所悟,年輕黨員同志在書中看到了未滿16歲的青年習近平面對時代的苦難,生活的困境時,不向命運低頭,不向困難屈服,不怕苦不叫苦,沉下心為民幹實事、搞創新,對青春無悔的奮鬥。有的同志被習近平親民、愛民、不忘民,一心為人民辦實事的信念所感動,表示我們共產黨員無論職務大小,都應該以這樣一心為民的信念指導實際工作。習總書記在梁家河生活七年,對這片土地就有這樣深厚的感情,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更應該熱愛家鄉,為美麗陝北謀發展,為家鄉人民謀幸福。大家還被青年習近平帶著兩大箱子的書到陝北,跑三十里路去借書,放羊時也帶著字典的學習精神所觸動,感慨自己平時讀書學習不足,王鵬飛副檢察長藉此倡議支部建立長期讀書分享活動,獲得大家一致響應。

王鵬飛同志結合自身經歷與大家一起暢談感受,指出在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錘鍊了總書記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也在鑄造了他自強不息、志存高遠的赤子情懷。與陝北山溝裡的勞苦大眾一塊苦、一塊乾的過程,完成了他人生的蛻變,贏得鄉親的信任,也建立了和人民群眾難捨難分的感情,也鑄就了他今天更加堅定為人民做實事的理想信念。我們學習《梁家河》一要學習習總書記面對困難,迎難而上,不屈不撓的品質,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我們不能畏難不前,而要踏實肯幹。二要學習總書記一心為民實幹的信念,把為民體現在執法辦案中,體現在日常工作中。

文 字 | 喬 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