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打到山西,想找閻錫山合作,閻錫山滿口答應卻又玩了這一損招

閻錫山出生於1883年五臺縣。他的家裡還比較富餘,是當地的一個地主。閻錫山小的時候,還是和別人一樣讀一些四書五經,在那個時代,再守著那些舊知識也難以改變什麼。

日軍打到山西,想找閻錫山合作,閻錫山滿口答應卻又玩了這一損招

在閻錫山14歲的時候他便不再讀書了,而是跑去和父親學習做買賣。在歷史上山西的晉商曾經創造出異常輝煌的歷史,但是閻錫山父子卻沒有那好的商業頭腦,做了幾年生意反而是賠本了。不過這段經歷對於閻錫山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這使得他積累了大量的人脈。

經商失敗後,閻錫山就又開始學習,很快他就考上了軍校。之後還去了日本進行深造。也在此時他接觸了一些先進思想,也想為救亡圖存貢獻一點力量。

日軍打到山西,想找閻錫山合作,閻錫山滿口答應卻又玩了這一損招

之後他也加入了同盟會,漸漸地在政治上發光發亮了。這個閻錫山由於以前是個土財主,後來還做過買賣。因此為人有點摳門,做什麼也精打細算。像他的外號是閻老西,老西是方言,就是摳門的意思,可見外界對他都有這一印象。但是閻老西的精打細算,老奸巨猾往往在他的政治道路上有著重要作用。

當時的日本打到了山西。日軍一貫的作風就是走到哪裡搶到哪裡,在山西有不少的晉商遺留下來的大院,就像是喬家大院那樣的、如果按照日軍的習慣,八成也會將那裡搶劫一空吧,但是那時日軍偏偏沒有那沒做。

日軍打到山西,想找閻錫山合作,閻錫山滿口答應卻又玩了這一損招

他們知道,喬家大院是晉商文化的一種象徵,如果隨意破壞的話會引來山西人的痛恨。但是山西這個地方,地勢險要。一側是黃河,另一側是太行山,兩大天塹使得山西易守難攻。日軍也需要山西保持穩定,所以他們沒有選擇破壞喬家大院。

不但如此,他們還找到了閻錫山,希望和閻錫山進行合作。但是他們低估了閻錫山的精明程度。閻錫山當時就說了,你們霸佔了我這麼多的地盤,殺了我這麼多士兵,現在又找我合作。想合作也行,你把佔我的地盤還給我,再給我一筆錢彌補我的損失,我就和你們合作。

日軍打到山西,想找閻錫山合作,閻錫山滿口答應卻又玩了這一損招

日本人一聽他們也很高興,能用錢解決,自然好過了派人去拼命。閻錫山答應合作,憑閻錫山的勢力,也絕對能保山西地區的安穩。

但是當日軍把錢,彈藥和土地交給閻錫山後,卻傻眼了。閻錫山馬上就過河拆橋,在報紙上大肆的報道:在我軍的奮勇抗擊下,又收回了多少多少土地,繳獲了日軍多少多少彈藥。這招吃了吐把日本人氣的臉都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