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文 | 江隱龍

劉備入主益州之後,其臣僚對他有兩次勸進的行為。一次是勸劉備稱漢中王,另一次則直接勸劉備稱帝。劉備以平原令的身份登上政治舞臺,半生戎馬,屢仆屢起,終於在看過半百時有了自己的一番功業,這其中功勞最大的,自然也是很早就追隨在劉備身邊的一群將領與謀士。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然而,在群臣對劉備勸進時,這些功臣的名位卻並沒有排在前面。古代勸進極有講究,領銜的人物必須有著足夠的資格,之後曹丕稱帝時,勸進表上的領銜人物便是如華歆這樣位列三公的重臣。那麼,劉備這兩次勸進,其領銜人物是誰呢?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答案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勸劉備進漢中王時的領銜人物是馬超,勸劉備進帝位的領銜人物是許靖。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馬超嘛,五虎大將。但他憑什麼比關羽、張飛還靠前?另外這個許靖是什麼鬼?整個《三國演義》,似乎也沒有多少出場的機會……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有這樣的疑問很正常,因為《三國演義》講的是戰爭謀略,而勸進卻是一個政治事件,這裡可不是誰武藝高強、誰打得勝仗多,誰就說得算。讓馬超和許靖領銜眾臣勸進,是有講究的。這裡第一個問題就是,劉備稱王這件事,其實是不合朝廷法制的。封王是天子的權力,劉備沒有漢獻帝的詔令,怎能私自稱王呢——曹操的“魏王”,在形式上也要經漢獻帝冊封才算得上“合法”,劉備走不了這個程序,那就是十足的“僭越”。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沒錯,雖然你劉備的漢室宗親,在《三國演義》裡甚至將其稱為大漢皇叔,但依然不能因此自立為王。然而漢獻帝已經是曹操手中的傀儡天子,他當然不會封劉備為王,所以劉備的稱王之路,就只能是手下群臣的勸進了。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勸進這回事,其原理和趙匡胤黃袍加身差不多,但程序上要更嚴格。首先,勸進的這些人,得要有足夠的地位吧?劉備出身本就卑微,關羽、張飛都出身草莽,諸葛亮也是一個笑傲草堂的布衣,而且劉備集團的舞臺來得太晚,並沒有足夠的戰功用來“升級”他們的官職,所以憑這些人的政治履歷,勸進是遠遠不夠的。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怎麼辦呢?當然是找分量足的人來加碼。馬超早先擁兵於西涼,其你馬騰死後便成為一方諸侯,從這個角度來看,馬超曾經與劉備是平起平坐的。馬超為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而且當時受朝廷敕封為都亭侯,其地位甚至連劉備都不能與其相比。在這種情況下,馬超領銜勸進讓劉備稱王,那真是太合適不過了。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那許靖又有何資格,可以排在第二位呢?其實許靖的來頭可大了:他可是月旦評的主持人之一。許劭、許靖兄弟曾在汝南組織過月旦評,品評天下名士。被他們讚揚的人會身價倍增;被他們所鄙夷的人則基本在士人的圈子裡淪落成了“二等公民”——當時曹操為了讓許靖兄弟給他出一個評語,真是用盡了手段,最終得到了“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十個字,這才滿意而歸。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所以,許靖相當於東漢末年輿論界的無冕之王,這等人才你說有沒有資格排到第二位?其實劉備一直不喜歡許靖,認為他背主負義。但法正盡力勸說劉備重用他,這樣可以表示劉備的求賢之心,因為許靖的名氣實在太大了。這種名氣,在戰場上沒有絲毫用處,但在劉備稱王之時,還真要這一口。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歷史不是演義,政治不是小說。劉備稱王稱帝,最終還是要按照漢朝的規矩來,馬超和許靖這樣的人物,在劉備這裡獲取富貴容易,但得到信任就難了,這也是歷史本身的為難之處吧。

腦洞三國:劉備稱漢中王,為什麼要找馬超、許靖二人領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