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一枝花葯用資源、龍巖市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術

七葉一枝花葯用資源、龍巖市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術

福建省龍巖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8 .7℃~21 .0℃,平均降水量1031毫米~1369毫米,日照時數1804小時~2060小時。全年氣候溫和,無霜期長,雨量充沛,適宜亞熱帶作物和林木的生長,森林覆蓋率78%,居全省設區市首位,野生中草藥資源豐富。其中野生七葉一枝花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區分佈廣泛,隨著七葉一枝花的藥用價值被不斷開發,已成為多種中成藥和新藥的重要原材料,對七葉一枝花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野生七葉一枝花資源由於採挖氾濫面臨枯絕,資源破壞嚴重。為此,開展七葉一枝花野生馴化轉人工栽培種植,是解決供需矛盾、保護野生資源的有效途徑。現有技術中,人工栽培七葉一枝花以大田種植為主,林下零星種植。田間栽培存在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少、帶病菌多、光照強等不利於七葉一枝花良好生長的諸多因素,造成七葉一枝花生長勢差、病害嚴重、產量低、品質差。為了克服現有的種植技術的不足,需要發明一種七葉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種植方法,既充分利用林下自然的溫光資源,又適宜七葉一枝花的生長。

七葉一枝花葯用資源、龍巖市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術

步驟一、選地;選地的標準為:海拔500-1000米的山區林下地帶,地勢相對平坦或溝谷、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較多、有機質含量較高、疏鬆肥沃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地塊相對集中,能形成一定規模,交通便利,在種植地周圍10km以內無汙染;土壤環境質量要達到土壤質量GB15618-1995的二級標準,重金屬和其他有害物均不超過國家中藥材GAP種植相關標準,灌溉水質要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大氣環境要達到"大氣環境"質量指標GB3095-82的二級指標;將選擇的土地清除土壤中的石頭和雜草,撿淨枯枝,平整後將土壤深翻20-25cm,依地塊大小起壟作畦,畦寬不等,高20cm,溝寬30cm,開好排水溝即可。PH值5 .8-6 .7之間微酸性沙質壤土。其他有害物質指的是六氯化苯和1,1,1-三氯-2,2-雙(對氯苯基)乙烷。

七葉一枝花葯用資源、龍巖市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術

步驟二、種苗移栽;種苗移栽可以採取種子繁殖和塊莖繁殖;

種子繁殖:選擇本地飽滿成熟的新鮮野生種子,現採現播,按10×10cm的株行距播於做好的苗床上,種子播後覆蓋腐殖土,覆土厚1cm,再在畦面上蓋草,厚度以不露土為宜,澆透水,保持溼潤;

七葉一枝花葯用資源、龍巖市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術

塊莖繁殖:塊莖繁殖:將地下根莖按垂直於根莖主軸方向,在帶頂芽部分切下有芽苞的塊莖3cm左右作種用,或按根莖的芽殘莖、芽痕特徵,用刀垂直莖塊縱向切成小段,每段保證帶1個芽痕,刀具用高錳酸鉀進行消毒,每切1次消毒1次,其餘部分可曬乾作加工藥材,切塊後傷口蘸草木灰(既可防腐又有催芽作用),放置24小時後種植於苗床,株行距10*10釐米。

步驟三、田間管理;田間管理包括除草、施肥、摘蕾、倒苗、病蟲害防治;

1、除草:在秋冬季地下根莖萌芽出土和翌年春季生長期,採用人工鋤草或拔草,然後將雜草覆蓋在畦面上。

2、施肥:一年2次施肥,第一次是在當年秋冬季出芽後施腐熟羊糞,第二次是在春季生長的旺盛期,也就是3-4月施腐熟兔糞肥,掌握好施肥種類和施肥時期是促進七葉一枝花生長,提高產量的關鍵;全生育期施兩次有機肥,掌握好施肥時期、施肥量和有機肥種類;人工除草和秋冬季撒播紫雲英作綠肥,既改良土壤又增加土壤肥力。

3、摘蕾:根據生產的需要,如果不需留種,為減少養分消耗,使養分集中供應地下根莖部分,促進根莖生長,在4~7月份出現花萼片時,應及時摘除子房,保留萼片,通過增進光合作用提高產量

4、倒苗:當年栽培的種苗在9月中旬開始倒苗,地下的根莖部位進入休眠期,停止生長,在秋冬季將紫雲英種子直接撒播在畦面上,再用枯枝落葉覆蓋,達到保溼防寒目的;到翌年春季,結合鋤草將長出的紫雲英植株鏟鋤翻入土中做綠肥,能夠提高土壤有機質數量和質量,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養分。

5、病蟲害防治;全生育期病害發生輕,根據病害具體發生情況,只需噴藥防治2-3次或不噴藥,主要有(1)莖腐病:主要危害莖基部,每年5-6月份雨多高溼時發病,嚴重時莖溼腐倒苗,防治方法:及時排水,及時清除病死株,並採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70%代森錳鋅1000-2000倍液噴施2-3次進行防治;(2)菌核病:每年5月份雨多高溼時發病,危害基部,先出現軟腐狀,後可見病部出現白色絲狀物,之後病部周圍出現黑褐色顆粒的病原菌菌核,最後全株枯死倒伏;防治方法:及時清溝排水,及時清除病死株,在發病中心撒施生石灰,用75%甲基託布津1500倍液連續噴2-3次或75%百菌清2000倍液連續噴2-3次;(3)黑斑病病害從葉尖或葉基開始,產生圓形或近圓形病斑後蔓延至花軸,形成葉枯和莖枯;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排溼,發病初期噴灑5%菌毒清水劑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1500倍液;(4)蟲害防治:由於七葉一枝花具輕微毒性,因此,蟲害的危害輕,無需噴藥防治。

步驟四、採收及初加工;種子繁殖是在出苗後第7年後採收,根莖繁殖是在出苗後3-5年後採收,每年秋季在地上莖枯萎倒苗時採挖;採挖時選擇晴天,可先割除莖葉,然後用鋤頭從側面開挖,挖出塊莖,保持塊莖完整,去淨泥土,切下有芽苞的塊莖作種用;其餘的根莖採取晾曬乾或以30-65℃進行烘乾,水分含量控制在10%~12%,將幹品打包後貯藏或出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