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成都郫都區在滬直推城市價值

厲害了!成都郫都區在滬直推城市價值

在前不久成都市剛剛結束的對外開放大會上,成都提出:要積極把握機遇,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高水平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和內陸開放高地。郫都區是成都年輕的城區,作為成都市確定的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主陣地,正聚力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為主要內容的“一區三基地”,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本次推介會上,郫都區向與會企業全面介紹了該區“一區三基地”、文化創意、鄉村振興等主導產業以及城市建設、新經濟產業發展等各方面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前景規劃以及空間潛力等,並就招商引資政策、政務服務環境等作詳細介紹。論壇中,郫都區相關產業部門還分別圍繞城市建設、新經濟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鄉村振興產業、電子信息產業、食品飲料產業等主題與企業家進行面對面交流,尋找合作共贏的契合點。

“這是成都市對外開放大會召開後,郫都區走出去推介城市價值,搭建對外開放、深化合作新平臺,實施高質量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旨在促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充分了解郫都區在生態、產業、城市建設等方面的發展基礎、發展潛力,吸引更多企業關注郫都、投資郫都,共享高質量發展機遇。”郫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A

四個維度聚焦發力 人城產融合發展進一步凸顯城市價值

撤縣設區後,郫都區以“雙創高地、生態新區”的嶄新城市形象,首次走進上海舉辦推介招商活動。太平洋集團、協信地產、紅星美凱龍、長江會基金等來自金融、文旅、商貿服務業、現代農業等各個行業的80餘家知名企業代表悉數到場。

“我們關注郫都已久,知道這裡生態環境一流,一直希望能夠有機會參與當地的生態農業產業。”東昇農場、上海百歐歡等企業代表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推介會,更好地瞭解郫都區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發展機會。作為電子商務、跨境電商等方面的實力企業,乾豐供應鏈、豐趣海淘等企業則非常關注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的規劃建設。

“按照成都市對郫都區的發展定位,我們正努力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創新創業示範區、轉型發展樣板區’,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基地,奮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中心城區。從產業生態、創新生態、生活生態和政策生態四個維度聚焦發力,全力抓好‘一區三基地’、鄉村振興示範區和新經濟集群建設,著力構建功能完善的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正朝著人、城市、產業高度融合的發展之路篤定前行。”

推介會上,郫都區相關負責人所做的生態環境優勢、主導產業、城市建設等全方位的推介,正是企業投資關注的重點。

其中,“一區”為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是成都市確定的66個產業功能區中,排在第一個將要首破萬億級的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郫都區作為功能區建設的責任主體和落實主體,在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規劃面積121.4平方公里內佔78.4平方公里,郫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立足建設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和打造高品質宜居生活城兩個重點,依託英特爾、格羅方德、京東方、華為等行業龍頭企業集聚效應,郫都區重點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經濟三大重點領域。”

作為享譽全球的“川菜之魂”郫縣豆瓣,則是與會企業家非常關注的產業之一,“三基地”包括9.4平方公里的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10平方公里的全國創新創業示範基地、4平方公里的西部影視文創基地,從品牌價值、空間載體、市場前景到政策環境、園區配套等方面,都彰顯出極大商業價值和投資潛力,得到與會企業的認同。

當前城市競爭取決於新經濟領域,成都“最適宜新經濟發展城市”已成為企業家共識。推介會上,郫都區新經濟發展的活躍程度也給與會嘉賓留下深刻印象:今年上半年,全區新增市場主體達到6350家;培育深冷液化、吉峰農機、老肯醫療等本土上市或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企業達到67家,高新技術企業79家、文創企業757家;湧現阿爾剛雷、優易數據、尋道科技等31家新經濟重點企業。

“我們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大力發展新經濟,依託四川省大數據特色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的契機,充分發揮‘雙創’示範基地新經濟策源地作用,搭建知識產權轉化、公共技術服務、招才引智、檢驗檢測、產品中試、科技金融等‘六大平臺’。”

郫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新經濟產業體系,到2022年,全區新經濟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對區域經濟貢獻率達到3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速超過成都市平均水平。

B

創造一流營商環境 國內外企業共享郫都高質量發展機遇

“投資成都、首選郫都”——朝著打造中西部國際營商環境標杆城市的目標,郫都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完善城市功能、創造一流營商環境。

“郫都區是‘六有新區’——有人才、有市場、有生態、有政策、有渠道、有發展腹地。”一系列數據讓答案充滿吸引力:區域內19所大中專院校,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均與郫都區建立資源共享戰略合作關係,常年在校師生25萬人,以及100所科研機構、2萬餘名科技人才,成為郫都經濟社會發展智力寶庫和創新之源;區委、區政府圍繞區域產業特徵和瓶頸制約,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政策供給體系;成立全國首個“三合一”知識產權局,率先組建知識產權運營公司,為科技成果創造運用保駕護航;建成專業化項目審批服務中心,創新推行並聯審批和容缺受理機制,全面實行“一窗式”綜合受理便民服務,大力推行項目服務專員制和政務“微服務”,企業和群眾辦事“僅跑一次”。

“郫都立足全面納入成都中心城區管理實際,確立了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綠色智慧城區和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典範城區的發展目標。”

據介紹,下一步郫都將以“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擴大規模與提高質量並進等手段,不斷提高郫都對外開放水平,為更多企業投資郫都創造良好條件。具體來講,“走出去”主要是持續拓寬國際經貿交流合作,在參與全市國際戰略通道建設上找準切入點,搶抓成都構建“空中絲綢之路走廊”“國際陸海聯運走廊”戰略通道的契機,推動郫都快速融入航空鐵路樞紐,拉近與世界距離,主動順應國際消費需求,鼓勵郫都企業融入“一帶一路”“蓉歐+”參與國際競爭,推動郫縣豆瓣、蜀繡等特色產品走出國門。“請進來”主要是精準招引跨國公司,以產業生態圈理念構建主導產業的比較優勢,聚焦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等主導產業,以6類500強企業為重點,按照“一企一策”精準服務,爭取海外更多跨國企業落戶郫都。

“作為企業來講,我們最為看重的,是一個地方的政務服務環境。郫都區體現出來的專業精神和注重細節,讓我們印象非常深刻。優越的發展環境,突出的產業支持,與卓越的政務服務環境保障,是我們落戶郫都區的信心。”太平洋集團創意長林羽婕在論壇上說,郫都區除了擁有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優美的生態環境,同時還有19所大中專院校,更是創客天堂、高端人才的聚集地。今年太平洋集團的重心將是休閒娛樂文創產業,而郫都區的文創產業底蘊又非常豐厚、發展基礎特別好,“我們將把文化事業重要的板塊基地放在郫都來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