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畫國畫?

Qmrdaki馮哥

首先說一下,這個問題問的太籠統了!一般人問也只是針對某一種技法,比如說畫雲、畫山這樣的很具體,但是題主這個問題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範圍太大了。。。

想要學國畫,首先你要先明白什麼是國畫,國畫是咱們中國獨有的繪畫技法(周邊國家都是學咱們的,所以不帶上他們),已經有了千百年的歷史了,主要是以毛筆、水墨、宣紙(也有紡織物)為工具進行的繪畫,其中多以文人畫為主。


細分起來主要為兩大類:工筆和寫意!其中又包含山水、人物、花鳥、草蟲、建築這幾個!

想學習國畫,最好先從基礎開始,有一本神書叫《芥子園畫譜》,裡面幾本涵蓋了歷朝歷代各大家的國畫精髓。還有就是對國畫文化有一些瞭解,不能亂畫,裡面有很多講究。


這裡簡單說一個,比如說你畫牡丹,儘量不要畫半個花朵,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目測剩下的空間不夠畫一朵完整的牡丹,就不要畫,半個牡丹在禁忌上稱為“富貴不全”,有些講究的人比較忌諱。

所以說你在畫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不過重點還在於不懈的努力,加油!


萬物皆明

能知見這個問題者,應該是對國畫有一定的認知,但多數含混不清的狀態!

首先我們要解釋一個概念,什麼叫中國畫,顧名中國畫,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孤有工具材料毛筆宣紙決定的! 中國畫的是個寬泛的詞兒,(本人認為細回答至少是一本書,多是幾本書,可以上升到還講中國美術史)按物像種類它細分為山水,花鳥,人物……(還有寺廟佛像畫)按用筆的感覺和狀態又為大寫意,小寫意,工兼寫……拿山水來說,就可以名為大寫意山水,小寫意山水,工兼寫山水……山水還有按色彩分,按年代分,宋,元,明,清,現代山水…… 在畫中國畫之前,首先要思考和選擇畫那一種具體的中國畫…… 無論畫那種繪畫造型能力和筆墨功夫都是基礎,也是一輩子玩繪畫達藝術上層建築的堅持,其次就是構圖和經營位置,再裡落款和蓋章……這都是必不可少的講究……畫畫前筆墨紙硯是少不了的材料。

先說選筆:無論是軟毫硬毫兼毫,筆峰的尖,圓,齊,健是選擇好毛筆的標準!(希望有機會細說這部分內容)

其二:墨,過去古人多用墨塊研墨,今人多用墨汁,現代講究一點的人是兩種混用,(混用時先倒筆汁,再用墨塊在墨汁裡研墨)墨汁的品牌很多,大家熟用常用多見的是一得閣墨汁,一得閣墨汁膠性大,其它可能膠性少些,過夜的墨一般叫宿墨,宿墨一般多用於山水,如用不好易顯髒。墨還分松煙墨和油煙墨,墨還分五色,墨還有墨法……隨著學習的深入會接觸到更多更深更寬泛的內容!

其三:紙,一般多是宣紙,早先源於安微宣城生產的紙所以叫宣紙,現在除了安微生產,四川和別的地方也都有些,宣紙還是安微生產居多,別的後期生產還有高麗紙,麻紙,卡紙……不細說,宣紙根據吸水性又分生宣,熟宣,半生宣!

其四:硯,過去的古人或文人很是講究,寫字畫畫必有硯臺,端硯,歙硯,地方徐公硯等,過去硯臺的實用價值大,今人硯臺多用餐盤,白瓷盤代替,方便實用易於調色和清洗也方便攜帶……

以下我們細說各種繪畫是怎麼回事!

第一說山水畫:山水畫,現代學習的範本之一是木刻版的《芥子園畫譜》不能少,《芥子園畫譜》培養了很多近現代的大家,張大千,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等等……範本之二是宋元明清大家的範本,作用入手教材《芥子園畫譜》可以是各門類畫譜的總和綜合,其參考和學習價值非常大! 習畫離不開臨慕,習畫就從臨慕開始!畫山水畫一般多用生宣紙,初學者多用半生宣,半生宣易於控制水分和行筆!學習畫山水初期對山,石,樹木,雲,水的結構講究居多,在毛筆的選擇上多用羊毫和兼毫毛筆,這類筆的特點是易飽水,易團峰收峰,有利於初學繪畫者來說撐控物像形體結構!臨慕作品的路徑是最省時省事兒的,因為其畫譜總結了歷代繪畫宗師與自然之師的繪畫特點特色和自然分類的高度概括,己經程序化,規律化,經驗化……己經直接上升為一種繪畫語言,所以多數只需模仿就行……(個別民間畫家接觸不到這個宗師教材,也有直接從寫生著手,但始終會有侷限……)然臨慕時有無師自通者,卻鮮有成就者,有專業水平綜合繪畫能力強的老師作為引路人引路之法本自就是一種傳承,加上範本語言特色這樣是最不易走彎路的,最易找到和成就個人風格特點的方法!從臨慕到寫生到創作這就是成就畫者之路!(至於怎樣臨慕《芥子園畫譜》希望有機會細說)!

第二說,花鳥畫,《芥子園畫譜》有花鳥篇,同樣的方法,花鳥畫又分寫意和工筆,寫意是近現代大家作品居多,工筆則須從宋代工筆範本臨慕開始,這樣成就的畫者風格不易低俗!其臨摹寫生創作也是少不了的,其用筆方法多變,寫意多以擬形筆意為筆,毛筆的種類可以是多種,重花卉形的筆多用羊毫兼毫,但也不絕對!毛筆的大小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常規只說大中小毫白雲筆也可,其次紙的講究,花鳥寫意多用生宣,工筆多閘門熟宣,但現代聰明什麼都可能打破,常規是那樣沒錯!

第三說,人物畫,人物畫也有工筆寫意之說,其單獨成為一畫種,是較近現代的定義《芥子園畫譜》有一定參考意義不大,其畫譜人物多為點景式,所以這個門類多重試寫生和創作就好!用筆用紙與花鳥差不多! 以上三種繪畫無論那種繪畫山水畫都可以是其基礎,再加上多寫書法和多讀書多接觸自然多感悟生活基本上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畫者了!

最後說寺廟佛像畫,多擬永樂宮,敦煌藝術,莫高窟等為範本進行臨慕,近現代四大菩薩,十大菩薩,羅漢,阿彌陀佛都是有範本臨習創作,以其各藝術家自身特點而造像不同,背景和意景多種各種經本個人體會感悟和經本描慕再現……

總之隨著現代生活的豐富多樣性,又派生了一些品種,說到大處也離不開以上幾大類吧! 回答到這裡,後續再查畫說明種整理,謝謝大家!


藝術生活歐陽璞石

謝謝你的提問。我是千千千里馬。研究中國畫是我最大的興趣愛好。所以,我們一起說說畫國畫。

中國畫是中國自己民族的繪畫創造,具有鮮明的中國畫特色,用紙和繪畫工具,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叫中國畫。

中國畫這個詞兒,也來得很晚,因為好於油畫和西方的各種繪畫有一定區別,所以叫中國畫。

中國畫的畫法,大體有兩種。一種叫寫意畫。

寫意畫又有大寫意和小寫意兩種。都要用中國畫的紙生宣紙。


這種紙非常特殊,墨汁畫在紙上會有自然的滲化現象。畫家會利用宣紙的特殊效果,畫出很多人工也很難做到的效果。

大寫意畫,用筆粗狂和精細並用,藝術表現非常豐富。

這是目前做廣泛的畫法。具體方法是對繪畫對象概括描繪,但不是非常具體。

比如畫一枝竹子,不是用綠色的彩色,而是用墨畫出來的。

竹子的竹竿和葉子,也不是一筆一筆描繪,而是大筆淋漓地畫出竹竿竹節,再用寫字一樣的筆畫畫出竹葉,最後再把竹枝畫出來與竹葉和竹竿相連。這樣,很快一幅水墨竹子就畫好了。

如果是油畫,不但要把竹子畫出來,還要畫背景。


中國畫利用留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是不用畫背景的。

中國畫,除了把內容畫出來,還要題詩,加印章。

除了寫意畫。中國畫的最傳統的繪畫形式還有工筆畫。

工筆畫的繪畫方法是,先把熟宣紙裱在畫板上。然後畫稿,畫稿要用淡墨勾出。

完成墨稿以後,就開始勾勒輪廓。不如畫竹子。竹竿、竹枝、竹葉,都要一一勾勒清楚。勾勒的時候完全用線描。而且要有層次感。

完成勾勒,開始著色。

工筆畫的色彩要一次一次暈染上去。非常費功夫。

但是,工筆畫的藝術效果比較豐富、真實,極有清新的詩情畫意,裝飾性很強。


工筆畫的背景一般也不設色。但是,也有設色的,設色是為了烘托描寫的內容。

比如,把竹子的背景畫出夜色來,意境會更多一些。


千千千里馬

大家好,我是一名國畫老師,我來講講如何好中國畫。談畫畫之前請欣賞我的兩幅作品,請多多批評,我也是善於吸取別人意見,對藝術的追求較高。

國畫是指中國畫,東方的繪畫、水墨畫。國畫在技巧的發展上和書法是不能分割的。要是把書法的這個精神滲透在作畫的技巧當中去,畫出來的畫才是有神采,耐人尋味的。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書畫作品完成後是要落款的,在畫上簽名,寫上某某寫,明明是畫的,非要寫一個“寫”字。我說實話寫字大有意義的,整個畫的技法其實就是一個在寫的過程,而不是在描。書法呢,本身它就是一個專門的,獨立的學問。我們在這裡不多說那個練字啊什麼的,書法不是這個畫畫以外的累贅,不是額外的負擔,而是一個間接的學問。那麼說起來這種字外功,畫外功夫,也離不開文學的修養。

國畫是因為是綜合的藝術,畫上直接配合詩文,書法,印章。有些朋友呢,一題款變成了白圭之玷,畫呢能題款就要題款,不能題也可以不題,如果有話說,可以題款長一點,沒有話說呢,提款要簡短,短到什麼地步呢?一個年月日和一個姓名。在款識寫一個姓名即可,儘管只有兩三個字,也要從全局出發。並不是這個畫外多餘的東西,而是整個畫面。整個構圖完整的一部分。有些字要儘量寫的好,不能讓別人幫忙代筆。我畫完了畫找朋友過來幫我題一下款吧,這種做法不可取,字和畫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對比一下作品上的那個字和畫是不協調的。

說一下繪畫工具:

一筆:畫具作畫的物質基礎。應該首先準備好,我們講一下這個筆墨紙硯。我畫畫用的毛筆呢?

也有柔軟的,也有這個狼毫,還有兼毫,分為這三種。作畫用筆要意酣墨飽,寧可大筆寫小字畫小畫,也不能用小筆寫大字畫大畫。

二是紙:畫國畫用的紙,一般都是宣紙,宣紙有生宣熟宣的區別,要選擇自己適合的來使用。還一種漿紙,這裡介紹給大家,就是把生宣用豆漿刷一遍,手續非常的簡單,這種紙的紙性介於生熟之間。很容易做,如果自己幹不了,可以找一個託裱的老師來代為幫忙。練習國畫必須能夠掌握宣紙的性能。但是宣紙的價格不便宜,你也可以用毛邊紙來代替。因為這種廉價的毛邊紙是練習繪畫和書法的首先選用的材料。

三是墨,

畫畫用的墨要用油煙墨。不要用松煙墨。油煙和松煙墨同時磨,同時使用是可以的。如果初學國畫的話所選用的墨色一定要色彩鮮明,墨夜新鮮。

四是硯臺:不管是端硯,歙硯,還澄泥硯,還是紅絲硯,都要選用那種細膩滋潤髮墨的質量好一些的。墨塊也有講究,墨塊太粗,傷筆,如果墨塊過於細膩,還有很堅實,不容易發墨。硯臺當中的餘墨,如果不用的時候呢,可以加幾滴水。可以讓墨保養,不幹,蓋好蓋,下次可以照樣使用。

體驗生活的速寫本,野外對景寫生用的輕便畫具,古人是沒有的,今天學習國畫的人要必備。


art嚴玊

一有法度的畫國畫。畫國畫雖然可以陶冶情操,也是可以讓人放鬆心情的一種好的方式,但是如果,你選擇以畫國畫,為自己的職業或者自己努力的方向的話,那麼我建議需要有法度的去學習國畫,會畫國畫,法度是前人總結的經驗和教訓,在他們的經驗教訓之下,你進行自由的發揮和創造,那樣出來的東西不會離古人的意象太遠,也不會是隨意,臆造出來的,這樣的東西會讓更多的人接受,所以畫國畫需要有法度,這裡講的更多的就是學習中國繪畫的基本的常識和基本的造物原理,因為這個範疇會提到一些,中國古代人的思想,和中國古代人的天地觀念,這些不是落後的,是我們中國古人的一些,學術理論的核心和,比方說陰陽平衡,這個是中國繪畫裡面一個脫離不開的核心問題,何為陰陽,一條線的兩邊,必須有陰和陽的存在,它才會擠壓造型出一個物象,如果一條線的兩邊都是平的,或者是沒有畫任何的東西,那麼它就是隻是一條線而已,不會出現一個物象,這個就是中國繪畫裡,一個基本的,造型原理,陰陽平衡,線的兩邊必須要有分陰和陽。


二先走傳統的路子再去創新。
如果學習中國繪畫,沒有經歷過,傳統的,臨摹路線,是,上來就開始提筆塗抹進行畫我所畫,這樣的東西最終,會被淘汰掉,因為我們與中國,5000年,傳統下來的,一些繪畫規律,是相左的,我們一個人的能力去跟,傳統抗衡只有失敗,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來避免這樣的悲劇呢?就是我們要先了解古人,要先學習古人,要先把他們的,這套理論,和繪畫方式學到,他們的符號語言,他們的構思,他們的審美觀點,掌握瞭解透徹以後,加入我們現代人的一些想法,和現代人的一些視覺衝擊力的東西,進行自我的革新和自我的表達,這樣,才是一條,相對,更加成熟的道路,因為你站在了古人的肩膀上,你才能夠走得更遠,看得更遠,就這樣,才不會被淘汰。


三如果能找一位師父,那當然是最好的。
中國傳統繪畫一般走的是師傅帶徒弟的路線,因為師傅經過他一生的總結和醫生的摸索,他已經找到了一條相對更加適合現代人去學習和解讀古人繪畫的一條道路,如果師傅可以把他的經驗傳授給你,相當於你少走了幾十年,這樣事,快速提高和讓自己快速入門的一種方式,也是中國傳統的一條道路,因為很多人在自學的過程中,容易走偏,走入誤區,但是自己卻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走遠了以後再想回頭,調轉方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往往人一般都不想走回頭路,那麼我們如何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呢?就是要在這條道路上找一個帶頭人和指路人,這樣的話我們就會,儘量避免少走彎路,少走錯路。

問題的回答來自於【國畫雅集】探討國畫知識,分享傳統文化,歡迎您的關注。


國畫雅集

我是書畫及文史雜談,一名國畫愛好者。關於怎樣畫國畫這個問題,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幫到大家。

國畫是我國的四大國粹之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和形成了豐富多彩畫種和技法。國畫按技法分為工筆畫、小寫意畫、大寫意或潑彩畫。

下面就以上幾種技法,按臨摹和創作具體畫法進行講解:

一、工筆畫

1.臨摹畫法:選好臨本,仔細讀畫,先從構圖,再到所臨對象的神態,畫面各部分線條的筆法及色彩進行分析,並瞭然一心。下一步開始畫底稿,用軟鉛筆放大尺將臨本放大至原畫大小到底稿紙上,對比修改後,用濃淡墨勾線定稿。然後將底稿拷貝到熟宣紙上,此時可直接用線描筆按原畫筆法和濃淡勾勒線條,完成後就進行著色, 具體步驟按老師或臨畫指導說明進行,上色完成後還要對比原畫進行最後的調整完成臨畫。


2.創作畫法:創作畫法就是省掉臨摹技法中的讀畫及放大底稿步驟 ,改為直接構思,畫草稿,再到定底稿,然後拷貝畫稿,最後上色調整完成創作。

二、寫意畫(含大小寫意、潑彩畫)

1.臨摹畫法:選好臨本,首先讀畫,將畫面構圖,所臨對象的神態,筆墨構成熟記於心。然後,用木炭條將畫面各對象的大概位置對比確定下來,然後,調墨提筆按臨本對象結構和筆墨順序依次畫出,寫意畫臨摹最講究用筆用墨及氣勢,所以儘量畫前要讀畫,做的瞭然一心,落筆一氣呵成,不要計較絕對準確,只要大致結構、筆墨和氣勢一致就可以了。

2.創作畫法:寫意畫的創作不同於工筆畫,特別是大寫意畫落筆後無法修改,所以在落筆前先要精心構思,並用木炭條將所繪對象大概位置在宣紙上標註好,醞釀好情緒,有創作衝動時落筆,一氣呵成中間最好不要停頓,畫完後進行簡單調整就可完成。如出現錯誤,只能將錯就錯或者作廢重畫。


以上只是簡單講解,如有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溝通。


書畫及文史雜談

首先你說的國畫是個大的概念,你問得是工筆?寫意?國畫裡邊又分山水、花鳥、人物。

你這問題我覺得幾句話說不清,籠統說一下。寫意人物畫興起於宋代,也稱為'減筆'水墨人物畫。

花鳥裡邊又分寫意、工筆、工兼寫。畫法上,花鳥畫因對象較山水畫具體而微,又比人物畫豐富,所以工筆設色更具寫實色彩或帶有一定的裝飾意味,而寫意花鳥畫則筆墨更加簡練,更具有程序性與不可更易性。

山水畫,粗獷、豪放,以幹筆、枯筆為其基調,使用層層積染之法,形成勾擦大膽、點面隱約、跡簡意深、設色簡略、墨彩交融、誇張巧拙鮮明風格,以體現生命的原初意義,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

你說的怎麼畫?那就臨摹吧,不論你指的是山水也罷,花鳥也罷,人物也罷。都從摹古開始,之前手不會畫壞。後期跟老師,或者直接去靠譜的培訓班,不論哪個都急不來。慢慢來吧。

順便給你個名單,有興趣可以先看看。

隋唐五代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王維、李思訓等;

北宋:李成、范寬、李公麟、米芾、郭熙、趙佶、張擇端等;

南宋: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

元:趙孟頫、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等;

明: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董其昌等;

清: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吳歷、八大山人、石濤、任伯年等




後行草堂

國畫看是是簡單的濃墨淡彩,實則技法品種繁多,如我們常見到的國畫有人物畫(抱括仕女,神仙,)線描寫意工筆等,花鳥畫,山水畫,草魚蟲畫,動物畫,花卉山石等各品種。

—個人精力有限,要想每個品種都學,決定你都不可能學好,所以建議選其中一個品種研究學習,學好,學精,你就能成為大師。如齊白石大師就是畫魚蟲類高手,張大千大師就是畫虎高手,劉文西大師是人物畫高手。


當你選中其中—個品種為奮鬥目標後,建議去以這個品種的各種生態形狀去寫生,即以線條的形式把這類形體描繪出來,因為中國畫是以線代面的畫法,即白描畫法,當你能準確用線條把這類物體的形描述清楚後,就可以試著在宣紙上,用毛筆,書畫墨汁去潤筆作國畫了。

作畫的準備材料,宣紙,羊毛墊,書畫專用毛筆,柳條炭鉛,國畫顏料,調色盤,清水,鎮紙條(壓條)。

把宣紙平輔在羊毛墊上,壓上鎮紙條,用柳條炭鉛選勾出畫的大體稜格,(柳條炭鉛畫的粗線,畫好圖後可用雞毛刷刷掉)。再用毛筆勾出精細的稜格線,整幅圖畫好後,彈去柳條線。這時可用不同濃淡的墨色或國畫色去宣染色彩,這樣創作出的畫可稱為國畫的工筆畫。建議先學工筆畫,因為工筆畫可以煅練物體的造形,也可以磨練人的意志,是初學的必選。

當你能隨筆勾畫出物體準確形態後可以直接在宣紙上用不同濃淡的墨色,以面代線的畫法,去畫物體的形態,然後去點畫出細節,這種畫法就是寫意國畫。




曾憲全110401818

題主看著大家出主意想辦法,肯定也是心生歡喜,激動萬分!

不過,我要提醒題主的是:做為中國畫,他是用手畫出來的,雖然離不了理論指導,但更離不開老師的親自示範(包括視頻教學),否則是萬萬不可能畫好中國畫的。

說到這裡,我要給題主提建議了:如果你立志畫好國畫,去拜一個有實力又搞培訓的國畫老師,跟他從零開始,學。基礎打好了,然後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肯定能走出一條輝煌的國畫之路。

另外,再給題主點一個醒:學國畫先要從學書法開始。書畫同源,書畫雙修,才能臻達中國畫的高境界。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畫藝術、詩詞楹聯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


晉風

中國畫,歷經千年而不衰,而且還會繼續發展下去。她是和中國特有的人文情懷,歷史風俗相融合的。與中國人特有的謙遜儒雅,詩書修養,儒道傳承,密不可分。(自己剛畫的四尺對開)


學畫中國畫
自然從筆墨入手。先練好拿毛筆,寫好毛筆字,臨摹從芥子園畫譜入手,找好方向,是山水,人物,還是花鳥。當然也可都練習一下。
國畫
最重要的是筆墨,筆指的毛筆的線條,墨是指墨汁的濃淡乾溼。筆墨功夫有了,還得看佈局,詩書修養,畫到一定程度就是內心的釋放,造境。所謂神品,逸品,能品。這要看人的修為格局了
除了臨摹,找好的老師,還要寫生,到大自然中去汲取營養,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命有限,藝術沒有止境,畫到什麼程度那是每個人的
修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