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安民富新畫卷 看諸暨楓橋鎮如何深化“楓橋經驗”

境安民富新画卷 看诸暨枫桥镇如何深化“枫桥经验”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週年,是習近平同志指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15週年,也是浙江省委2004年作出建設平安浙江重大決策以來的第14個年頭。從“楓橋經驗”到平安浙江,浙江始終堅持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切實解決好,走出了一條和諧穩定、民富境安的發展之路。 ——題記

青峰疊翠,溪流回轉,夏日裡的古鎮楓橋風光旖旎。“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600多年前,隱居於此的楓橋先賢王冕寫下《墨梅》,讓世人望見了一個人文薈萃、名士輩出的江南水鄉。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55年前,楓橋鎮幹部群眾創造了“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一躍成為全國綜治戰線上高揚的一面旗幟。

歲月不居,“楓橋經驗”常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楓橋經驗”愈加枝繁葉茂,煥發出勃勃生機: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擁抱網絡時代,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手握兩張“報表”,民安民富齊頭並進。

再入古鎮,一個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的新楓橋躍然眼前。

法相隨 善治來 多元共治育新風

溫度計的水銀柱“爬”到了33℃的刻度,走進楓橋鎮派出所“老楊調解中心”,更熱了。一大堆人圍著楊光照,扯著嗓子表達各自的訴求,老楊的白襯衫很快被汗水洇成了半透明。作為成功化解過1600多起糾紛的“金牌”調解員,這次他似乎遇到點小麻煩。

眼看著調解陷入僵局,老楊喊來了“外援”——楓橋調解志願者聯合會、律師工作室等共同參與糾紛化解。 (下轉第三版)

(緊接第一版)民警、律師從法律關係上分析各自應承擔的責任,老楊則從情感角度進行勸解。短短几個小時,雙方便達成了和解協議。

今年4月,楓橋鎮以公檢法司力量為基礎,整合各方資源,吸收社會力量,組建成立了紹興市首個聯合調解中心。老楊現在多了400多位幫手。

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解開“千千結”,這種神奇的力量恰恰是“楓橋經驗”的根源,也是其魅力所在。紅楓義警、楓橋大媽、楓橋鄉賢聯合會……如今,楓橋活躍著50個大大小小的社會組織,這支5000多人的隊伍在治安巡防、矛盾化解、社區矯正等領域發揮著各自的作用。

透過多元共治體系,我們看到了新時代楓橋人的智慧——以德治“春風化雨”,以自治“內消矛盾”,最終以法治“定分止爭”。

一手抓平安,一手抓法治。今年1月至5月,楓橋鎮調解各類矛盾453起,調處率100%,成功率98.2%。

互聯網+智能化 公共服務不缺位

指揮中心閃爍的大屏幕上實時記錄著8萬多楓橋人的“喜怒哀樂”,操作員李奕錠目不轉睛地盯著每一條滾動的民生信息。“楓一村村民張大伯常年患病,請求幫扶。”楓一村網格員樓趙勇上報的一條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輕點鼠標,這條求助信息很快流轉到村幹部和鄉鎮民政部門負責人的手機上。兩天後,網格員反饋,2000元救助款已經送到困難戶手中。

得益於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楓橋鎮加快基層治理體系“四個平臺”建設,逐漸破解過去縣鄉斷層、條塊分割等基層治理體系存在的諸多問題,實現了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等功能的整合。這個平臺線下活躍著189名全科網格員,他們的職責從過去單純的風險防控,擴展到如今的安全隱患排查、政策法律宣傳、違法建築監管、重點人群走訪等各類公共服務領域。

在楓橋鎮黨委書記金均海看來,平安浙江建設追求“大平安”,不侷限於治安好、犯罪少,更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方面面。楓橋鎮如今每月定期發佈的“平安指數”,由刑事報警數、治安報警數、空氣環境指數等十項指標構成。

“平安”的光圈變大了,問題的對焦卻更精準。楓橋依託“互聯網+”,提升社會治理的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實現社會治理線上線下融合。

前不久,楓橋鎮啟動“互聯網+”惠民服務平臺。打電話或掃二維碼,平臺就會將群眾的服務需求派發給相應的專業人員,普通訂單30分鐘內響應,當天上門服務;緊急救助1分鐘內受理,5分鐘內落實跟蹤回訪。從今年6月開始,這個平臺的服務範圍擴大到全鎮所有行政村,服務時間也變為24小時全天候。

社會安 百姓富 平安小鎮新夢想

夕陽西下,漫步在楓橋古街,一路景觀小品鬱鬱蔥蔥,古韻新姿交相輝映,孕育中的平安小鎮已初具雛形。在省委的直接指導下,楓橋鎮計劃通過平安建設大提升、基層治理大提升、富民強鎮大提升、美麗城鄉大提升與和諧文化大提升等“五大提升行動”,將楓橋鎮建設成為全國社會治理示範區和平安浙江特色小鎮。“未來,我們不僅要生活得更平安,還要生活得更幸福。”在楓橋人描繪的未來圖景裡,這裡將是一片安居樂業、創富築夢的新天地。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楓橋就是商賈雲集之地,紡織、服裝、汽配等支柱產業名滿省內外。近年來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楓橋淘汰了一大批落後產能,集鎮活力一度漸漸下降。楓橋人時常沉思一個問題:平安還能帶來什麼?

時間給了他們答案。

今年,57歲的周尚華回到了故鄉楓橋,這位做木匠起家的鄉賢此番帶回了一個大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的杭派服飾產業基地。這次迴歸,除了這裡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難捨故土的“鄉愁”,周尚華坦言,更看中包括平安在內的良好環境。

楓橋人逐漸意識到,平安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而可持續的發展又為社會長治久安蓄積起持久動力,“經濟報表”和“平安報表”從來都不是一對矛盾體。

魏廉村海拔150米的大山裡,80後創業者魏明敏正在為打造仙人閣民族風情園忙碌著。她腳下的這座山曾是石灰岩礦山,一度被挖得千瘡百孔、岩石裸露,幾乎成為一座荒山。從承租下山體那一刻開始,魏明敏就下定決心要把這裡改造成鄉村旅遊度假景區,“誰說致富只能採礦賣石頭,真正的礦藏是這裡的山山水水。”

不知不覺間,追求平安和可持續發展已經內化成楓橋人的行動自覺。據統計,今年1月至4月,楓橋鎮財政總收入1.73億元,同比增長26.45%。

安以致富,富則民安,這或許是“楓橋經驗”永葆活力的又一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