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不再堅持克里米亞問題的原有立場?

衝擊時評

這個問題需要分雙向來談,一是美國方面;二是俄羅斯方面。


美國樹敵太多開始再次轉向

無論是前任國務卿蒂勒森,還是現任國務卿蓬佩奧,在執行特朗普的政策之時,都沒有幫美國留住朋友,G7峰會期間一系列的美歐分歧,加之卡塔爾倒向俄羅斯等等,都給美國傳統的中東格局和持續戰略帶來不小的壓力。為了重新調整策略,美國開始了新的轉向,這就是前幾天對於庫爾德人建國問題上的轉向以及現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的轉向,在庫爾德人問題上,美國雖然沒有明確表明收回之前的態度,這種覆水又收的情況一般不會在國際政治舞臺出現,但是美國卻開始了在庫爾德人問題上與土耳其的桌底談判。美國的第一次轉向標誌,來自於蒂勒森的走人以及美國對於亞洲的一系列動作。而此番對於克里米亞的鬆口,一是因為北約多國在經歷了貿易戰問題之後開始了與美國離隊的步伐,再者是克里米亞問題中,是全民公投加入俄羅斯在先,而公投公決這一民主方式,是能夠獲得國際社會和多數國家認可的,美國繼續抓住克里米亞問題不放,其實是沒有更多收益的,在烏克蘭已經成為制約俄羅斯的一線牌之時,美國也不必再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糾纏不休。



俄羅斯的強勢回應使得局勢不能再往下走

烏克蘭對於烏東的軍事動作,導致俄羅斯精銳部隊裝甲壓境,而美國也逼迫北約升級大西洋決心行動,在波蘭增兵萬人,與此同時普京也在持續往烏克蘭邊境增兵,5月份,美軍加油機陸續降落在烏克蘭機場,這可能是近很長一段時間來美軍作戰部隊首次在烏克蘭落地出現,七師弟說過,相信大家也認同,一旦美國規模化地出現在烏克蘭,那麼俄烏局勢一定會走到衝突的邊緣,此時美國已經在打駐軍烏克蘭這張牌挑釁普京了,所以克里米亞問題,已經顯得比較遲鈍和不尖銳,美國也不用繼續揪著不放。


美國的一頓沒朋友操作,使得北約放慢了跟隨美國打架威脅人的步伐,先是遲遲不願在敘利亞問題上介入,後是與俄羅斯總參謀長進行了有益健康的雙邊談判,再之後又明確表態不會在伊以衝突之中保護支持以色列,

顯然如果此時特朗普挑起圍繞烏克蘭的軍事爭端,北約可能大概率還是不會介入的。


在這些情況之下,美國目前只能稍微歇息一番,緩和局勢,同時繼續試探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的底線。


七師弟

就在俄羅斯世界盃開幕前夕,美國還向烏克蘭的利沃夫國際機場派駐了五架加油機,以提高與盟友的戰略協作性和軍事平衡。同時向俄羅斯表明其保護歐洲盟友的決心呢!突然間又宣佈克里米亞應該屬於俄羅斯,實在是大有玄機啊!


這樣的言行很“特朗普”,確實符合他的風格。沒有他不敢說的!

要強調一下,這並非美國政府的態度,而是特朗普的個人言論罷了。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竟說,克里米亞應該屬於俄羅斯的,因為半島講的是俄語。真是大跌眼鏡哈,且不說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單說特朗普的理由就讓人忍俊不禁!他還說烏克蘭政府是世界上最腐敗的政府之一,能如此公然地詆譭盟友,非特朗普莫屬!


可特朗普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或許他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化解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但難度相當大,眾所周知他早已陷入“通俄門”不能自拔。至今為止,美國國內依舊為此糾纏不清呢!但是,我們不能以常人的眼光看待他,因為他不是一個尋常的總統!通過,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活動會發現,他有打破常規的勇氣和決心,更有信心完成自己要做的事!

至於克里米亞,於俄羅斯來說,始終認為符合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等規則,進行“公投”以後加入俄羅斯的,實屬正常!當然啦,於烏克蘭來說,堅持暫時被俄羅斯佔領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現如今的一句話,會讓西方陣營陷入混亂,也會讓烏克蘭政府嚇出一身冷汗。但普京持歡迎態度,或可儘快促成普京與特朗普的會晤。這對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改善,尤其是美國的雙邊關係大有好處。

不過,出爾反爾是其一貫的,今天說明天變,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東震木



關於克里米亞問題,美國當然不會堅持原有立場為烏克蘭出頭,為什麼要這樣講,這是因為烏克蘭並不是美國的小弟,它只是美國在東歐放下去的一個棋子。


美國並不是真的要把烏克蘭從俄羅斯手中拉進自己的懷抱,它的主要目的很可能是:一是阻止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走進;二是把烏克蘭變成俄羅斯又一個失血點;三是想辦法把烏克蘭打造成為以後對俄羅斯進攻的前進基地和主要戰場。



從2004年至今,美國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前兩個目標,目前的烏克蘭政局基本上已經被美國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且第三個目標暫時還沒有到那一步,所以可以不著急實施,而此次美國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也算是其中的一個小環節。

對於美國來說,不再堅持克里米亞問題的原有立場對於美國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主要有以下兩點好處。




1、不再堅持克里米亞問題的原有立場可以緩和近幾年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



最近幾年美國在國際上的日子可不好過,首先是為了敘利亞問題與俄羅斯私下裡打生打死,幾近翻臉的邊緣。而且美國目前在敘利亞的日子也很不好過,曾經支持的反對派武裝一個個被俄敘聯軍不斷剿滅,自己找不到好辦法反制。

如果在不緩和與俄羅斯關係,那麼下一步美國搞不好就要被俄敘聯軍“請出”敘利亞,多年努力化為流水。



其次由於為了解決國內矛盾,特朗普不得不對自己的盟友們不斷進行貿易制裁,這也嚴重削弱了美國對盟友的影響力和控制力。而法國、德國等國為了保護本國利益,則不惜與美國撕破臉,打算拉俄羅斯重回G8,大家共同對抗美國。



這一系列的遭遇,可以說讓美國不堪重負,為了緩解壓力,重新與俄羅斯靠近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有重新拉攏俄羅斯,美國在最近這段難熬的日子裡才會有可能堅持下去,而不至於陷入更大的被動。



2、不再堅持克里米亞問題的原有立場可以讓加重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裂痕。

很明顯,今天的克里米亞主權問題已經成為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核心問題,這意味著兩個政府在關於克里米亞問題上絕不存在著後退的可能。




而美國此時不再堅持克里米亞問題的原有立場,不僅僅會讓俄羅斯看到了永久合法的吞併克里米亞的可能性以外,更是將烏克蘭波羅申科政權逼到了牆角,如果波羅申科不能以強硬態度拿回克里米亞,那麼這將會是他執政史上的永久汙點。同時也杜絕了波羅申科政權再一次向俄羅斯靠攏的可能。



所以此時的美國不再堅持克里米亞問題的原有立場,可以說是一石三鳥,除了繼續分裂俄烏關係,還打擊了歐洲國家,並逼迫俄羅斯吃下克里米亞這個毒餌。用心不可謂不險惡。


落下m

俄羅斯在克里米亞這個問題上太強硬了,顯然俄羅斯已經做好了為克里米亞打一場局部戰爭的準備,而美國不想也不能捲入這麼一場背靠俄羅斯領土的戰爭中,因此選擇放棄烏克蘭,承認俄羅斯的佔有!

烏克蘭是什麼?烏克蘭只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蠶食蘇聯舊勢力,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一塊跳板!北約已經拿下了“波蘭”這個勢力範圍,一旦那些烏克蘭就直接可以將前線推向俄羅斯邊境線上,顯然這也觸到了俄羅斯的底線,而這個底線顯示北約是預測到的,但是北約應該預測到俄羅斯會干預烏克蘭而造成烏克蘭的內戰,但是卻沒有預測到普京居然直接出兵收回了克里米亞!

這個事當時我認為西方不會這麼容易低頭,普京的做法就有點像二戰前希特勒收回德國土地的做法一樣了,而普京現在的威望似乎也和當時的希特勒差不多了,而普京收回克里米亞的做法相當的強硬,對整個歐洲的影響可能非常大!雖然名義上公投,說白了是在槍炮威脅下的公投!即使是公投也沒有得到烏克蘭憲法的存在,那麼歐洲這麼多以前遺留下領土問題,是不是可以通過人民自己的公投就決定歸屬呢?比如北愛爾蘭是不是可以通過公投從英國獨立,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已經通過了公投獨立?德國土地問題最多,二戰大量的德國土地被分出去了,那麼是不是也可以通過公投而回歸德國呢?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西方國家居然就已經承認了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的事實,在新的《日內瓦公約》中,西方人沒有為烏克蘭出頭,棋子就是棋子,在俄羅斯做好不惜一戰的架勢後,西方人認慫了,沒敢在俄羅斯家門口與其一戰,因為這一戰可能決定了俄羅斯未來的命運,如果俄羅斯輸了那絕對再也抬不起頭來,甚至可能再次分裂,那麼這就很可能是俄羅斯生死一戰,這一戰的後果可想而知?


狗刨電競

現在還不能說美國不再堅持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的原有立場,只能說有跡象顯示,特朗普政府想調整。

特朗普總是敢於打破政治正確。他在G7上據說在午餐會時說克里米亞應該屬於俄羅斯的,因為半島講的是俄語;而且他直言不諱講烏克蘭是全世界最腐敗的國家之一。這個消息屬不屬實還有待確認。即使是真的,恐怕白宮也不會在目前予以證實。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大選前是拼命為希拉里站臺的。為烏克蘭一直吆喝的麥凱恩,在共和黨內,說白了是特朗普的最大政敵。而直到去年,烏克蘭通過公關特朗普私人律師得以會見之前,烏克蘭方面還為“通俄門”調查提供方便。所有這一切都表明,波羅申科政府與特朗普政府的關係的確並不融洽,而且犯了後者的忌諱。

從特朗普政府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想與俄羅斯打冷戰,追求的是戰略交易,那麼顯然克里米亞半島問題是非常好的交易籌碼。

特朗普不是一個有頑固意識形態色彩的人,他看問題更注重實際的交易價值。從這一角度來看,他是不會讓烏克蘭問題成為自己的負擔,一定是想把它賣出個好價錢的。因此,美國放出口風想改變立場是很正常的。當然,特朗普在這當中,肯定絕對想讓俄羅斯好好付出一把的!


建章看世界


特朗普說: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因為克里米亞島居民都說俄語!特朗普雖然這麼說了,但這不代表美國,並不代表美國國會的立場。特朗普剛說完,也許美國國會發言人又會糾正特朗普的說法。特朗普能說出這句話,也是有原因的:

一、特朗普與普京私交很鐵,但因在野黨一再調查特朗普"通俄門"事件,為掩蓋與普京關係,只好以大力制裁俄羅斯為藉口,平息在野黨與反對派民眾的意見。把俄羅斯整的越狠,越能證明自己與通俄門無關係,目的先站穩總統寶座再說。現在總統寶座安穩了,把心裡說不小心說出來了,但是自己想法,並不代表美國。

二、G7峰會上,出現G6圍毆特朗普一事,讓大哥大很沒面子。特別是德國女總理默克爾帶領G5氣勢洶洶的場景,如同非洲草原鬣狗家族圍剿年老力孤的公雄獅一樣,特朗普很無耐。為發洩對G6不滿,特朗普竟然表態,讓俄羅斯重返G7變G8。特朗普就這樣擅變,想啥說啥。有普京在場,絕不會形成6:1局面,起碼三方鼎立,不會一方獨倒。

三、特朗普說烏克蘭政府是最腐敗無能的政府,那是準了。波羅申科是歐洲糖果大王,自家的企業。整個烏克蘭經濟亂七八糟,糖果大王的企業卻做大做強了。靠什麼?靠的是波羅申科的以權謀私。國勢衰弱,腐敗盛行,這是千真萬確的理。特朗普在讓美國製造業迴歸,振興製造裝備業,並沒有發展自家房地產業。對比來看,特朗普就是拿波羅申科當猴耍,先賣7000枚標槍反坦克導弾給烏克蘭,去打截俄羅斯坦克,這回又說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讓波羅申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

四、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就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就反對。奧巴馬力挺希拉里與特朗普競爭總統,特朗普險中取勝,恨透了奧巴馬。於是特朗上臺開始清算奧巴馬。退出TPP,退出伊核協議,G8因克里米亞問題,奧巴馬踢走了俄羅斯成為G7,特朗普再把俄羅斯拉回來。這就是特朗普的性格。

別說特朗普精神病,美國經濟復甦了,石油自給自足了。油價迴歸了,俄羅斯受益了。特朗普與普京到底關係如何,不看廣告看療效。再過六年,"雙普"退役,兩個人會喝酒划拳"哥倆好啊,666啊……",你信不?


英漢微視



今日被媒體披露,特朗普在加拿大舉行的G7峰會期間,對克里米亞問題一反美國和西方盟國長期以來堅持的立場。竟然說出克里米亞應該是屬於俄羅斯的,理由是克里米亞90%以上的居民都說俄語,90%以上的當地居民公投通過併入俄羅斯。然後,他還無厘頭的加了一句“烏克蘭政府是世界上最腐敗的政府之一!”。看看,非常特朗普,很另類吧?!

很難想象為什麼特朗普為會這樣匪夷所思,雷言雷語?眾所周知,克里米亞問題是近來俄羅斯與西方之間關係惡化的導火索。是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的主要原因。而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在主權國家內實施的公投結果,不能作為脫離國家主權的理由。而該地區的居民所持的母語,更談不上是一種意義上的領土分裂理由!而特朗普不顧這些大是大非的原則,再次口無遮攔,放出如此厥詞,到底為何呢?

歸根到底,特朗普對克里米亞問題的無腦說法不是屬於官方宣誓,不必要予以太多臆斷或任加詮釋,這樣做毫無意義!

最後,我寧願相信這是條假新聞!因為這是一條來自Buzzfeed網站的新聞,就如同它以往散佈的“新聞”一樣,大部分是假的!


二哥無天敵

特朗普不喜歡失敗(當然誰也不喜歡)。克里米亞半島2014年併入俄羅斯版圖,美國以及國際社會只能制裁,無法軍事爭奪。造成永遠不能“收復”的狀態,難道不是一種挫敗感嗎?承認了克里米亞不再屬於烏克蘭,特朗普就避免了永遠的無能為力、永遠的沒辦法。

不僅特朗普有這樣的心理,大多數人都是如此;接受現實,就可以放下了,不再糾結於此。

但國會很難確認、不可能接受;最多形成本屆政府態度。美國一切權力屬於人民,議會代理人民行使權力。政府別說一種態度,就算簽訂的伊核協議換了政府就可以退出。議會批准的條約,才是美國人民的意志。


透視線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其他西方領導人公開表示,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因為半島居民說俄語。此前已經有多種跡象表明,特朗普準備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對俄羅斯妥協,以換取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的改善。但是特朗普在領導人峰會這樣的公開場合表示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已經很令人詫異了。特朗普的理由居然是因為克里米亞半島居民說俄語,這簡直雷的讓人外焦裡嫩。難道特朗普準備推動美國重返大英帝國嗎?

特朗普急於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

特朗普要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就繞不開克里米亞問題。烏克蘭希望美國繼續替自己出頭,迫使俄羅斯交出克里米亞;俄羅斯則希望美國至少要默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現實,不要讓克里米亞問題成為阻礙美俄關係發展的障礙。從特朗普最新的表態看,美國已經打定主意,只要能夠儘快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美國將再次出賣烏克蘭人,用克里米亞作為改善與俄羅斯關係的投名狀

特朗普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的原因

陰謀論者可能認為,特朗普對俄羅斯始終抱有好感,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普京也確實幫助了特朗普。特朗普害怕普京在通俄門調查期間在背後捅自己一刀,需要抓緊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從特朗普一貫的表態和政策來看,上述理由最多是原因之一,但是最大的可能還是特朗普急於從與俄羅斯的對抗中抽身,集中資源全力投入到印太戰略中。俄羅斯畢竟是一個老大帝國,現在無論是GDP還是人口增長速度都比較低,俄羅斯想恢復當年超級大國的榮光可能性幾乎不存在。美國沒必要跟一個正在走下坡路,或者說發展前景不甚樂觀的俄羅斯長期對抗。

從奧巴馬政府提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到特朗普提出的印太戰略,可以清楚的看出,美國政府的精英階層早已把目光轉向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在崛起的兩個大國,才是有可能葬送美國世紀霸權的國家。特朗普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就可以將現在投入在中東和歐洲地區的戰略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強化美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軍事、政治存在。

2014年以來,因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使得美國將圍堵的重點從亞太地區暫時轉向歐洲方向,極大減輕了亞洲國家的戰略壓力。但是美國總是會把矛頭指向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方向,俄羅斯能夠獨自抵抗美國的壓力近五年已經很不容易。


特朗普的戰略攻擊重點已定,下面就要看他整合美國國內資源的能力和政策實施的能力了。從特朗普這次的表態看,特朗普這兩方面的能力並不強,特朗普為承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準備的理由如此拙劣,簡直讓人大跌眼睛。

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政治家謹言慎行是千百年來,用無數失敗案例換來的寶貴經驗,特朗普這種大嘴風格可能一時無虞,但是一旦被美國民主黨抓住一次疏漏,就很有可能攪亂美國國內的政局,不要說重返印太,搞不好特朗普就要重返特朗普大廈了。


衝擊時評

特郎普對克里米亞的表態毫不奇怪。這是特郎普和普京進行交易的信號。

如果把敘利亞和伊朗加入美俄的交易,就會非常清楚的發現,特郎普和普京在做一筆大生意。

特郎普的目標是伊朗,普京的要害是克里米亞和敘利亞的基地。

精明的特郎普知道,讓普京把克里米亞吐出來根本辦不到。乾脆和普京交易。

交易正在達成。普京對伊朗的支持減弱,敘利亞的分裂局面已是既成事實。

不必過分解讀特郎普的表態。美國內部的通俄門也不會發酵。那麼和印太戰略的關聯呢?沒有多大影響。普京很清楚,特郎普的總統任期也就是兩屆,美俄之間的地緣政治矛盾不會消失。三個大國的三角關係和俄羅斯的發展離不開另一個大國。

按特朗普的說辭,克里米亞的俄語理由似乎是有深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