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受制於運營商到互聯互通 廣電提速“全國一張網”

成立4年後,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下稱國網公司)和三大電信運營商間的互聯互通出現曙光。

6月1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稱廣電總局)網站發佈的消息稱,近期工信部信管局正式印發《關於推進中國廣電與其他骨幹網單位網絡互聯互通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國網公司成為互聯網骨幹網單位的身份。

更重要的是,上述消息還稱:國網公司將根據通知精神,加強與三大電信運營商等互聯網骨幹網單位的溝通,爭取儘早在NAP點和直聯點實現互聯互通。

互聯互通是三網融合的重要使命之一。缺乏出口帶寬的國網公司此前也一直受制於電信運營商。這份通知將會是改變的開始麼?

互聯互通省成本

廣電總局上述消息顯示,國網公司將通過工信部京滬穗互聯網交換中心(NAP點)和全國13個骨幹直聯點與其他骨幹網單位進行網間互聯。同時,國網公司與其他互聯網骨幹網單位本著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公平公正、互相配合的原則實現網間互聯互通。

國網公司於2014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2016年5月,工信部正式向國網公司頒發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准其在全國範圍內經營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

廣電在固網寬帶領域屬於後來者。

廣電與電信運營商間此前一直在博弈。幾乎同一時間,廣東移動在今年世界盃前拿到了廣電總局頒發的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傳輸牌照。而在2017年6月,廣電總局曾駁回中國移動對IPTV牌照的申請。廣電總局當時還指出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在開展IPTV傳輸服務的過程中存在違規,並要求全面整改。

康釗認為,廣電掌握廣播電視節目的傳輸權力,運營商把持網絡節目的傳輸權力,目前是廣電系統和電信運營商雙方相互妥協的結果。他同時認為,雙方目前都是部分開放。

需要注意的是,廣電與移動近期的交集還不止如此。廣電總局官網還顯示,廣電總局局長聶辰席在6月5日與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見面,總局辦公廳、網絡司、科技司、國網公司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這次會談。

不具有話語權

需要看到的是,廣電與電信運營商間的互聯互通,還有待於後期的談判和執行落地。但廣電並不掌握對等的話語權。

廣電的寬帶用戶規模較小。國網公司和格蘭研究聯合發佈的《2017年第四季度有線電視行業發展公報》(下稱《公報》)顯示,2017年全行業寬帶接入用戶規模達3498.5萬戶,同比增長33.13%,但是同期電信寬帶用戶達到3.49億戶。這意味著廣電寬帶用戶僅是三大運營商用戶總數的1/10。

《公報》還稱,作為寬帶接入市場的後進入者,國網公司還面臨著除了三大運營商之外,60多家民營企業在200多個試點地區展開的寬帶接入網市場競爭,市場發展空間趨於收緊。

而隨著提速降費的深入推進,有線電視寬帶的盈利也受到影響。《公報》顯示,目前我國電信寬帶的用戶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已經下降至每戶44元的水平,加之優質互聯網出口成本居高不下,導致有線電視寬帶接入業務對整體利潤貢獻不足,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用戶增長而利潤不增的現象。

而另一個影響廣電和三大運營商間互聯互通落地的問題是,廣電的“全國一張網”要在“十三五”末,也就是2020年才能實現。

寬帶業務已經率先行動起來。2017年7月,歌華有線(600037.SH)發佈公告宣佈,其與中國有線、東方有線等6家廣電系省級網絡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全國性寬帶綜合業務運營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其中,歌華有線公司擬出資2250萬元,持有該公司11.25%的股權比例。

國網公司也在廣電總局發佈的上述互聯互通消息中稱,要積極做好廣電寬帶業務頂層設計、資源整合、組建各省網絡公司參與的寬帶運營公司,開展安全可靠的廣電寬帶業務運營。

而還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隨著5G被公認將在2020年商用,廣電大力發展的固網寬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有多大價值?“未來物聯網時代,一個家庭就是所有信息的彙集地。廣電如果能把客廳經濟做好,還是有較大的市場。”吳純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