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裡工勤人員和工人身份是一回事嗎?

滄海一粟207431560

這兩者不可以劃等號。

工人身份是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種說法,相對的是幹部身份。

以前,幹部身份不論政治待遇還是工資福利都會比工人身份更好,現在國家在逐漸弱化這種觀念。只要大學畢業的都是幹部身份,或者通過參加公務員考試也可以轉為幹部身份。一般情況下,工人身份退休會比較早,男性55歲、女性50歲就可以退休了,而幹部身份需要男性60歲、女性55歲才可以退休。如果是在體制外,那就無所謂工人身份或者幹部身份了。

工勤人員,主要分為行政工勤人員和事業工勤人員。

行政工勤人員大多都是早年進入機關的人員,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控制行政工勤的崗位數量,退休一個編制就核減一個。他們主要負責司機、打字員等比較簡單的工作內容,身份都是工人身份,無法轉為公務員,因此也不能夠提拔到領導崗位。

事業工勤人員

是指聘用在事業單位工勤崗位的人員,現在事業單位分為管理崗、專技崗、工勤崗,實行的是聘用制度,且三個崗位之間可以互相轉換,所以事業工勤人員不一定是工人身份,而工人身份也可以聘用在管理崗和專技崗上。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
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工勤人員是指在工勤崗位上的人員;工人身份是指任何崗位上的工人身份,區別於幹部身份來講的。一個是崗位,一個是身份,兩個不同的概念。

1、工勤崗位,是指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裡面的工勤崗位,例如司機、會計、打字員、後勤服務人員等崗位。

工人身份是指區別幹部身份的全民工、集體工、合同工(前兩者是歷史遺留)等,是歷史遺留的因文憑等原因未取得幹部身份人員,和退役軍人復員轉業參加地方安置的人員。

2、工勤崗位在行政單位處於逐漸消亡的狀態,行政單位的工勤崗位基本都沒有了,所剩下的工勤編制,隨著現有工勤人員的自然減員,隨空隨銷。今後,政府以購買服務為主,不再存在工勤崗位和工勤編制。

2004年開始,工人身份的人員,再也沒有聘用制幹部一說,以前聘用的已經成為領導的,維持級別不變,逐漸退出實職和一線領導崗位。這些人員也不能成為公務員或者參公身份,極個別地方依據“解釋”,依然將管理崗位上的工勤人員轉為參公管理,但大多數地方是不能參公的。

3、工勤崗位在事業單位依然存在,也會繼續存在。新增加的工人身份的人員,主要是退役軍人復員轉業在地方安置造成的。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按級別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對應不同的工資待遇。

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合同制管理,身份就得不是那麼重要,通過轉崗,幹部可以在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甚至工勤崗位工作,工人身份的人員,符合條件的,也可以轉到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在事業單位只使用一種編制,那就是事業編制,不管幹部身份還是工勤身份都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唯身份論,在聘用合同制管理的前提下,成為了歷史。

相對來說,不管是工勤崗位,或者是工人身份,所受的限制都比較大,想更進一步,難於上青天。只有同工同酬,取消身份論,取消人員身份限制,同一崗位,同一工作,同一報酬,才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更公平公正。


真寧腔調

單位裡的工勤崗位和工人身份是兩回事!


題主的問題混淆了兩個不同的概念。

一.工勤崗位,是機關、事業單位員工的崗位設置。

二.機關的工勤崗位,必須由工人來擔任。

三.而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可以由原工人身份的員工充任,也可以由原來幹部身份、現管理崗位或技術崗位的員工轉崗來擔任。

四.2009年,事業單位推行“全員勞動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也完成“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幹部身份轉為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員工,工人身份轉為工勤崗位員工。



但是,管理崗位、技術崗位與工勤崗位是可以轉崗,互相轉換的。


因而,工勤崗位,未必全由原工人身份員工擔任,原幹部身份、現管理崗位及技術崗位員工也是可以轉崗到工勤崗位工作的!


z山海

我們大家在機關事業單位裡工作,經常會聽說工勤人員、工勤崗位,工勤人員和工勤崗位是不是都是工人身份呢?

這個結論是不一定的。

我們的工勤人員又分為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和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

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編制數量正在逐步控制,呈逐漸減少的趨勢。一般是定編定人,退休一個,編制減少一個。相對來說,行政工勤人員多數都是工人身份。

其實原先的機關工勤人員多數就是司機,以前還有一種叫做“公務員”文件專遞人員。隨著我們汽車駕駛技術的不斷進步,多數人都有汽車駕駛這樣的技能,尤其是公車改革以後,領導幹部不再配車,肯定就會減少。以前的那種公務員,實際上是沒有通訊電子化的時候,將上級機關的各種文件通知發佈到鄉鎮的一類人,現在更沒有保留崗位的必要了。

至於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事業單位是根據三定方案要求設編設崗,存在一定的工勤崗位。但是,由於事業單位實行簽訂聘用合同,而且事業單位的三大崗位管理,技術和工勤可以互相轉崗,因此,工勤崗位上的人員身份也不太確定了。

工人和幹部的區別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現在我們大中專學生只要畢業,辦理了轉正定級就是幹部身份,目前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都有八九百萬,累積起來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未來工人身份很有可能成為歷史。

目前來看,我們的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或者說輔助人員,將逐漸被編外合同制人員代替。編外人員,同時也為國家縮減編制,減少事業支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實,這一批編外人員很多也是我們的大中專畢業生,他們也是幹部身份的。


目前,我們國家的一些電話接聽或者窗口服務等非涉密、非執法、輔助性崗位,都可以更換為編外合同制人員。

隨著我們機關事業單位改革的推進,這一批編外人員身份地位也會逐漸明確,多數會以警務輔助人員為參考,建立行政事業單位輔助人員的管理制度和方案,規範工資管理制度。但是想轉為事業編制,還得逢進必考、公開競爭。


暖心人社

看了其他人的回覆,我就有點不明白了,我所知的機關單位裡只有三種身份,一種是幹部編制的公務員,一種是工勤人員編制的職工(工人),還有一種是沒有編制的合同工(臨時工)。公務員就不說了,升官發財前途一片光明,傳說中的鐵飯碗。在編職工,做得多,拿的少,受幹部欺壓,但穩定,鐵皮飯碗。合同工,這個不解釋了,你們大家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