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與主流相聲界怎麼就水火不容的?誰的原因?

一言難盡

倒不如聽兩段相聲解解悶吧

至於這裡面的是是非非,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之中才產生的。

至於誰是誰非

留給後人來去評判吧

郭德綱與主流相聲界怎麼就水火不容的?誰的原因?

相聲原本沒有主流非主流一說

說到相聲,人們最開始的印象都是在天橋賣手藝的一夥人。用語言的技巧來討得觀眾的歡心,高興了賞個三瓜倆棗的混個活命錢。

這就是最初的藝人們生活狀態,是真難

為了博得觀眾的賞賜,時常的加入一些倫理哏或者多些葷口也在所難免

沒得辦法,要活命就得這樣做,不然的話,吃啥喝啥?

郭德綱與主流相聲界怎麼就水火不容的?誰的原因?

建國後以侯寶林為代表的一批人為了把相聲帶入所謂的殿堂,肯定要摒棄這麼一部分不健康的包袱。就這麼的,產生了一大批適合當時相聲形式的從業者

也就是後來的主流相聲界

這本為沒有什麼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進入這個主流相聲界,那些沒有機會進入主流相聲界的藝人要想活命怎麼辦?

這就是郭德綱們成立小劇場謀生活的直接原因。

郭德綱與主流相聲界怎麼就水火不容的?誰的原因?

成立了北京相聲俱樂部必須請這些已經成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來坐鎮

不然的話,在北京的地界上你不拜碼頭還想著開園子,那就是找不自在。誰讓他們已經有了資歷了呢?

雖然老一輩的相聲藝術家沒有想過要他們各立山頭

可是,後輩藝術家們覺得臉面薄,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規矩,想開園子必須跟他們打招呼!

郭德綱與主流相聲界怎麼就水火不容的?誰的原因?

看看這面相,是善茬麼?

矛盾怎麼出現的?

既然是開園子說相聲,也就回到了最初相聲老前輩的生活狀態。所以,園子裡的相聲就不老很乾淨。沒辦法,太雅了老主顧沒人聽,怎麼辦?

但是,說的太多了就有主流相聲界的老藝術家們看不過去

你們這是三俗,必須堅決的革除

不該進就封你的園子,這就是鬧三俗那會兒德雲社被迫關門整改的日子。

德雲社差點就黃了

郭德綱與主流相聲界怎麼就水火不容的?誰的原因?

相聲本來就是撂地攤的買賣

太雅了,自己把自己說死了(90年代誰還聽相聲?)

所以,矛盾就出現了

至於雅還是俗

交由觀眾去評判就好,市場的事情交給市場解決就可以了

聽個相聲真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