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攤裡淘經典

旧书摊里淘经典

旧书摊里淘经典

經常能見到有不少人在舊書攤前看書、“淘書”。對愛書的人來說,舊書店、舊書攤無疑是“淘寶”的好去處。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舊書攤有如此魅力呢?

價格更便宜 知識不打折

“其實舊書攤上有很多好書,價格又實惠。我反正認為只要實用,何必去書店買新書呢?”熱衷於淘舊書攤的張培德老人經常約三五好友來逛舊書攤,並已在舊書攤上買了很多書。“像我家裡收藏的《說岳傳》、《隋唐英雄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我都是在舊書攤上買的,價格比新書便宜很多。雖然是舊書,但是知識可是不會打折的。書上的那些知識不會變,道理也還是那些道理。就是看起紙張有點泛黃,包裝沒新書精緻而已。”張培德笑著說。

舊書攤上的書籍類型多種多樣。有武俠、科幻、言情,也有生活類的雜誌,如《家庭》、《知音》、《讀者》、《意林》、《小說月報》等不下百種。

雖然這些雜誌都不是當期的,但封面大多較新。大部分書籍的價格都很便宜,花很少的錢能輕易挑到好書,比如《故事會》、《青年文摘》、《讀者》、《軍事》等。而像《人物週刊》、《漫友》、《三聯生活週刊》、《國家地理雜誌》這些書幾乎是新的,只是過時了一兩個月,價格就比正價期刊便宜了很多。

慧眼識好書 巧手淘經典

舊書攤的書,除了價格便宜外,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能買到老版的書籍。很多喜歡逛舊書攤的市民認為:“老版的書籍翻譯水平高,印刷及裝幀質量很有考究,而且很有紀念價值。”

“舊書攤可真是個淘寶的好地方。我曾在那裡淘到過1979年出版的清代蒙古文學家哈斯寶的《新譯紅樓夢迴批》。書有五成新,有點泛黃,我只花了12塊錢就到手。1984年版的《鏡花緣》,書面整潔,一套兩本,只收了我10塊錢。”退休多年的羅先生曾是一名老師,他說,“淘到好書的時候,心裡高興得很,晚上在夢裡都笑得出來。”

一舊書攤徐老闆坦言,淘舊書講的是緣分。“物各有主,可遇不可求。有的人覺得這書沒意思,但有人卻苦苦尋找。

“我從小就很喜歡小人書,像《楊家將》、《水滸》、《追捕》、《生死戀》等,這些都是我在舊書攤上找到的。”市民張先生淘舊書攤基本上只找小人書。

張先生解釋說,小人書不僅僅是一段歷史,還記載了一個年代,更承載了一代人與連環畫之間的情緣。現在,提起“小人書”這個親切而又熟悉的名字,都會勾起每個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的無限回憶。

張先生還說,“小時候,自己就是單純的喜歡,覺得很好看,沒有收藏習慣。現在是作為一種愛好,慢慢收集、收藏,用來懷念難忘的童年。”

其實,很多人喜歡淘舊書,不單單是為了舊書價格便宜,更多的是因為淘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到樂趣,更能找回那些珍藏的童年記憶。

在舊書攤前拿起舊書,翻閱著那泛黃的書頁,那是在翻閱一種樂趣。在舊書攤前駐足,花最少的錢,買最合適的書,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