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對衝木星,享樂即上帝,還是上帝即享樂?

記得在《嚮往的生活》黃磊有一次和大華說,你說我們為什麼這麼拼呢?大華說,是不是為了她們(指黃磊的女兒多多和她娘),黃磊說,不是,是為了我自己。因為覺得如果通過自己多做一些事情,可以影響和改變這個社會一點,或者影響到更多的人,自己面對死亡的時候會不那麼恐懼。

天象 | 金星對沖木星,享樂即上帝,還是上帝即享樂?

其實我們都知道黃磊是著名的演藝圈廚藝擔當,而《嚮往的生活》這個節目,讓明星住到山裡村莊中,一個小院,幾片天地,在那裡招待客人,過起幹什麼都要自己努力勞動才能換得的生活。這是一個特別金牛的節目。有一次,他們三人(黃磊、何炅、大華)努力地掰了很多玉米換了一頓豐盛晚餐的時候,大家吃的那叫一個香!何炅說了一句:我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自己值得!值得吃這麼好吃的東西!因為是我自己踏踏實實工作換來的!特別踏實!太好吃了!

而黃磊和何炅的兩段話,點出了當下天象中的一個特點:金木衝。

天象 | 金星對沖木星,享樂即上帝,還是上帝即享樂?

在今天金星和木星一個在金牛入廟,一個在天蠍座,在宇宙中成對沖精準相位,並且會影響到未來數日。金牛座的金星彷彿是要把你泡在鄧麗君的小曲兒裡,泡在春日裡的暖陽中,泡在精緻高檔的餐廳內,而天蠍座的木星卻似乎要不斷地用一些問題干擾這一切:你難道不會死嗎?這一切享樂難道不會結束嗎?你活了一輩子難道就是這樣為了吃口好的,睡個好覺,有個豪窩然後就結束了?當金星企圖把價值放在金牛座的安逸生活中的時候,木星卻用天蠍座的死亡質問打破這一切。而同樣,當木星總是以天蠍式的緊張來扣問我們人生價值和理想的時候,金星卻用異常優緩的方式,沉著地對我們說,其實所有的那些緊張兮兮的質問都不會獲得回答,除非你安靜下來,鬆弛下來,內心覺得踏實又富足,這樣你才可以安住於當下,你才可以找到答案!

金星的能量因為入廟非常強大,這會讓我們更容易去認同享樂主義的哲學。是的,生活實在太累了,我們想讓自己吃頓好吃的,週末睡個懶覺,弄點優質的面料裁剪一件舒適到要癱瘓的居家服飾,找一個體格優美的情人來一起好好歡愉,魚水相交,這難道有什麼錯嗎?

其實,如果我們是不死的,如果我們死的時候可以把這些享樂都原封不動帶走打包,我們追求這些真的沒什麼錯。如果我們不是人,不能夠思考,那也沒有什麼錯。因為小鳥也追求一個豪窩,為此每天早上要飛出去辛勤勞動;貓咪也喜歡睡懶覺,大家看過貓在曬暖的車頂上睡覺的樣子嗎?大概那時候他是到達天堂了;春季裡野狗也在四處巡司想要找到一個伴侶,一個猴子為了得到猴群中的母猴也要想方設法地在猴群社會中努力往上爬……這些動物們也是會這樣做的,絲毫不會比人類做的更差,在靈魂追求層面,這些在本質上都是動物性的追尋。

所以,入廟的金星,需要告訴我們一些更加深刻的東西才配得上人類。難道不是嗎?古人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註釋1),這著名的“橫渠四句”說明了古人的追尋的確是高於動物很多的,的的確確是可以配得上人的追尋,現代的人的追尋是什麼?誰又可以告訴我們呢?怎麼越發展,我們的追尋似乎越來越和動物接近了呢?

天象 | 金星對沖木星,享樂即上帝,還是上帝即享樂?

然而那些高一些的追尋是否一定就是天蠍式的,充滿令人恐懼的話題,讓人無法接受呢?是的,我們誰也不願意談論死亡,好像只要我們不談論,死亡就不會來,自己就可以一直這樣活下去一樣。而且,我們也不願意談論幻滅,似乎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財富和名聲,最終都是可以永存的,自己努力用了一輩子的光陰來積攢和建立的這一切都不會有摧枯拉朽結束的一天。

即便我們眼見過那麼多古建築的斷壁殘垣;眼見過那麼多的妻離子散,喪父葬母之痛;聽聞了那麼多的富豪衰敗和名聲敗壞的故事;可是我們仍然不會放棄對這些的追求,我們仍然不認為自己的房子也有那一天,自己的家園也有那一天,自己的財富名聲也有那一天。我們渴望自己的功勳可以被世人記住,但是自己的孫子已經根本不願意再提古聖先賢的話語,也不願意看什麼民族英雄的故事,這些好像對我們並沒有造成什麼特別的提醒。

我們沒有人會花功夫去努力打撈和珍藏水中的水泡,而且我們會嘲笑那樣的孩子,這些易破碎的東西值得你玩這麼一下午,真是幼稚!但是我們會努力追尋最終會被拆掉會倒塌的房子,會追尋最終會變成臭糞的美食,會追尋緣分盡時必將離去的愛侶……天蠍座的木星不那麼讓人喜歡是正常的,他總是會說一些我們不願意面對和思考的內容。不管木星如何尖銳地說話,努力告訴我們要把我們從吃喝拉撒睡的平面生活中提高到另一個維度的方法,可是這些都太讓人痛苦,真的苦到令人無法下嚥。

天象 | 金星對沖木星,享樂即上帝,還是上帝即享樂?

然而,如果你真的有了某種信仰或許就不同了。比如說,你信仰了佛陀,學習了他說的那些道理,逐漸從一種迷惑狀態中甦醒,不再讓意識顛沛流離,隨業而轉,再比如你還信奉了阿彌陀佛(註釋2),相信來生有一個聖妙的居所可以前去,你要做的就是按照佛陀的教言受持戒律,虔誠唸佛即可;再比如你信仰了耶穌,或者上帝,認為一切都會是主最好的安排,把自己的一切都交付於他,知道末法時代人類的罪如此不可救藥,唯獨期望彌賽亞再來,將我們的罪救贖,讓我們復活,可以因為一生聽從了主的教言,從善棄惡,日夜祈禱,而最終升往天堂,安息主懷。不管你信哪一個,你相信有一種偉大神聖的存在是無有條件,無有邊際地在愛著你,關於天蠍座說的那些死亡的種種恐懼和遺憾,信仰的人都可以給出答案和解決之道,這些道理如此安慰人心,又如此接受了時間的考驗,歷經數千年(按照上座部說法,佛之教誨已有2560年)而沒有被否定和遺棄。

天象 | 金星對沖木星,享樂即上帝,還是上帝即享樂?

因為有了這些教言,人們開始了木星的旅程,不再以吃喝拉撒睡,功名利祿情而執著苦惱奔波,他們眼中的存在主義變成了一種更加宏大浩渺的世界,這些人開始感覺到一日比一日心安,雖然一些可口的美食或許因為戒律不能夠享用了,但是放生帶來的快樂和健康卻比從前多了太多,也許懶覺不能再睡了,但早起半小時供佛祈禱的法喜卻可以伴隨一整天的時光,財富因為不能作假似乎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是心裡卻奇怪的非常安樂,平靜,對未來也沒有恐慌感和壓力,相信主的安排,相信佛的護佑,但奇怪的是,知足少欲的人們似乎就這樣也生活的很順利和睦……即便生活中遇到了重大的變故,因為這個信仰,內心也變得堅強,不會一下被打垮,即不會瘋也不會病,而是堅強面對,妥善處理,耐心接受,認真學習……是的,這就是信仰帶給人們的享樂。這份享樂如此根本,如此深沉,以至於最終逐漸變得無堅不摧,難以被攻破和掠奪。

金木衝,享樂即上帝,還是上帝即享樂。請做出你的選擇!

註釋:

1:這四句話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懷,也最能開顯儒者的器識與宏願,因而也可說是人類教育最高的嚮往。但這四句話並不好講。今特稍作解釋,或者於青年學子不無助益。(語出蔡仁厚教授)

(1)為天地立心:天地本無心,但天地生生不息,生化萬物,是即天地的心意。所以程明道說:“天地無心,以生物為心。”又說:“天地無心而成化”。因為天地生化萬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並非有意生出這樣一個大千世界。所以是“無心”而“成化”。無心而有心(以生物為心),這是人對天地生生之德的親切理會,通過人的理會指點,天地生化萬物的心便顯立了。

(2)為生民立命:命有理命與氣命兩個層面,這兩層的命都不可傷害,不可棄廢,必須有以安立。儒家聖賢開顯的“安身立命”之道,正是為了生民。有了這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卻能潛移默化,加上倫常政教的設施,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而得以護持生命,貞定活路,這就是“為生民立命”了。

(3)為往聖繼絕學:儒家聖人之學,自兩漢以下,而魏晉,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間,一直未能善續先秦儒家的學脈。無論生命之光,或哲學之慧,都開顯不出來。尤其唐末五代之時,華族的文化生命萎縮墮落極矣。直到北宋之初,普天之下竟找不出一個像樣的師表,所謂“學絕道喪”,實未過甚其辭。到理學家出來,才復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心性義理)之學,內聖成德之教,重新光顯於世。思想的領導權即已從佛教手裡拿回來,孔子的地位自然重新顯立。這一步“為往聖繼絕學”的功績,在人類文化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可惜滿清以來,士人心思卑陋,反而詬詆理學,這誠是學術上昧天良的一大憾事。

(4)為萬世開太平:儒家以“內聖為本質,以外王表功能”。功能之大者,便是開出太平盛世。而且不只是一時,而是為千年萬世開太平。“太平”二字與“太和”一樣,乃是儒家學術中最淵懿莊穆的觀念。不過,儒家雖然具有開萬世太平的宏願,也能在“道”的層次上講論天下為公的仁政王道,但在體制上則只成就了“治道”,而未能開出“政道”。如今民主政治的體制,卻正是政治層面上的太平軌道,再加上科學,就更可滿足“開物成務”、“利用厚生”的要求。以民主科學配合儒家的禮樂教化以及“太平、太和”的理念,的確將可為人類世界開創無疆的休美。

2:阿彌陀佛的信奉也是佛教信奉中的內容,和佛陀的教言並不相違。是佛教淨土法門中重要的修持對境。阿彌陀佛不是釋迦摩尼佛,但關於他的知識和修持他的方法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傳授介紹。阿彌陀佛在西方,憑藉佛菩薩的宏偉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力而造就了無有惡趣(地獄、惡鬼、旁生)的殊勝剎土,接引有信願力的眾生前往。在那裡沒有惡業,沒有噁心,沒有分別,清淨曼妙,時時學法修法無憂干擾,信心也不退轉不顛倒,直到最終證悟成佛,獲得永恆安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