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鎮遠:年輕夫妻堅守荒山三年建成500餘畝花果園

貴州鎮遠:年輕夫妻堅守荒山三年建成500餘畝花果園

時下,正是桃李成熟的季節。6月14日,筆者來到鎮遠生源生態農業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的種植基地,放眼望去,茂盛的桃樹一株連著一株,碩大的桃子掛滿樹梢隨風搖曳,一陣陣果香撲鼻而來,不禁讓人垂涎欲滴。

貴州鎮遠:年輕夫妻堅守荒山三年建成500餘畝花果園

當地村民正在採摘黃桃。吳賢和 攝

“大家快進屋來坐,嚐嚐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桃子。”該公司的負責人向詩武熱情地招呼道。

“現在採摘的是黃桃,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十分豐富。”站在一旁的周光群補充道。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這對年輕的夫妻堅守荒山,把過去草木叢生的荒山建成了綠樹掩映、碩果累累的花果山。

今年36歲的向詩武,是鎮遠縣氵舞陽鎮岔河村人,之前一直在外務工。向詩武伯伯在氵舞陽鎮七間房附近的山間經營著幾十畝梨子種植,因年邁打理果園力不從心,但場地還有幾十年的租期,於是便把果園託付給向詩武來管理。

貴州鎮遠:年輕夫妻堅守荒山三年建成500餘畝花果園

附近村民正在果園裡務工。吳賢和 攝

這個時候,與向詩武還是普通朋友關係的周光群也想著幹一番事業,發展高效的精品水果種植成為了兩個年輕人共同的目標。

“剛開始來的時候,只有一條小小的山路,我們站的這個地方全部都是雜草和藤木。”周光群回憶道。2015年年初決定大幹一番的他們,增加了租用的土地面積,開始了在荒山上建設花果山的創業人生。

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把一片荒山建成花果山,談何容易。

“把雜草木清理過後,大大小小的山石裸露了出來,著實把我嚇了一跳。”周光群說。放眼望去,滿眼林立的山石給了她一個下馬威,倆人心裡都打起了退堂鼓,可倆誰也不願說出放棄的話。正在這時,鎮遠縣推出農業技術人員培訓班給他們帶來了希望。

貴州鎮遠:年輕夫妻堅守荒山三年建成500餘畝花果園

向詩武正在果園裡採摘黃桃。吳賢和 攝

“專家當時對我們說,這裡雖然山石多,但只要用心,種出來的果子比其他地方還要好。”向詩武回憶說。在此後,他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持,把果園成了家,吃在果園,住在果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起早貪黑地勞作。也正是這段共同奮鬥的歲月,讓兩位懷揣夢想的年輕人走到了一起。

三年過去,經過培訓和多方考察學習,他們不斷積累經驗,優化水果品種,創新種植技術,先後引進黃桃、嫵陽紅桃、青脆李、皇帝貢果(柚子)等多品種水果,果園的種植面積達到了500餘畝。生態的種植加上科學的管理,他們辛勤的耕耘讓昔日的荒山變成了如今的“花果山”,無公害、品質優良的水果,也成為了省內外眾多客商的搶手貨。

貴州鎮遠:年輕夫妻堅守荒山三年建成500餘畝花果園

周光群正在準備交付下午的黃桃訂單。吳賢和 攝

“我們的水果除了通過電商銷售外,還與湖南、廣西、廣州以及貴陽、凱里等地的客商合作,根本不愁銷路。”向詩武信心滿滿地說。時下,果園的黃桃已經進入了成熟期,基本上都是訂單銷售。同時,也有很多遊客慕名而來,直接在果園裡體驗採摘帶來的樂趣。

同時,果園的建設也給周邊群眾帶來了增收致富的機會,向詩德便是其中一位。他是村裡的低保戶,年過半百還未成家。作為村鄰寨友,向詩武聘請他到果園做起了固定員工,包吃包住,一年還有15000元的工資收入。

“果園直接帶動了60餘名周邊群眾就業,其中,貧困戶就有10餘人。”向詩武介紹說。

企業積極地投身於脫貧攻堅進程中來,當地政府也積極地為企業不斷髮展壯大提供政策支持。

“該基地發展優質高效的精品水果種植對我鎮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我們也將加大支持力度,讓他們把產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氵舞陽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楊義昌說。

貴州鎮遠:年輕夫妻堅守荒山三年建成500餘畝花果園

果園一角。吳賢和 攝

下一步,該鎮將為向詩武的果園申報建設一條進園的產業道,解決水果出園的問題。同時,依託鎮遠旅遊將該基地打造成為農文旅體一體化的現代農業休閒觀光園,進一步拓寬當地群眾的增收渠道。(吳賢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