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史上最大膽行動,組織突擊隊武力營救張學良

張學良在東北軍中威信很高,西安事變後他駕機送蔣回南京,遭到扣押軟禁,東北軍群龍無首,少壯派一直密謀營救少帥,但因為製造“二二事件”,殺害東北軍第67軍軍長王以哲,反而造成了東北軍內部的分崩離析,完全解體。

東北軍史上最大膽行動,組織突擊隊武力營救張學良

中原大戰後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張學良

不過營救行動從未停止,也有過多次嘗試,特別是1937年組織突擊隊襲擊浙江奉化溪口的雪竇山,幾乎成功在望,沒想到最後時刻卻被張學良本人叫停。

事情還要從著名的東北空軍說起。

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一向重視空軍建設,除了巨資購買飛機,還開辦了東北航空工廠,自力更生改造飛機,張氏父子特別注意培養人才,1922年成立了東北航校,兩期開班40餘人,後來都成為中國空軍的棟樑之才。全盛時期,東北空軍有5個航空隊,300多架飛機,當時全日本可用的作戰飛機也就是這個數量。

九一八東北淪陷後,東北空軍官兵避難於北京的東北航空軍司令部,日久部分離散,大部輾轉南下回歸國民政府,集中於1924年蔣介石籌建的位於浙江杭州筧橋機場的中央航校,其中主管訓練的副校長就是原東北空軍的馮克昌,此人曾在蘇聯留學,回國後培養出了像高志航這樣的民族英雄。

東北軍史上最大膽行動,組織突擊隊武力營救張學良

東北空軍英雄高志航墓

1937年1月,蔣介石密令將張學良押解到浙江奉化溪口雪竇山軟禁,此處離筧橋基地不遠,以馮克昌為首的東北空軍官兵便密謀武力營救少帥。

當時,馮克昌手裡有一架張學良的德國容克式專機,蔣介石經常通過空軍司令周至柔詢問該機的情況,意圖據為己有,馮一直以“機器已壞,不能飛行”搪塞,實際上秘密保養,狀況良好。3月,馮克昌串連了筧橋基地的300多名東北籍官兵參與其事,並專門派人瞭解了張學良的關押情況,擬定了一個周密的營救計劃。

東北軍史上最大膽行動,組織突擊隊武力營救張學良

抗戰時期的筧橋機場

他們準備以春遊為名,分乘多輛卡車於凌晨時分開往雪竇山,治服守衛,救出張學良後立刻送往筧橋機場,然後由馮克昌親自駕駛飛機直飛香港。那時,軍統只有一個特務分隊40人看守張學良,裝備了國內仿製的MP18衝鋒槍和手槍,火力很強,但畢竟力量單薄,杭州警備司令部另有一個警衛連駐紮在二里之外,沒有汽車,前來增援會耽誤不少時間。

總的來看,馮克昌計劃周密,東北軍突擊隊兵力上佔有六比一的優勢,從筧橋機場到雪竇山不過2小時車程,如果行動順利,營救張學良是有把握的。

那時是國共合作,全民抗戰時期,蔣介石對張學良保持著一定禮遇,看守並不嚴密,像宋子文、錢大鈞、陳布雷等大佬可以隨時前去拜訪,就是一些東北軍的成員前去探望,守衛一般也不阻止,馮克昌決心趁這個機會,把武力營救的計劃告知張學良,好讓他預做準備。

東北軍史上最大膽行動,組織突擊隊武力營救張學良

今天的雪竇山仍然風景如畫

哪知張學良完全不贊同他們的計劃,因為他看到蔣介石已經決心抗戰,不願節外生枝,更不願意部下為自己冒險,只是手書一條橫幅作為感謝,勉勵他們為國效力。

營救計劃流產後,聽到風聲的周至柔追查此事,沒過多久,馮克昌即被蔣介石解職,東北空軍人員則被分散到其他基地,解救張學良的最好機會就這樣錯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