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互攝:張揚生命活力

“動”與“靜”是道教養生哲學的一對基本範疇。大凡修持身心,必涉動靜。動以養形,靜以養神。道教的動靜觀十分豐富,《道教義樞•動寂義》歸納為六個方面:“動之於寂,具有六義:一、寂然不動,二、動而不寂,三、即寂即動,四、即動即寂,五、寂而能動,六、動而能寂。”為解釋六義,此文舉例說明:“寂而不動,若蒿山盤峙,不改於地;北辰夐極自處於天。動而不寂,天行西轉,健而不息;水流東趨,逝而莫止。即寂即動者,若臨水看月,光逐波搖;鶩迥觀嶽,山從眼轉。即動即靜者,若乾行息,畢昂常如其度;後流未已,淮海無逭其源。寂而能動者,如懸石竹,直置寂然,吹擊成音,乃為生動。動而能寂者,如吹息韻停,樂止音謝。”當然動靜是相對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養生之道,就在於動靜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動不至於傷身,靜不至於寂滅。“靜”不是不動,而人秉受天的本性,能夠使人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通過自我調整達於和諧,從而順其大化流行,充分展現自身。可見,靜的本質在於自調與和諧。而“動”是指人體生化的運行和對外物刺激的應答。一般意義上是動耗精氣神,而靜可養精氣神,人在後天是動多靜少,因此養生自然就是以靜為主。潘師正對靜的妙處勝贊到:“寂境者,不生不死,故能長生;不毀不變,故能應變。”(《道門經法相承次序》)

實際上精氣神都在動,靜往往是表徵一種正常狀態的“動”。伴隨養生實踐全過程的精氣神煉養,始終處於動態運行中,都在從一個層次的動,達到一定層次的和諧相安,養生者把這種狀態稱為“靜”。可見動靜既是相對的,也是在不斷的轉化中《存神煉氣銘》說:“夫身為神氣之窟宅,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氣;即氣為神母,神為氣子。神氣若俱,長生不死。若欲安神,須煉元氣。氣在身內,神安氣海。氣海充盈,必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靜。靜至定俱,身存年永。”靜是心安神定,心不煩,神不亂,氣自聚,即是真靜。形靜可能作為心靜的入門功。只有真靜才有真動,此動可營身無傷,以靜制動,動則合道。對此元•李道純在《無上赤文洞古經注》中說:“向不動中動,無為中為,內志形體,外忘聲色,養其無象,守其無體,全其本真,超出虛無之外,是謂最上一乘。”如同白玉蟾所說:“人但能心中無心,念中無念,純清絕矣,當此之時,三尸消滅,三賤乞降,身外有身猶未奇特,虛空粉碎方露全身也。”(《修真十書》卷十六,《謝張紫陽書》)在修煉領域裡,動是由欲引起的,生於情,逐於物;而靜是對本性的把握與迴歸,實現泰定。“靜則神生而形和,躁則神勞而形斃”,“動神者心,亂心者目,失真離本,莫甚於茲。”(《形神可固論》)柳華陽《金仙證論》:“蓋己者,即本來之虛靈。動者為意,靜者為性,妙用則為神也。”總而言之,動靜在於一心。只有心靜,形動也是靜。也只有心靜,精氣神才得其宜。張伯端《青華秘文》說:“金丹之道,一言以蔽之曰靜,精氣神始得而用矣。精氣神之所以為用者,心靜極則生動也。”《性命圭旨》進而把靜作為精氣神相化的條件。“精化為炁者,由身不動也,炁化為神者,由心不動也,神化為虛者,由意之動也。”“至虛極靜篤之時,精自化炁,炁自化神,即關尹子所謂忘精神而超生之旨也。”可見,動靜之要在於一心,動靜之妙在於形神相安,如此養生可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