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

對中國人而言,其人生哲學的理論來源無非是儒、釋、道三家。儒家提倡存心養性,釋家提倡明心見性,道家提倡修心煉性,三教無外乎都重在一個心字。用通俗的話來講,即儒家讓人拿得起,釋家讓人放得下,道家讓人想得通。“拿起”與“放下”,是一種人生態度,而“想得通”則是一種人生智慧。所謂智慧地面對人生,就是不必刻意於有為或無為,而是在面對任何事情或境遇的時候能隨遇而安,順勢而為,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情、平和的心態、豁達的心胸。道家用四個字為這種人生智慧提供源源不斷的給養,即“道法自然”。

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哲學

《道德經》裡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在所有萬象之先就已經存在的,“一”為一氣,是成為萬物根本的那個元氣,有此元氣,萬物才能化生,而生命則是道在世間的具體體現。祖天師在《老子想爾注》中說:“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四大之中,何者最大乎?道最大也。域中有四大,而生處一。四大之中,所以令生處一者。生,道之別體也。”“生”之所以與大道、與天地並列而居,因為它就是道的呈現、是道的別體。祖天師深刻體悟到生與道的密切關係,賦予“生”以重要意義,並從關懷生命出發,把人的生命提升到與“道”同等的地位。道與生的關係,順而生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法而從之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返而為之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這也是道法自然規律的完整呈現,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發生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真諦,圍繞著“道”這一核心,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形態、生命的價值、生命的理想、生命的意義從不同層面被一一展現。

道教以仙道貴生為宗旨,貴生就要養生,養生就要知自然之理。就養生來說,《黃帝內經》有言:“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養性延命錄》所述:“養壽之法,但莫傷之而已。夫冬溫夏涼,不失四時之和,所以適身也。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調養身心,要法自然之道,順應四時法則,不違常理,使自身陰陽和合,養壽延年。

二、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

“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落實於生態環境,即人類要維護世界生長變化過程的自然本性,而從不用人為的強制方式去破壞這個過程的本來面貌。面對自然,人類所要做的就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黃帝陰符經》說:“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在符合自然規律的條件下才能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這裡引用美國物理學家卡普拉的一段話,以說明這個道理,他說:“在偉大的諸傳統中,據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並且最完善的生態智慧,它強調在自然的循環過程中,個人和社會的一切現象以及兩者潛在的一致。”為此,他提倡“從主宰和控制自然界的意圖轉變為一種合作和非暴力的態度。這是一種生態學的態度……中國古代的聖賢們美妙地表達了這種態度:‘遵從自然規律的人隨著道的潮流而流動’”。這雖然是一個外國人的看法,但卻非常準確地從現代科學的角度闡釋了道法自然理念在生態保護上給予人類的啟迪。

生態保護最重要一個方面就是要維護生態物種的多樣性,為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生態智慧命題下的道教的財富觀,那就是“以物種多少論財富”。道教以自然界的生命興旺與物種多少為人類財富多寡的評判標準。《太平經》中的《分別貧富法》明確指出,“富”是指萬物備足,生命各盡其年和物種延續不絕。它說:上皇時代,有一萬二千多種物種生出,名為富足;中皇時代,物種略減,已不足一萬二千種,故為小貧;下皇時代,物種更少了,稱為大貧;此後,物種不足萬,為極下貧。由於天地是人的父母,父母貧困,則其子亦貧,結果天地人都為“虛空貧家”。治理天下的聖道,就是讓小鳥飛得更高,野獸跑得更遠,珠寶更加美麗,植物更加茁壯,聖人更加卓識。而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順自然而不違”,如《關尹子》中所說,天不能使蓮花冬天開放、使菊花春天開放,聖人不違天之四季,不逆時之通塞,即不違時長;地不能使河南生產橘柑、使江南生養狐貉,聖人不違地之俗,不逆氣之變化,即不違俗長;聖人不能使手走路、使足握物,各盡其能,即不違己長;聖人不能使魚在空中飛、鳥在水中游馳,當任魚游水中,鳥騰高空,即不違物長。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我們所要做的,不過是“法”自然,“順”自然而已。

三、道法自然的生活態度

“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這是南華真人在區別天道與人道時所言,“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天道自然無為、無目的、無意志,而人道與天道相去甚遠,是有為之道,是相伴著人類的慾望膨脹和自我意識增強而建立起來的後天之道,是人類自然天性被矇蔽後所形成。以這樣一種帶著私慾的心態面對生活,自然會“心為物役”,並且“心為物累”。要想去除內心的這種執著,法天道而行,太上道祖宣示了這樣一種方法,即“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樸”是指人們本性的原始狀態,即人的心靈沒有被汙染之時,簡單而純粹、質樸而無華。而“抱朴”,就是去除後天之偽,復歸於樸素之道。梁啟超先生曾說:“天下之大患,在有智慧之人耽溺於私慾,日出其智慧以擴張其溪壑無厭的物質生活,……道家欲救此病,故以‘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為教”。可見這確實是一劑救世良方。

道教“抱朴”的方法固有多種,但取其最上者是效法水的品德。太上道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我們可以從再平常不過的“水”中領悟道的本質,體會道的特性,因為水性柔弱、居下不爭、滋潤萬物。所謂水有七德:“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居善地”,品德高尚而自甘居下,只求滋養萬物,不為天下之先;“心善淵”,心境如水般清澈幽深,可鑑纖塵、可容一切;“與善仁”,施恩不求報,無索取之私心,是乃仁慈;“言善信”,信譽如水,雖柔弱卻有無往不克之堅強;“正善治”,順勢而行,隨機而變,在方法方,在圓法圓;“事善能”,水之為用,盡其所能,沒有絲毫保留;“動善時”,因四時不同而變換形式,以達到利益萬物的最大化。此七德,皆出於自然,與物無爭,所以沒有過失,所以近於大道,堪為天地間最完美的品德。

四、順其自然的人生智慧

在“道法自然”的語境之下,道教在教導人面對生活之時要採取一種“順”的態度,即通常所說的“順其自然”。這裡面應該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知自然之道,審時度勢,不強作、不妄為;二是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方向,順勢而為之、自然而有為。王陽明曾經說過一句話:“情順萬物而無情,終日有為而心常無為”,對“順其自然”的道理做了一個很好的呼應,即擯棄私慾、順天應時、以無為的心態去打理人生。

我們所熟知的“大禹治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面對當時肆虐的水害,大禹的父親鯀沿用先人“壅防百川,墮高堙庳”的方法,想通過單純的“堵”來抵抗,但堤壩總不敵力量巨大的洪水。大禹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採取“高高下下,疏川導滯”的方法,從低處取土石增高山坡,使高處更高,低處更低,以疏浚水道,千方百計引導洪水,使之歸澤入海。大禹“順”的智慧,終於換來百姓生活的安寧。

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道家讓人想得通”的道理,想得通的前提就是順,順應天時,順應世事。人生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所以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調理心態,坦然面對,順而通變,順而通達。像水一樣通而無礙,總能找到自己所處的位置或發揮作用的形式,這樣既順應了時事也是順了自己的心。如《雲笈七籤》所說:“欲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苟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鬥。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聖齊功,與天同德矣。”有了這樣的人生智慧,無論生活順逆,都能做到像陶淵明所說的那樣: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五、復歸自然的人生哲理

太上老君說,“反者道之動”,道的運動是循環往復的變化,週而復始的運轉,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要時刻保持警醒,要看到事物相反的一面,否則就會陷入迷失。為了避免這種迷失,人們需要找尋,需要回歸,迴歸到宇宙形成的原點,大道誕生的始初。於人而言,即是太上道祖所說的“復歸於嬰兒”。“復歸”,就是回過頭去,重新回到人生的起點,找尋曾有過的嬰兒狀態,即柔弱的、天真的、純粹的、絲毫未染的、最本真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致虛極,守靜篤”,達到心境清澈透明、萬念俱化為虛無的極致,安守著天地間固有的那份寧靜。“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心內與身外的世界都在不停地變化、運轉之中,我們所要做的,只是認真地體味這種不可抗拒的無常變遷及循環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直到萬物萬眾紛紛迴歸到自己的本原。

嵇康在談到養生時曾經說到養生有“五難”,即“名利不滅,此一難也;喜怒不除,此二難也;聲色不去,此三難也;滋味不絕,此四難也;神慮轉發,此五難也”。其中的“滅、除、去、絕”等詞語,就是要人們擯棄後天的私慾、不為外界所誘惑而返回到生命本真,在這個沒有汙染的條件下養生、修身,勝過吃藥進補,定會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嵇康的友人這樣評價他:“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誠然,這樣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必定是有著一顆淡泊、寧靜、質樸的心,從容地應對生活。

北京白雲觀保存有一部珍貴的《金液還丹圖》,該圖描繪的是道教內丹修煉的整個過程。全卷共有二十幅圖,第一幅與最後一幅是完全一樣的,都是一個白色的圓圈。第一幅代表的是“無極”,是先天混元狀態的開始,人體經過一系列的修煉過程之後,又回到最原始的狀態,因此最後一幅仍然是一個混元無極圖。這就是道教所講的“順則成人,逆則成仙”的道理。祖天師張陵也因此說“仙人道士與俗人異”,這個“異”就是不追求名利,而是以全身、守道為宗旨,復歸於自然,保持生命的活力與永恆。

六、虛無自然的人生境界

道的本性就是虛無與自然,人要法道而行自然要擁有虛無自然的情懷。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曾說;“是以吾教之設,本虛無自然”。虛無者道之體,自然者道之性。虛無則無所不容,無所不通;自然則無為而無不為,萬物和諧繁榮;自然就是要遵循宇宙生成的規律,而虛無體現的則是江海一樣的包容胸懷。

要達到虛無的情懷,需要有高遠而明達的目光,要以道觀物,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要以寬闊之心包容他人,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以達到無私、無慾、無我的境界。太上道祖說:“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自古君子之心胸都寬大如山谷一般,以虛懷若谷的境界面對一切、包容一切。“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一個人的氣度、胸懷的大小往往決定了他所能成事的大小。大容納小,小歸於大,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古往今來眾多英雄豪傑之所以能成就偉業,皆因為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

道教的眾多尊神仙真封號中,許多都注重用“虛”字,如“三清道祖”尊號中都有“虛無自然”的尊稱,供奉神明仙真的居處稱為“玉虛宮”,而道士在醮壇上唱誦詞章也叫做“步虛”,並且大多數步虛詞都表達了對虛空縹緲的仙界的嚮往,許多祖師高道都曾以虛無或虛空為題作文賦詞,如三十代天師虛靜真人張繼先的《虛空歌》等。虛靜真人在《虛空歌》中說:本來真性同虛空,光明朗耀無昏蒙。虛空不動常如如,識得真空方不昧。真空消息非頑空,縱橫變化無終窮。這都足以說明“虛”為道的本體、“虛無”乃人間最高境界。

至此,且以唐代道士吳筠的一首《步虛詞》作為結尾:

三宮發明景,朗照同鬱儀。紛然馳飆欻,上採空清蕤。

令我洞金色,後天耀瓊姿。心協太虛靜,寥寥竟何思。

玄中有至樂,淡泊終無為。但與正真友,飄颻散遨嬉。

(本文根據作者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講座稿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